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承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承台施工技术交底(三级)

模板外侧采用φ48架管、15*15cm方木、型钢等做支撑,如果基坑壁土质较好,直接在坑壁上放置型钢做支垫,支点处用三角木锲锲入紧固。
由于部分承台外露地面,承台模板支撑采用扣件式双排碗扣支架(φ48mm)搭设,远离承台25cm搭设第一排,排距60cm,步距1.2m,立杆横纵向间距60cm,搭设高度高于承台净高20cm。待脚手架搭设完后,在承台基坑坡口与脚手架之间须搭设一条施工便道,以便施工人员进入承台施工。
⑶ 模板的调整
立模前,擦净表面的灰尘,涂刷脱模剂,。模板立好后,应对模板平整度、轴线等进行检查,平整度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不小于2处;模板的侧向弯曲用拉线检查,两模板的内侧宽度用卷尺丈量,在设计值的+10mm~-5mm即为合格;相邻两模板面高差用卷尺检测,允许误差为2mm。并用线锤校核模板的垂直度,合格后,清理底部焊渣、铁锈、纸片、污垢、泥土等杂物,清理方法:人工进入承台底部拣出,然后用水冲洗灰尘,特别应注意清理桩头的杂物和泥块,保持桩头的绝对干净。立模时在钢筋四周绑扎和承台混凝土同强度垫块,保证承台模板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⑦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h。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⑷ 混凝土测温
①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专人配合预埋测温管。预埋时测温管与钢筋绑扎牢固,以免位移或损坏。每组测温线有2根(即不同长度的测温线)在线的上断用胶带做上标记,便于区分深度。测温线用塑料带罩好,绑扎牢固,不准将测温端头受潮。测温线位置用保护木框作为标志,便于保温后查找。
③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40~45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
c墩身预埋钢筋施工时,根据提前放好的轴线位置用两根棉线拉出承台中轴线,上层
固定圈根据棉线调整好位置固定,墩身预埋钢筋按照油漆线定位绑扎在顶层钢筋网片上,对于顶层钢筋不在该位置时,放置一根钢筋焊接在顶层钢筋网上并与墩身预埋筋焊接,承受预埋筋重量。钢筋如与承台钢筋相干扰,则必须在保证墩身钢筋的位置正确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承台钢筋网格位置,但不得任意截断。
⑹ 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等昼夜排班,坚守岗位,各负其责,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灌的顺利进行。
1.2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和温度应力计算
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升高峰值,该温升值一般略小于绝热温升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不在升温,并且开始逐步降温。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采取控温措施,并按需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内部温度不超过75度,温差不超过25度;本工程设计无具体要求,即按规范执行。表面温度的控制可采取调整保温层的厚度。
四、模板安装
⑴ 测量放样和弹墨线
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对对混凝土垫层进行准确放样出承台的中心、轴线,现场技术员用墨斗线弹出模板安装位置,模板沿墨斗线安装。
⑵ 模板的安装及固定
为避免漏浆,在模板安装前可在模板底部先用砂浆找平,模板吊装前模板间的接缝均使用双面胶条夹在中间,用吊车配合人工拼组模板,就位后的模板外侧用方木、钢管等临时支撑,防止倾倒。模板底部垂直植入直径16mm的钢筋使模板生根,防止受力横向滑移。在承台浇筑完毕,将钢筋切割清除,并用砂浆将凹槽修补找平。模板内侧上部的固定,用直径10mm的圆钢焊接固定,钢筋一端焊接在垫层预埋钢筋上,另一端焊接在模板上缘。
②配备专职测温人员,按两班考虑。对测温人员要进行培训和技术交底。测温人员要认真负责,按时按孔测温,不得遗漏或弄虚作假。测温记录要填写清楚、整洁,换班时要进行交底。
③测温工作应连续进行,每测一次,持续测温及混凝土强度达到时间,强度,并经技术部门同意后方可停止测温。
④测温时发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与部门温度之差达到25度或温度异常,应及时通知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⑷ 标高测量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测量班测量承台的顶标高,工班长用红油漆在模板的内侧做标记,并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复核,合格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⑸ 模板拆除
拆模时严禁重击和硬撬,避免造成模板局部变形或损坏混凝土棱角;拆模时应人工松动螺栓,拔出拉筋,脱模后利用吊车拆除模板。
拆模后应及时敲除附着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块或者浮浆,清洗干净,并均匀涂抹一层隔离剂,然后分层堆放。
二、承台垫层施工
C15混凝土垫层浇筑厚度为15cm,四周采用15×15mm方木作为混凝土模板,混凝土垫层要密实、平整,垫层顶部高程应不高于承台底高程。混凝土垫层边缘要伸出承台10cm,垫层上部放砂浆垫块作为钢筋骨架的保护层。
三、钢筋制安
桩基钢筋嵌入承台部分做成向外弯折15°的喇叭型之后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模板位置及钢筋位置,按照测量班放线的位置进行承台钢筋绑扎。在基层面上挂出钢筋的外围轮廓线,并用油漆标出每根钢筋的平面位置。
⑷ 试验部门设专人负责测温及保养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应及时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
⑸ 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基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⑹ 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及养护的管理,试块拆模后及时编号并送入标养室进行养护。
交底单位
接收单位
交底人
接收人
a承台模板安装加固完成后,用全站仪放出墩身位置,进行墩身钢筋预埋。
b为防止墩身预埋钢筋水平和竖向移动,设置上、下两层固定圈。下层焊接在承台上层网片筋上,顶层固定圈设置在承台顶面以上2m处,要求固定圈定位准确,且与预埋筋和承台面筋全部焊接固定,为防止墩身预埋筋下沉,将墩身范围内的承台架立筋与承台上下层主筋全部焊接起支撑作用。墩身顶层固定圈与预埋筋之间采用绑扎连接,待安装绑扎墩身钢筋骨架时拆除。为保证墩身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在预埋筋外侧安装墩柱箍圈钢筋至顶层固定圈处。
五、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搭设混凝土溜槽进行施工,φ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50cm,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振动深度一般不超过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不断上下移动振动棒,以便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即粗骨料不在显著下沉,混凝土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出现平坦泛浆。
④停止测温的部位经技术部门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可将保温层及塑料薄膜逐层掀掉,使混凝土散热。
主要管理措施
⑴ 拌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同时要注意各项原材料的温度,以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理论计算基本相近。
⑵ 在混凝土搅拌站设专人掺入外加剂,掺量要准确。
⑶ 施工现场对商品混凝土要逐车进行检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温度,检查混凝土量是否相符。严禁混凝土搅拌车在施工现场临时加水。
七、注意事项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1.1现场准备工作
⑴ 钢筋应分段尽快施工,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⑵ 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模。
⑶ 将表面标高抄测在钢筋上,并作明显标记,供浇筑混凝土时找平用。
⑷ 浇筑混凝土时预埋的测温管及保温随需的塑料薄膜、棉布等应提前准备好。
⑸ 项目经理部应与建设单位联系好施工用电,以保证混凝土振捣及施工照明用。
测温采用液晶数字显示电子测温仪,以保证测温及读数准确。
⑸ 混凝土养护
①混凝土浇筑及二次抹面压实后应立即覆盖保温,先在上面覆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棉被。
②新浇筑的混凝土水化速度比较快,盖上塑料薄膜后可进行保温保养,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
③接插筋部位是保温的难点,要特别注意盖严,防止造成温差较大或受冻。
④待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后,为保证混凝土面平整,利用模板上的标高线,拉线绳对进行收面。用木抹先收一遍,将混凝土面找平;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光面抹再收一遍。
⑤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检查模板情况和预埋台身钢筋位置,以防模板松动和台身钢筋移动。
⑥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在气温较低时进行,但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10度;热期施工时,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入模温度不大于28度。
②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合,自动计量,罐车运输,搭设混凝土溜槽进行施工,φ50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到现场后先做塌落度、含气量试验,承台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60~200m,含气量控制在2~4﹪,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少于1次。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5~30℃,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
1.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⑴ 施工段的划分及浇筑顺序
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中间向两侧对称方向浇筑。
⑵ 钢筋
钢筋加工在现场钢筋场进行,运输到现场进行绑扎。预埋筋应保证位置准确。钢筋施工完毕,组织一次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⑶ 混凝土浇筑
①钢筋及模板安装好后,现场技术员进行自检,各个数据确认无误,然后报验监理,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砼浇注前,要把模板、钢筋上的污垢清理干净。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
三级施工技术交底
年月日
工程名称
雅安综合客运枢纽建设项目二标
分部工程
匝道桥工程
分项工程名称
承台施工技术交底主要内容:
承台施工技术交底
一、桩头凿除
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破桩头施工,破桩头前,经测量放线在桩体侧面用红油漆标注桩顶设计高程线,在桩头进入承台20cm处采用“环切法”切除一条破除线(人工持手持式砂轮机沿桩身一周切入混凝土5cm),以防桩头被多凿,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破除桩头时采用空压机、风钻,并结合破石器进行人工凿除,上部采用风镐凿除,下部环切预留的有20cm由人工进行凿除,保证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高度控制在15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