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本文是关于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3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1:“我今天想吃水饺,能送吗?”“没问题,立马给你送到家。

”13日晚,资深宅人“喵大王”在名为“春江花月”的小区业主qq群”上呼叫“水饺”,希望送“饺”上门。

一会工夫,“喵大王”收到水饺,啧啧称赞“好吃”!还有邻居在群上给“水饺”建议:味道不错,可以再多开发几种馅……辣妈创业网上卖水饺顾客可“私人定制”“水饺”何许人也?是小区美女,还是“帅锅”?网上卖的水饺,口感咋样?网上卖水饺受邻居追捧最近一段时间,春江花月小区qq群异常活跃,尤其是q友“水饺”。

“晚上还有吃饺子的不?”13日,qq群上,“水饺”赤裸裸打起“广告”。

网上叫卖饺子,非但没引起网友反感,反而引来一片叫好:“明天晚上再买点来煮,味道还不错,下次一样来半斤”、“感谢老板的私人定制,没有味精,宝宝吃了放心”……还有网友发来疑问:“水饺,你一天上网,哪个在做饺子哟?”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水饺”有问必答,认真倾听各网友意见建议,卖完饺子后还会做客户回访。

“饺子”全手工包制的水饺,配以送货上门的热情服务,得到春江花月众qq 网友的认可。

辣妈不当上班族在家创业“饺子”,原来是一位辣妈,名叫王欢,四川达州人。

说起在网上卖饺子,她说,还得从老公刘刚说起。

王欢介绍,她毕业于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学的是法律专业。

前两年,先后在法院和外企工作过,虽然工资待遇较好,但她觉得工作状态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辞职后在家带小孩,儿子米乐今年1岁多。

平时她跟婆婆一边带孩子一边在家里做水饺。

在老公建议下,去年4月17日,开始在网上卖水饺。

刘刚为此加了附近五六个小区的qq群,顾客就是附近几个小区的业主。

刘刚说,网上卖水饺不用支付门店费,成本压力小了,才能够在产品品质上多下功夫。

刘刚是山东潍坊人,毕于成都理工大学,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

每天下班后,他会在家里帮忙擀皮、和馅,给老婆和老妈打下手。

虽然在网上卖水饺只是试水,但销量都比较乐观,“生意好时一天能卖上十几斤。

”既可以照顾家,又有相应收入的生活,王欢说这才是她想要的,待时机成熟时,也会考虑在步行街租一间门面。

各种奇葩馅可以私人定制王欢说,她原先很少吃饺子。

因为婆婆包的水饺好吃,后来她学着自己包。

“做水饺就像是完成一部作品,别人吃得满意我很有成就感。

”王欢说。

刘刚说,下班后附近小区业主要水饺,一般都是他去送。

他说,春江花月小区很多业主都喜欢吃猪网韭菜馅饺子。

另外,白菜、萝卜、芹菜、藕、都可以配猪肉和馅,味道各有千秋。

为满足少数人口味,比如孕妇、产妇、小孩等,他们做水饺还可进行“私人定制”。

定制的每样口味都是单独和馅,按订餐人要求包制,比如番茄鸡蛋馅的饺子。

还有位小区业主想了两天,把豆腐、莲白、鸡蛋和馅包成饺子给家里哺乳的产妇吃,经王欢精心调剂比例,最后赢得订餐人认可。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我们做不到的。

”王欢说。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2:冠有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赛区组委会主席、河北光大石油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第九届石家庄市优秀青年企业家、河北省工商联福建商会副会长、河北大智慧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么多头衔的严振华,竟是一个年仅26岁的年轻人。

从后厨走向总裁的不平凡经历,不能不说是他创造了80后创业的奇迹。

80后创业者严振华:从后厨走向总裁的故事花季离家打拼1982年,严振华出生在福建莆田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贫寒的家境让他从小饱尝了人间的辛酸。

小的时候,他穿的都是别人家小孩穿过的旧衣裳。

他聪明,思想敏捷,上小学一年级时小心灵里就萌生了帮父母挣钱的想法。

于是,一年级念完后,他卖掉了课本收到了一无钱。

接着,他每天早早起床去检废品,一个月后共卖了6元钱。

总共7元钱就成了他第一笔生意的资本。

他用这7元钱去批发冰棒外卖,每天大约有2元钱的收入。

虽然香甜的冰棒对他产生许多诱惑,但为了让钱再生,他从不舍得吃一根。

严振华就在边拾废品边卖冰棒中完成了小学的学业,上了初中后,他家里的经济状况仍没有好转。

他每天帮助家里做饭,从而练出了一手好厨艺。

后来,他的一个亲戚在河南信阳开办加油站正好缺一名厨师,严振华毅然辍学走上了异乡打拼之路。

那时,他刚满15岁。

加油站共有36个人,厨房工作就他一个人。

小小年纪每天必须在早晨5时起床买菜、洗菜、做饭,7时与加油站所有工作人员一起用完餐后,又去买菜做午餐,有时累浑身骨头像散了架似的。

人多众口难调,有时还要挨骂,几乎每天都要哭一次。

想起这些,他至今仍感到心酸。

通过厨房的采购,天生聪明的严振华发现了卖香烟的商机。

于是,他到市场上去批发香烟按市场价卖员工,每月都能多挣一笔钱。

后来,他发现许多到加油站加油的司机也经常要买烟,他便干脆摆了个柜子在加油站卖烟,加上工资,每月收入可达到900多元,使他感到非常开心。

从打工仔到老板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严振华离开河南到了石家庄,他仍然在加油站干他的老本行——“大厨”兼清洁工,每天除厨房外,还要洗车、洗厕所,每天工作时间长达近15个小时,但他从不叫声累。

这一待就又是将近5年。

十年的沉淀与积累,他渐渐从中学到一套对加油站的经营管理经验。

20xx年,原来他工作过的河南信阳那家加油站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他便从石家庄掉头回到河南。

他分析了这家加油站的有相对客户等优势后,对他的亲戚说,给他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会把加油站救活。

他的亲戚在无奈之下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加油站交给他来管理。

没想到仅仅40天的时间,他就让濒临倒闭的加油站起死回生,这让他的亲戚不得不刮目相看,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的精明强干。

一年多之后,石家庄的老板也想请他回去挽救即将倒闭的加油站。

热心肠的严振华又返回石家庄。

两个月后,这家加油站也开始扭亏为盈。

于是,他想自己开设一家加油站,但这需要一笔巨额资金。

正在发愁之时,早被严振华精明的经营头脑征服的石油供货商陈双应表示愿意出资80万元帮助他建加油站。

于是,他的理想成了现实,成了昌福加油站的老板。

经营也带来风险有了自己的加油站,严振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创业。

他非常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除了5个小时睡觉,几乎都在干活。

加油站经过一个月的装修,终于开业,并迎来了开门红。

他知道,诚信是企业的灵魂,他诚信经营,热情待客,使加油站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前往昌福加油站加油的车辆每天都要排成长队。

第一年,昌福加油站不仅收回了成本,而且还获得了较为丰厚的利润。

在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后,严振华开始规划扩大企业规模,增开了一家加油站。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严振华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显露出来了。

他的两家加油站一度出现营业额大幅下滑的状况,一连串的问题,给了这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一个不小的打击,但他没有退缩,很快他就找到自己的“软肋”。

于是,他花一万多元给自己“充电”,到北京培训,从中受益匪浅。

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做了铺垫。

后来他又相继融资几百万元在河北省开办了光大石油、金塔石油等8家加油站,他在河北同行中知名度越来越高。

就在他创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时,风险来了。

一个朋友说有一批油愿意让严振华销售,没想到进了货后才发现这批油竟然全部是化工油,这一下子给他带来了近百万元的亏损,同时还让他的声誉大大受损。

在沉重的打击面前,他曾经想到了自杀。

不过这次的教训,也让他成熟了许多。

从经商到文化产业经过不懈的努力,严振华的事业终于又有了新的生机。

从20xx年上半年开始,几乎每个月都增加一家加油站开张,目前,由他光大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控股的加油站已达到15家。

扩张速度之快,令同行们钦佩。

最引人注目的是20xx年9月,在国际原油暴跌至60美元时二大石油巨头石油零售价一直保持不变情况下,光大石油居然还果敢地接管了石家庄市体育大街加油站。

同时,严振华率先代表民营石油企业的把石油降价了4元8角钱,这个举动引起了整个河北石油界的轰动,也得到了车友的一致好评。

在加油站经营成功途中,严振华又把创业的触角伸向文化传媒。

20xx年,他投资成立了大智慧教育集团公司,为回报社会,集团公司联合共青团石家庄市委员会在石家庄组织了“财富论坛”、“首届创业河北大型学习论坛”、“创业河北校园行公益演讲会”、“创业大讲堂公益演讲会”等,举办公益演讲会近50场,受益人数超过了2万人,他的演讲给许多创业青年指明了方向。

20xx年,经过申请,严振华的公司成功获取了20xx年度至20xx年度的世界旅游小姐国际大赛中国赛区申办的承办权,使他的企业产生了从传统生意到文化产业的飞跃。

作为民营企业家,严振华在创业途中永远没有感到满足的时候。

他表示,今后他还要继续扩大领域,进一步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

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故事3:1990年出生的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爱挂QQ、泡论坛、刷微博、玩微信。

他原本在一家国企上班,每天朝九晚五,一成不变却安稳的工作,让他心生厌倦。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辞去了这份安稳的工作,回到福建宁德开始创业。

小伙辞去国企工作回家乡创业卖土鸡月入2万一次偶然机会,他瞄到经营土鸡、土鸡蛋的商机,便下定决心以此回农村创业。

90后的他没有采用传统的营销方式,而是在父亲的反对声中,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时兴网络平台进行推广。

如今,他全职经营土鸡生意仅4个多月,月营业额近2万元。

来一起看看这位有着与众不同创业故事的“90后”小伙子。

放弃国企工作回家乡创业“我现在刚开始打宁德市场,一个月卖一万多,这个月估计能突破两万。

”詹思传信心满满地说。

詹思传生于1990年,宁德市蕉城区漳湾镇岭后村人,20xx年毕业于厦门华天涉外学院物流专业。

如今的他,是一个经营土鸡、土鸡蛋生意的“土老板”。

每天晚上,詹思传开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订单。

第二天早起床,根据订单杀好鸡,9时左右打包好要送的土鸡土鸡蛋等“土货”,骑上摩托,他从位于漳湾镇岭后村的家中出发,开往宁德市区,约20分钟后到达。

学过物流专业的他,按照提前设计好的路线,一一派送到客户家中,送完货刚好绕了一圈。

“这样比较省油。

”詹思传笑着透露。

而在一年多前,他还是一名国有企业职工。

“毕业后,我在泉州安溪一家国企干了8个月。

”詹思传讲起他的第一份工作:这是一家位于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的一家国企子公司,詹思传从事的是LED晶片生产,每个月可领到两千多元工资。

但是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时要上夜班的工作,詹思传并不喜欢。

趁工作之余,詹思传看了不少营销类及创业类的书籍,正是这些书籍,让一个“创业梦”在他的心中渐渐萌芽。

“趁年轻就要拼一把。

”20xx年春节过后,詹思传便辞去了稳定的国企工作,回到家乡宁德,决定自己创业。

“好好的工作干嘛不干呢?”对大学生儿子辞去稳定国企工作回到宁德,詹思传的父亲詹仁山十分不理解。

他劝儿子:“你就安分地找份工作吧。

”但一门心思要创业的詹思传哪里听得进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