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快乐的小木匠
内容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快乐的小木匠》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音的高低(音准),与强弱(四二拍的强弱规律)来学唱《快乐的小木匠》
2、能力目标:
①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能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下,分角色、轻松、自然正确的歌唱
②通过游戏、创编歌词、歌表演等音乐创造活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创新能力。
3、德育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快乐的小木匠》,培养学生做事认真、“心中装着他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分析:
《快乐的小木匠》是动画片《小熊猫学木匠》的主题歌,表现了小熊猫一边做木匠活,一边快乐歌唱的情形,歌曲音域不宽,为一个八度,但歌曲第一、四小节由两个三度连续下行的音程组成,形成七和弦分解的音程结构,所以音高不容易唱准,加之,歌曲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多范唱、多聆听、多练习。
歌曲由三段歌词组成,节奏鲜明、情绪欢快,洋溢着劳动的勃勃生气教学活动过程:
(设计了“前有蕴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伏延千里”的教育流程。
)
◆课前组织教学:(用音乐创设情境)
大屏幕同步播放《大风车》主题曲,学生可以随之聆听演唱。
【设计意图】:本课学习的是动画歌曲,多媒体播放学生熟悉的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大风车》栏目主题曲,给学生创设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音量、音高体验小游戏(前有蕴伏——为学好歌曲旋律做好精心的准备)
律动:开心旅行第一站,欢迎大家进入《动画梦工厂》!
口号:卡通欢乐岛、快乐少不了!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和喊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动画节目口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课堂设置了一条情景串,坐上小火车到《动画梦工厂》中学习歌曲。
今天的节目中,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你听他正在工作呢
A、音量上——有强有弱(节奏练习——体验强弱,同
时让学生熟悉老师的指挥手势)
2嚓嚓嚓嚓| 沙沙沙| 沙沙沙|| 课件
4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中出现的小木匠工作时发出的声音——嚓嚓和沙沙声,组织学生边做动作边念节奏,体现了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中提升的教育理念。
此外设计分角色节奏强弱配合小练习,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感受声音在音量上的对
比。
做到润物细无声
B、音高上——有高有低(“乐乐”与学生之间一问一答对话,歌曲难点提前解决)
2 5
3 1 6 | 5 3 2 | 5 3 2 ||
4
··
2 5
3 1 6 | 5 2 1 | 5 2 1 ||
4
··
【设计意图】:在节奏的基础上,添加音高,学习呈递进式,由易入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本课的教学难点——音准问题,提前解决。
(二)学唱歌曲(中有突破——歌曲教学中,寻找突破点、发展创造音乐)
1、视听结合,揭示课题
你听远处小木匠,正唱着歌跳着舞向我们走来了!《快乐的小木匠》(播放歌曲)
2、实践体验,学唱歌曲
(1)教唱歌曲第一段:解决难点——音准问题
(2)自学第二、三段:表演唱、对抗赛等形式
【设计意图】:歌曲由三段歌词组成,教师教唱第一段,学生自学二三段,体现了,大版块的自主学习。
(3)“小小合唱团”开课啦
◆在老师的指挥手势下依次歌唱(第一次合唱体验)
◆随着老师的指挥手势快速轮唱(第二次合唱体验)
◆随着老师的指挥手势用强弱表现歌曲(第三次合唱体验)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初步感受合唱的魅力,利用合作演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渗透——“心中装着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后有发展——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律动:开心旅行第二站,欢迎大家来到《智慧树乐园》!
口号: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
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和喊学生都比较熟悉的动画节目口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课堂设置了一条情景串,坐上小火车到《智慧树乐园》中创编歌曲
1、教师示范《我是快乐的许老师》
2、创编歌词《我是快乐的小学生》
【设计意图】在创编中感受快乐学习,幸福生活。
主题升华
(四)“我的课堂我思量”
音乐的世界里奇妙无限,音乐的海洋中魅力无穷,让我们永远住在童话里,让快乐伴我成长!
◆听音乐做律动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首尾呼应,有始有终。
坐上音乐列车,一起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