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些地层描述

一些地层描述

Qhal 第四系全更新统洪积层该点为Qhal,有灰白色未固结砾石层出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颜色较杂,主要呈灰白色、紫红色。

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3p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该点为Qp3pal,有土黄色含砾粉砂质轻粘土层出露。

总体呈土黄色略泛灰白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

露头可见厚约0.5-1m砾石层,砾石颜色较杂,主要呈紫红色、灰白色,砾石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大小一般为2-10cm,大者20cm,砾石磨圆度中等,分选性差。

粘土层中可见大量蜗牛化石,大小为0.5-1.0cm不等。

该层形成平原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坎高十余米。

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Qp2pl 第四系中更新统冲积层该点为Qp2pl,有棕红色含钙质结核重粘土出露。

重粘土呈棕红色,块状层理,主要成分为粘土,用地质锤刻划,刻划面较光滑。

露头可见呈一灰白色钙质结核层分布于棕红色重粘土中,结核层厚度较稳定,一般为1-1.5m。

结核呈姜状,大小3-10cm不等,滴稀HCl 剧烈起泡。

粘土中见少量蜗牛化石碎片,化石呈白色,大小一般为0.5-1cm,大者1.5cm。

该层形成丘陵地貌,发育较多深沟、陡坎,沟深十余米。

该层为河流沉积形成。

N1l 新近系洛阳组该点为N1l,有灰白色钙质砂砾岩出露。

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

单层厚一般为1-3m,最厚约5m,为巨厚层状,块状层理。

砾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偶见15cm。

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磨圆度较差。

砂质成分主要为粗砂石英颗粒。

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

胶结物易于风化流失,使砾石间形成较多孔洞。

岩石为半固结,易破碎,易风化,地貌上形成丘陵地貌,多在陡坎下出露;岩石为河流、滨湖相沉积。

E3s 古近系石台街组该点为E3s,有红色中厚层状含砾粉砂质粘土岩出露,基岩风化面总体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单层厚约为30-50cm,为中厚层状。

砾石主要为浅黄色粉砂岩,灰白色钙质泥岩,砾石呈棱角状,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砾石大小2-10cm不等,最大可达25cm。

水平层理较发育,岩石为固结程度不好,易风化,易破碎。

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形成于干燥气候下的湖泊沉积环境。

E2m 古近系蟒川组该点为E2m,有红色巨厚层状砂质粘土岩出露,其中夹有灰白色中厚层状钙质粉砂岩与少量青灰色中厚层状钙质砾岩,前二者比例为3:1。

其中红色砂质粘土岩风化面呈红色,新鲜面呈浅红色,红色砂质粘土岩单层厚一般为1-1.5m,最厚约为3m,为巨厚层状。

灰白色钙质粉砂岩风化面呈灰白色,新鲜面呈灰白色,单层厚度一般为0.2-0.5m,为中厚层状。

青灰色钙质砾岩砾风化面呈青灰色,新鲜面呈浅青灰色。

单层厚度一般为0.2-0.5m,为中厚层状。

砾石石含量50-70%,砾石大小一般为0.2-0.5cm,大者0.5-1.0cm。

砾石主要为白色石英砂岩、石英岩、脉石英,呈次圆状,磨圆度中等,分选性中等。

胶结物为钙质,滴稀HCl剧烈起泡。

岩石为半固结,易风化,易破碎,地貌上多形成丘陵地貌,岩石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E2c 古近系陈宅沟组该点为E2c,有紫红色厚层状砂质粘土岩与灰白色中厚层状粘土质砂砾岩互层出露。

砂质粘土岩风化面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单层厚度约为0.6-1.0m,为厚层状,主要成分为含砂质粘土。

粘土质砂砾岩风化面呈灰白色,新鲜面为红色。

单层厚0.2-1m 不等,为中厚-厚层状。

成分主要为粘土质沙砾,砾石砾径大小为0.2-1cm,最大可达3cm。

砾石主要成分为白色石英岩与白色石英砂岩。

磨圆度差,分选性好。

属于干热气候条件下湖泊相沉积。

T3y 三叠系油房庄组该点为T3y,有米黄色中厚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出露,基岩风化面呈米黄色,新鲜面呈浅黄色,偶见暗红色,为铁染所致,单层层厚约为0.5-0.8m,为厚层状,粒度大小约为0.2mm,为细粒结构,主要岩屑为长石、石英。

可见交错层理,水平层理。

局部可见方解石细脉,脉体宽约1-2cm,滴HCl剧烈起泡。

该层多形成丘陵地貌,为河流相沉积。

T2e 三叠系二马营组该点为T2e,有黄绿色薄-中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中厚-厚层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出露。

风化面总体呈紫红色、黄绿色,新鲜面呈紫红色。

单层厚度为0.3-1.5m不等,为中厚-厚层状结构,粒度为0.3-0.5mm,为中细粒结构,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75%-85%),长石(15%-25%)。

水平层理发育,层面可见小型波痕、虫迹和泥裂。

属于河流三角洲-滨湖环境下沉积。

T1h 三叠系和尚沟组该点为T1h,有紫红色中厚-厚层状钙质泥岩出露。

风化面总体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

单层厚约为0.3-1.0m不等,为中厚-厚层状。

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80%-90%),长石(10%-20%)。

滴稀HCl轻微起泡,发育水平层理,层面可见小型波痕和泥裂。

属于干热气候条件下滨湖-浅湖相沉积。

T1l 三叠系刘家沟组该点为T1l,有紫红色中厚层中粗粒石英砂岩出露。

风化面呈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

岩石表面局部可见暗红色,为铁染所致,夹少量土黄色斑块,大小2-5mm不等,为铁风化所致。

单层厚度0.2-0.5m不等,为中厚层状,粒度约为0.3-0.8mm不等,为中粗粒结构,主要岩屑成分为石英(80%-90%),长石(10%-20%)。

可见水平层理,交错层理,层里面可见波痕。

该层多形成单面山,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P3s 二叠系孙家沟组该点为P3s,可见紫红色厚层状中细粒钙质石英砂岩出露,风化面呈浅紫红色,新鲜面呈紫红色。

单层厚度为0.5-1.0m不等,为厚层状。

粒度为0.2-0.4mm不等,为中细粒结构,滴稀HCl轻微起泡。

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层理构造,铁质胶结,岩石风化程度较弱,致密坚硬,局部发育斜交层理、波痕、泥裂。

该层多形成丘陵地貌,为河流湖泊相沉积。

P1-2sp二叠系上石盒子组平顶山砂岩段该点为P1-2sp,有灰白色巨厚层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出露。

风化面呈淡黄色,新鲜面为灰白色,单层厚度约为1.5-2.0m,呈巨厚层状,岩石主要矿物为石英(约占84%)、长石(约占12%),为滨海沉积环境沉积。

P1t 二叠系太原组该点为P1t,有灰黑色中厚层状细晶灰岩出露。

岩石风化面总体呈灰黑色,新鲜面呈灰褐色,单层厚度为30-50cm不等,为中厚层状,细晶结构。

灰岩中含有大量的方解石脉,脉体表面呈褐红色。

滴稀HCL剧烈起泡。

灰岩上部还可见含团块状燧石结核,层厚约2cm,层面连续分布,黑色坚硬,多时能形成燧石层,成为“铁里石”。

该层为浅海相沉积形成。

C2b 石炭系本溪组该点为C2b,有褐色、土黄色色等杂色铝质泥岩出露,风化面呈褐色、土黄色,新鲜的铝土矿颜色深,呈深灰色,主要有块状构造、豆状或鲕状构造,呈鸡窝状。

为滨海或泻湖相沉积。

∈1x 下寒武系辛集组该点岩性为辛集组(∈1x)为厚层-巨厚层砾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

风化面呈浅棕色,淡红色。

出露厚度约 1.5m。

砾石形状多样,次圆状者居多,其次为次棱角状,分选性差,磨圆度差至中等,砾石大小悬殊,0.5-4cm者居多,大者可达几十厘米。

砾石含量60-70%,砾石主要成分为白色脉石英,次为红色石英岩、石英砂岩。

为浅海相沉积。

该点岩性为辛集组(∈1x)砖红色中、薄层含钙质中粒石英砂岩,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

风化面呈砖红色,新鲜面亦呈砖红色,碎屑主要为石英,滴盐酸剧烈起泡。

岩石中含少许海绿石,发育水平层理。

岩石中含少量砾石,砾石一般大小2-5mm,主要成分为石英。

为浅海相沉积。

∈3g 上寒武西崮山组该点为∈3g,有灰黑色巨厚层状白云岩出露,风化面略带土黄色,风化面刀砍纹发育,用手触之,有砂感。

新鲜面呈灰白色。

单层厚达2-3m,呈巨厚层状。

局部可见燧石,其燧石呈浅褐色分布于节理中,节理与岩层面不平行,节理相交形成网状,燧石分布其中。

为滨海或泻湖相沉积。

Jxh2 蓟县系何家寨组二段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二段(Jxh2)棕黄色中薄层钙质细砂岩夹页片状泥质粉砂岩。

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风化面呈棕黄色,细砂岩单层厚5-15cm,页岩单层厚1mm-1cm不等,发育水平层理;淡棕色叶片状泥质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厚约3m,细砂岩中发育小型交错层理,页片构造,一般2-5mm,滴稀盐酸不起泡;属浅海相沉积。

Jxh3 蓟县系何家寨组三段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三段(Jxh3)土黄色薄板状泥质灰岩,夹薄层状、页片状泥质灰岩、钙质页岩等。

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

风化面呈土黄色,藻纹层发育。

厚50-100m,薄板状构造连续出现数十米;厚0.75m 土黄色藻层状泥灰岩。

风化面,新鲜面均为土黄色。

泥晶结构,主要成分为钙质,次为泥质少量粉碎质,滴HCl剧烈起泡。

属浅海相沉积。

Jxh4 蓟县系何家寨组四段该点岩性为何家寨组四段(Jxh4)灰绿色-暗灰绿色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紫红色薄层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灰黑色页岩。

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出露厚度约2m,风化一般,风化面呈灰绿色,新鲜面浅灰棕色,泥晶结构,块状构造,无层理,粉末滴HCl不起泡;岩石中见到较多泥质白云岩,透镜体被页岩包围,该层产状紊乱。

属浅海相沉积。

Jxl 蓟县系骆驼畔组该点岩性为骆驼畔组(Jxl)浅红棕色厚层-巨厚层含砾粗粒石英砂岩。

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

风化面呈浅红色,土黄色,新鲜面呈浅红色。

单层厚度1-3m,碎屑主要为石英,含少量长石,砾石主要为石英,大小2-3mm,含量5-6%。

分选性中等,磨圆度中等,硅质胶结。

发育大型交错层理,小型莎纹层理,楔状层理。

含少量硅质结核,暗红色,大小一般3-5mm,大者20-30mm。

属中能海滩相沉积。

Jxp 蓟县系葡萄峪组该点岩性为葡萄峪组(Jxp)紫红色页片状泥质粉砂岩,夹灰绿色页片状泥质粉砂岩、薄层或薄板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

点处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一般,岩石风化破碎。

风化面呈紫红色、灰绿色,鲜面也为紫红色、灰绿色。

单层厚度约0.5cm,用地质锤刻画,刻画面呈土黄色,紫红色。

属于浅海(陆棚)相沉积。

Jxm 蓟县系马鞍山组该点为Jxm,有灰白色巨厚层状中粗粒石英砂岩出露。

风化面呈灰白色,浅肉红色,单层厚度1-1.5m不等,为巨厚层状,石英颗粒大小0.2-0.5mm不等,为中粗粒。

发育交错层理,层面多见波痕和泥裂等沉积构造,形成于滨岸海滩—河流三角洲沉积环境。

Pt1w 嵩山群五指岭组点处岩性为五指岭组(Pt1w)紫红色中细粒鳞片粒状绢云石英片岩。

基岩出露情况良好,风化中等。

风化面呈紫红色、浅棕色,新鲜面呈紫红色、灰紫色,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并略呈千枚状构造,以石英片岩为主含少量薄板状石英岩,石英岩厚度一般1-3cm,主要矿物为石英(90-95%)绢云母(5-10%),矿物粒度很细小,原岩可能为酸性火山岩或泥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