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2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汉语文第Ⅰ卷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刹.那(shà)哽咽.(yè)刚愎.自用(bì)B.档.案(dǎng)模.样(mó)面面相觑.(qù)C.颤.栗(chàn)坎坷.(kě)既往不咎.(jiū)D.憎.恶(zēng)勾.当(gòu)情不自禁.(jīn)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她忽然领悟到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

B.赵州桥每个柱头上都凋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

C.人们期待并启求一夜之间冰化雪融,花繁叶茂。

D.艺术虚构是不会防碍一部电影成为传世之作的。

3.下列用横线连接的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A.步履蹒跚——健步如飞如饥似渴——迫不及待B.拖泥带水——干净利落天衣无缝——破绽百出C.提心吊胆——泰然自若推心置腹——肝胆相照D.束手无策——无计可施肆无忌惮——为所欲为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全是褒义的一项是()A.闭门造车....行不通,集思广益....才能出精品。

B.人要有眼力,要高瞻远瞩....、明察秋毫....。

C.他是那么的不切实际....,甚至有些好高骛远....。

D.语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是亦步亦趋....。

5.下列括号内对词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巴结(奉承讨好)吝惜(过分爱惜)B.从容(沉着镇静)斟酌(反复考虑)C.阔绰(开阔通畅)贫瘠(贫穷困苦)D.安逸(安闲舒适)博览(广泛阅读)6.将下列词语一次填入句子的横线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迂回曲折②平淡无奇③幽深险峻④雄美壮观⑤平坦开阔生活有如的画廊,一下是的峡谷,一下是的原野,谁知当我埋怨兰州的黄河的时候,就在离兰州不远的地方,黄河向我显示了的景象,这就是刘家峡。

A.①⑤③④②B.①③⑤②④C.⑤③②①④D.⑤③①②④7.下列词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高尚的品质高超的人格高昂的成本高洁的技艺B.坚定的意志坚决的态度坚固的阵地坚硬的果实C.粗糙的皮肤粗俗的笑话粗犷的性格粗暴的行为D.清澈的泉水清脆的歌声清幽的山谷清秀的面庞8.将下列各句一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召唤着我们勇敢前行②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③启迪着我们的智慧和心灵④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青春是琴,;青春是火,;青春是旗帜,;青春是教科书,。

A.②③④①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③①④②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学问”就是要“学”“问”。

“问”从何来?从疑而来。

多疑、善疑、质疑、探疑,能获得渊博的知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

我们说:学贵有疑。

A.也也虽然就那么B.既又如果却因此C.既又只有才所以D.也也无论也但是10.将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浇浇②钓钓③歇歇④练练⑤聊聊鸟儿在清泉边翅膀,养足精神,聆听泉水的絮语。

他一早起来,先在小院子里花,然后拳,接着吃早点。

完事儿就进那耳房了,一直写到吃中午饭。

可以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与一些传统养老院只能打打牌、天的单调生活不同,农庄养老院还可以种种菜、鱼。

A.④①③⑤②B.③①④⑤②C.④⑤②①③D.③①②④⑤11.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意思基本相符的一项是()A.繁花似锦额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焰火构成图画。

)B.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天增添了很多生机。

(春天增添生机。

)C.他们用崇拜的眼光看着这位成功的企业家。

(他们崇拜企业家。

)D.各种游船,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

(水鸟浮在水面上。

)1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增加。

B.网友转发万条微博帮忙女孩寻找走失的亲人。

C.绿色食品近几年越来越受老百姓的青睐。

D.能否实现个人目标主要取决于自己虚心刻苦。

13.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春天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杏花枝头笑……B.烈日当空,砖铺的院地像火炉那样散发着热,叫人焦躁难忍。

C.我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柔和的晚风轻抚着鬓角,吹去一切烦恼。

D.兴安岭是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14.与下面的句子意思相同的一项是()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A.我不是字典无声的朋友和老师B.无声的我是字典的朋友和老师C.无声的字典不是我的朋友和老师D.字典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15.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前者立足忍耐,相信时间能改变一切②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存智慧③不少动物吃饱喝足,躲进洞穴谁上一个冬天④候鸟却要成群结队地远走高飞⑤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的地方过冬⑥每当严酷的冬季来临⑦他们就这么轻松地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⑧后者却用于闯荡,以空间的变化来达到目的A.②①⑥⑧③④⑤⑦B.⑥③⑤④⑦②①⑧C.②⑥④⑤③⑦①⑧D.⑥③⑦④⑤②①⑧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背影》、《荷塘月色》的作者是朱自清。

B.《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

C.《黔之驴》的作者柳宗元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

第Ⅱ卷二、阅读:本题共12小题,共42分。

阅读下文,回答17—28题。

瞬间与永恒的舞蹈张抗抗⑴时常想起六年钱的那个辉煌的夏夜,邻家那株高大壮硕的绿色植物,几乎在一瞬间变得银装素裹,像一位羞涩的新娘披上了圣洁的婚纱——从他宽大的叶片上,同时开出了十几朵雪白的昙花。

⑵邻居请我去,是为了给她和她的昙花合影。

第二天一早,我得到了一只小小的花盆,里面栽着两片刚插上的昙花叶,那是那盆昙花的孩子。

⑶年复一年,它的枝条一日日蓬勃,却始终连一丝开花的意思都没有。

葫芦形的叶片极不规则地四处招摇扩张,占去好大一块空间。

窗台上放不下了,只好把它请到阳台上去,只在给别的盆花浇水时,捎带着用剩水敷衍它一下。

心里早已断了盼它开花的念想,任其饥一餐饱一顿,自生自灭。

⑷六年后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从房间走到阳台,又从阳台走回房间,如此反复了三回。

我第三次走上阳台时,顺手又去给冬青浇水,然后弯下腰为冬青掰下了一片黄叶。

我这样做的时候,忽然有一团鹅黄色的绒球,从冬青根部的墙角边“钻”出来,闪入了我的视线。

我几乎被那团鸡蛋大小的绒球吓了一大跳——它像一个充满弹性的橄榄,贴地翘首,身后有一根绿色的长茎,联结者那盆昙花的叶片。

那不是绒球,而是一枝花苞——昙花的花苞,千真万确。

⑸我愣愣地望着这位几乎由天而降的不速之客,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

后来我用尽全身力气,轻轻地将花盆移出墙角,慌慌张张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搬到了房间里。

然后屏息静气、睁大眼睛看着整株花树——是的,它只有绝无仅有的这一个花蕾,显得硕大而饱满。

我想这几天我就是不吃不睡,也要守着它开花的那个时刻。

⑹昙花入室,大概是下午六点左右。

它就放在房间中央的茶几上,我每隔几分钟便回头望它一眼。

昙花是真的要开了么?也许那只是一种期待和错觉……⑺晚七点多钟的时候,那一枝鹅黄色的花苞忽然颤栗了一下。

就在那个瞬间里,闭合的花苞无声地裂开了一个圆形的缺口,喷吐出一股浓郁的香气。

⑻现在它终于完完全全绽开了。

它像一位美妙绝伦的白衣少女,赤着脚从云中翩然而至,从音乐奏响的那一刻起,“她”便欣喜地抖开了素洁的衣裙,开始那一场舒缓二优雅的舞蹈。

“她”知道这是自己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公开演出,自然之神给予“她”的时间实在太少,“她”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

昙花的辉煌仅有一瞬,“她”婀娜轻柔的舞姿带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凄美,令观者触目惊心又怅然若失。

⑼但昙花的舞蹈并未从此结束。

那时是晚上九点多钟,“她”忽然又颤动了一下,张开的手臂,渐渐向心口合抱:“她”用修长的指尖梳理着金发般的须毛,又将白色的裙衫一片片收拢;然后垂下“她”白皙的脖颈,向泥土缓缓地匍匐下去。

“她”平静而庄严的做完这套动作——那是舞蹈的尾声中最后复位的表演。

⑽至夜半时分,昙花盛开时舒展的花瓣已完整地收拢。

它看上去像睡着了,宁静而安详。

⑾我陪伴着昙花走完生命流逝的全部旅程。

“昙花一现”那个带有贬义的古老词语,在这个夏夜里变成一种正在逝去的遥远回声。

我们总是渴望长久和永生,但那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误读——许多时候,生命的价值并不以时间为计。

(摘编自《意林》2009年第11期,有改动)17.根据⑴⑵段回答:那盆小小的昙花从何而来?(2分)答:18.根据第⑶段回答:“我”为什么早已断了昙花开花的念想,任其自生自灭?(5分)答:19.下列判断,与第⑷段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分)A.鸡蛋大小的绒球是冬青的花苞B.我弯下腰掰下了昙花的叶子C.我被充满弹性的橄榄吓了一跳D.绿色的长茎连接着昙花的花苞和叶片20.第⑸段中,作者搬动花盆是感到“慌慌张张”又“小心翼翼”,为什么?(8分)答:21.下列对第⑺段表达方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插叙B.议论C.描写D.抒情22.依据第⑻段,昙花婀娜多姿的舞蹈带给观赏者怎样的心理体验?请用稳重的两个词语回答。

(3分)答:23.第⑼段中画线的句子的作用是(3分)24.解释第⑾段中成语“昙花一现”的含义。

(3分)答:25.概括第⑾段在稳重的作用。

(3分)答:26.为本文划分层次,恰当的一项是(3分)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27.下列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寄情于物,状物感怀B.空间为序,结构紧凑C.语言精美,善用比喻D.先抑后扬,造成悬念28.下列由本文的出的关于人生感悟的判断,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意义只有在瞬间才能体现出来B.人要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会及时行乐C.许多时候,生命价值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D.人生没有机会失误,更不允许失败三、作文(60分)29.材料:大多数花的根都不美丽,而花却光彩夺目,美丽多姿。

正因为这些并不美丽的花根,才有了牡丹的国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红艳……世界因为根所生出的魅力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依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地名等。

③不得少于600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