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
【原文】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翻译: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理解性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

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

三、选择题: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2、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
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一、翻译: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翻译: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生来就喜爱大自然的风物。

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翻译:错误的陷落到仕途罗网,转眼间远离田园已十余年。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翻译:笼子里的鸟儿怀念以前生活的森林,池子里的鱼儿思念原来嬉戏的深潭。

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翻译:我愿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

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翻译: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翻译: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7、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翻译:远处的邻村屋舍依稀可见,村落上方飘荡着袅袅炊烟。

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翻译:深深的街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翻译:庭院内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翻译: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二、理解性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2.《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早出晚归,不辞劳苦的句子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3.《归园田居》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句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7.《归园田居》中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的句子:“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三、选择题:
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C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

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

“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解析】C不恰当。

C.“暧暖”和“依依”形成的是先后之间的具体联系,这里是不可互换的。

2、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
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解析】D不恰当。

D.“有相似之处”错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突出的是一种自然田园的美好景致;“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写鸡鸣狗吠主要是以动衬静,突出静,所以说,两句诗意境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