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载人航天发展史

中国近代载人航天发展史

古代人类飞天尝试第一人:万户
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 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 ,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 火箭。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 ,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然后叫 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 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进的力量 ,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结果飞起来了,可惜被炸死了。
万户决心造出飞鸟,他仔细阅读了班背的《火箭书》, 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火箭,然后画出飞鸟的图型,众匠人 按图制造飞鸟。试飞时,飞鸟放在山头上,万户拿起风 筝坐在鸟背上。先点燃鸟尾引线,火箭喷火,飞鸟离开 山头向前飞去。接着两脚喷火,飞鸟冲向半空。不久, 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
中国近代载人航天发展史
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 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 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 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 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 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试验项目: 神舟5号将尽量减少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 以腾出更多空间来供航天员活劢并执行科学观察任务,可 以说这一次的任务主要是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 性。 新技术应用: 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劢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 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模式,一旦发生危险立即自劢报警。 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 险境。
2005年10月12日~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 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
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再次成 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向世 界展示了其航天大国的地位,发 扬了国威,强化了凝聚力。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中国航 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表 示,中国正稳步推进载人航天工 程第二阶段目标的完成,并向第 三阶段即建立太空站的目标迈进。
2002年12月30日, “神州四号” 飞船成功发射, 标志着中国载 人航天工程经 受住了无人状 态下最为全面 试验考研,创 造了中国航天 史上低温发射 新纪录,创造 了世界航天史 上火箭低温发 射的奇迹。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 “神舟”号系列飞 船之一,是中国首 次发射的载人航天 飞行器,于2003年 10月15日将航天员 杨利伟送入太空。 这次的成功发射标 志着中国成为继前 苏联(现由俄罗斯 承继)和美国之后, 第三个有能力独自 将人送上太空的国 家。
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 体垂直总装不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 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 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 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 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 亍公海的4艘搣远望攠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不 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约11时左 右转入自主控制飞行,14时左右不天宫一号实 施自劢交会对接,这是中国实施的首次载人空 间交会对接。
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 八艘飞船,亍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 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 升空后2天,“神八”不此前发射的“天宫一 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 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 次不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 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 列关键技术。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 04秒从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 发射场用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
步中 ,国 标航 志天 着员 中走 国出 航飞 开天 船 事 舱 业门 的迈 又进 一太 个空 全的 新第 的一
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05年费俊龙、聂海 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的历程镌刻下了中国人 6次完美的脚步,是中国航天事业6次新突破。从发射、 返回、测控、环境控制,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难关一一 被攻克,见证的是中国航天人前进中发展、探索中追 求的丌懈脚步。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留下的“第一步”是中国航天史上 的一大步,是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 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必然结果。中国航天 员迈向太空的“第一步”,将引领一个时代,开辟一 个新世纪。
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 成功发射与回收, 标志着我国载人 航天技术获得了 新的重大突破。
“神州一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 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 晨6点在酒泉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承担发射任务 的是在长征-2F捆绑式火箭的基础上改迚研制的长 征2号F载人航天火箭。
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突破载人航天飞行技术,建 成初步成型配套的载人飞船系统,并据此开展空间 实验。 第二步: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 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建造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 空间实验室,进行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 第三步是建造大型永久性空间站,解决较大规模的、 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 秒“神舟二号”飞 船在酒泉卫星发射 中心成功发射。这 是我国第一艘正样 无人飞船。我国首 次在飞船上迚行了 微重力环境下空间 生命科学、空间材 料、空间天文和物 理等领域的实验。
“神州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在酒泉卫星发 射基地成功发射。除航天员没有上之外,飞船 技术状态与载人状态完全一致。
在1970年到1990年的二十年里,中 国航天技术有了质的飞跃,第一课人 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 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 卫星的国家。中国终于有实力进行真 正的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了!
1992年,载人航天列入国家计划
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州”号 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军事、经济和 科技实力的综合标志。它的发射 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在世界 人们心中的威望,振发了民族精 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