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最全计算机信息代码管理制度

最新最全计算机信息代码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文件文件编号:**** 第1版签发:计算机信息代码管理制度1 总则1.1目的计算机信息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是信息化的基础。

为加强**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信息标准化工作,规范公司代码的新编、作废、变更、审定、发布、维护管理流程,保证代码的科学性、系统性、唯一性、可扩展性、适应性、方便性、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制度。

1.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各职能和业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所属各分公司、所属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以下简称:各子公司)。

2 管理原则2.1分级管理:按照代码的使用范围和控制级别分级管理。

2.2分类管理:按照代码的归属性质分类进行专务管理。

2.3虚实结合:把虚拟组织协同与实体组织落实相结合。

2.4系统支撑:通过公司代码管理系统持续支撑代码管理。

3 定义3.1代码信息编码是把信息用一种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示的过程。

代码是信息编码的产物,是表示特定信息的一个或一组有序排列的符号,其主要功能是鉴别信息。

3.2代码控制级代码控制级是按照代码的使用范围和控制级别进行划分管理的一种方式,具体划分如下:一级控制代码(简称:一控码):由公司统一制定和控制、强制公司各部门和各分/子公司遵照执行的代码。

二级控制代码(简称:二控码):代码来源于某个部门、某个分/子公司,而使用范围可能超越单一部门、分/子公司的代码;由公司和相关部门、分/子公司共同控制。

三级控制代码(简称:三控码):仅限于某个部门、某个分/子公司内部使用的代码;由该部门、该分/子公司自行控制。

3.3代码密级代码密级是按照代码的保密程度进行划分的一种方式,具体划分为:企业绝密、企业机密、企业秘密、企业内部等,通常为:企业机密。

3.4代码版本号代码版本号是记录具体代码修订版本的一种记号,初值为1.0,每修订一次,通常递增0.1;逢大修订,可取整递增,例如:2.0,3.0……3.5代码分类代码分类是根据具体代码的归属性质和管理使用需要,按照科学的方法统一进行分类并编码的过程。

本制度采用的代码分类方法是层级分类法,即把具体代码按照一定的划分基准以树状层级的结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层与层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代码分类码的构成:各项定义:A:代码大分类B:代码中分类表示对代码大分类各类别的细分,通常是必需的。

C:代码小分类表示对代码中分类各类别的细分,若有则分,否则用“X”填充。

3.6代码编号代码编号是标识代码唯一性的代码。

对一控码、二控码,公司要统一编号,并做到一码一号。

三控码编号难免会重复,必要时可前缀8位组织机构代码以示区别。

代码编号的构成:各项定义:4 组织体系与职责4.1公司代码管理委员会4.1.1性质公司代码管理委员会是公司代码管理的领导机构。

4.1.2组成主任:公司总经理副主任: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总经理助理、**公司总经理委员:其余分/子公司主管领导(各1名);系统创新部、销售中心、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资材备件采购部、技术质量管理部、知识资产部、工程技术部、安全保卫监督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部、各品种管理部、原料采购中心、研究院、工程设备部、投资管理部、审计部以及**公司主管领导(各1名)4.1.3职责4.1.3.1审批公司代码管理制度。

4.1.3.2审批并发布公司代码体系结构(即控制级、密级、分类、设计基准书格式等,下同)、各分类代码的管理责任体系。

4.1.3.3审批一控码手册的出版和发放范围。

4.1.3.4审批公司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重大推进项目方案。

4.1.3.5对有关代码管理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4.2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4.2.1性质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是公司代码管理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日常工作由系统创新部负责。

4.2.2组成组长单位:系统创新部(组长1名、联络员1名)副组长单位:**公司分公司、**公司国际、**公司、销售中心、财务部、人力资源部、资材备件采购部、技术质量管理部、工程技术部、知识资产部(副组长、联络员各1名)组员单位:其余分/子公司,办公室、安全保卫监督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部、各品种管理部、原料采购中心、研究院、工程设备部、投资管理部、审计部以及**公司(联络员各1名)4.2.3职责4.2.3.1编制、修订和上报(以下均指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委员会)公司代码管理制度,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上报。

4.2.3.2编制、审核、修订和上报公司代码体系结构、各分类代码的管理责任体系。

4.2.3.3审批公司分类代码专务小组(性质、组成、职责后述)上报的一控码新编、作废、降级、重要修改(即分类、名称、密级、构成定义,下同)和代码升级为一控码申请的审核意见;接受公司分类代码专务小组的一控码内容变更备案。

4.2.3.4审批二控码手册的出版和发放范围;接受公司分类代码专务小组的二控码新编、作废、降级、重要修改、内容变更和代码升级为二控码的备案。

4.2.3.5负责公司代码管理系统的建设与日常维护。

4.2.3.6编制、审核和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重大推进项目方案;协调解决代码管理、使用推广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召开公司代码管理工作会议。

4.3公司分类代码专务小组4.3.1性质接受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的管理,负责公司该大分类一控码和二控码的专务管理,日常工作由组长单位负责。

4.3.2组成组长单位:该大分类代码主要责任单位(组长1名、专员1-3名) 副组长单位:该大分类代码重要责任单位(副组长各1名、专员各1-2名)组员单位:该大分类代码联络单位(专员各1名)4.3.3职责4.3.3.1起草并上报(以下均指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本大分类代码的中、小分类及其管理责任体系。

4.3.3.2对本大分类一控码新编、作废、降级、重要修改和代码升级为一控码的申请,提出并上报审核意见;审批本大分类一控码的内容变更,结果上报备案。

4.3.3.3审批本大分类二控码新编、作废、降级、重要修改、内容变更和代码升级为二控码的申请,结果上报备案。

4.3.3.4编制和上报本大分类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重大推进项目方案,并负责实施。

4.3.3.5协助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审核各部门、各分/子公司上报的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重大推进项目方案;协助解决代码管理、使用推广中出现的问题;协助建设与维护公司代码管理系统;协助组织召开公司代码管理工作会议。

4.4各部门代码管理机构4.4.1组成各部门应明确负责本部门代码管理的部门或业务块、责任者、专员、联络员。

4.4.2职责4.4.2.1履行本制度规定的本部门承担的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列表如下);负责本部门作为管理单位(原则上,新编代码的部门即为该代码的管理单位)的有关一控码、二控码的日常管理、维护。

4.4.2.2遵照本制度制定本部门代码管理办法,负责本部门内部使用代码(三控码)的日常管理、维护、检查和解释工作。

4.4.2.3编制本部门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

4.4.2.4协助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分类代码专务小组解决相关代码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参与评审有关代码新编或变更方案。

4.5分/子公司代码管理机构4.5.1组成各分/子公司应建立相应的代码管理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代码管理责任部门。

4.5.2职责4.5.2.1履行本制度规定的本单位承担的股份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列表如下);负责本单位作为管理单位(原则上,新编代码的分/子公司即为该代码的管理单位)的有关一控码、二控码的日常管理、维护。

4.5.2.2遵照本制度制定本单位代码管理办法,负责本单位内部使用代码(三控码)的日常管理、维护、检查和解释工作。

4.5.2.3编制本单位代码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报告,报股份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并跟踪计划执行情况。

4.5.2.4协助股份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分类代码专务小组解决相关代码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参与评审有关代码新编或变更方案。

5 代码管理流程(流程图见附件)5.1一控码、二控码管理流程5.1.1由公司分类代码专务小组负责与有关部门和分/子公司研究确定哪些代码应纳入一控码或二控码;对于明确纳入一控码或二控码的代码,指定相应部门或分/子公司负责新编、变更申请。

5.1.2设计原则:优先采用国际、国家、公司标准,无对应标准的由相应部门或分/子公司负责编制。

引用低控制级代码的代码不能成为高控制级的代码。

5.1.3一控码、二控码新编管理流程5.1.3.1凡有关部门或分/子公司新编一控码或二控码,必须进行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应填报《新编代码申请书》(详见表格编号:BGZ01XXX-01)及所附《代码设计基准书》(详见表格编号:BGZ01XXX -02),经所在部门、分/子公司代码管理机构初审通过、责任者签署意见后,根据该代码初定的大分类,报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审核(一控码)或审批(二控码)。

5.1.3.2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收到一控码或二控码新编申请书及所附代码设计基准书后,即组织审查。

5.1.3.2.1对于一控码,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若审核通过,则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否则须说明原因答复申请单位。

5.1.3.2.2对于二控码,8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若审批通过,则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备案;否则须说明原因答复申请单位。

5.1.3.3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收到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上报的一控码新编申请书及代码设计基准书的审核意见后,即组织审查,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若审批通过,则发布;否则须说明原因答复公司该分类代码专务小组。

5.1.3.4原则上,新编一控码、二控码的部门、分/子公司即为该代码的管理单位,负责该一控码、二控码的日常管理、维护。

5.1.4一控码、二控码作废管理流程5.1.4.1当一控码或二控码不再使用时,原则上,由该一控码或二控码管理单位提出作废申请,填报《代码作废申请书》(详见表格编号:BGZ01XXX-03),进行可行性分析,经所在部门、分/子公司代码管理机构初审通过、责任者签署意见后,上报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

5.1.4.2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收到一控码或二控码作废申请书后,即组织审查。

5.1.4.2.1对于一控码,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若审核通过,则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否则须说明原因答复申请单位。

5.1.4.2.2对于二控码,8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若审批通过,则发布并上报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备案;否则须说明原因答复申请单位。

5.1.4.3公司代码管理工作小组收到公司有关分类代码专务小组上报的一控码作废申请书的审核意见后,即组织审查,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由组长或副组长签署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