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应用题试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题试题

计算机网络应用题试题(一)
2010年计算机考研真题(网络部分):综合应用题
1、某局域网采用CSMA/CD协议实现介质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率为100M/S,主机甲和主机已的距离为2KM,信号传播速速时200000M/S请回答下列问题,并给出计算过程。

(1)、若主机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发生冲突,则从开始发送数据时刻起,到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时刻为止,最短经过多长时间?最长经过多长时间?(假设主机甲和主机已发送数据时,其它主机不发送数据)
(2)、若网络不存在任何冲突与差错,主机甲总是以标准的最长以太数据帧(1518字节)向主机已发送数据,主机已每成功收到一个数据帧后,立即发送下一个数据帧,(勤思教育)此时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不考虑以太网帧的前导码)
参考答案:(1)当甲乙两台主机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时,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短:Tmin = 1KM/200000KM/S*2 = 10us
当一台主机发送的数据就要到达另一台主机时,另一台主机才发送数据,(勤思考研)两台主机均检测到冲突的时间最长:
Tmax = 2KM/200000KM/S*2 = 20us (2)主机甲发送一帧数据所需的时间为:
T1 = 1518B/10Mbps = 1.2144ms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所需的时间:
T2 = 2KM/200000KM/S = 0.01ms
因此,主机甲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为:
V= 10Mbps*(T1/(T1+T2)) = 10Mbps*(1.2144ms/(1.2144ms+0.01ms) )= 9.92Mbps
2009年计算机考研真题(网络部分):综合应用题
2、某公司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 通过接口E1、E2 分别连接局域网1、局域网2,通过接口L0 连接路由器R2,并通过路由器R2 连接域名服务器与互联网。

R1 的L0接口的IP 地址是202.118.2.1;R2 的L0 接口的IP 地址是202.118.2.2,L1 接口的IP 地址是
130.11.120.1,E0 接口的IP 地址是202.118.3.1;域名服务器的IP 地址是202.118.3.2。

某公司网络拓扑图
R1 和R2 的路由表结构为:
目的网络IP 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IP 地址接口(1) 将IP 地址空间202.118.1.0/24 划分为2 个子网,分别分配给局域网1、局域网2,每个局域网需分配的IP 地址数不少于120 个。

请给出子网划分结果,说明理由或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2) 请给出R1 的路由表,使其明确包括到局域网1 的路由、局域网2 的路由、域名服务器的主机路由和互联网的路由。

(3) 请采用路由聚合技术,给出R2 到局域网1 和局域网2 的路由。

参考答案:
(1) 将IP 地址空间202.118.1.0/24 划分为2 个子网,可以从主机位拿出 1 位来划分子网,剩余的7 位用来表示主机号(27-2>120,满足要求),所以两个子网的子网掩码都为: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 10000000,即255.255.255.128;所划分的两个子网的网络地址分别为:
202.118.1.00000000 和202.118.1.10000000(为了理解方便我将最后一个字节用二进制表示,这样可以看清楚子网的划分过程),即202.118.1. 0 和202.118.1.128。

综上,划分结果为:
子网1:202.118.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
子网2:202.118.1.12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128。

或者写成:
子网1:202.118.1.0/25;
子网2:202.118.1.128/25。

(2) 下面分2 种情况:
(a) 假设子网1 分配给局域网1,子网2 分配给
局域网2;路由器R1 到局域网1 和局域网2 是直接交付的,所以下一跳IP 地址可以不写(打一横即可),接口分别是从E1、E2转发出去;路由器R1 到域名服务器是属于特定的路由,所以子网掩码应该为255.255.255.255(只有和全 1 的子网掩码相与之后才能100%保证和目的网络地址一样,从而选择该特定路由),而路由器R1 到域名服务器应该通过接口L0 转发出去,下一跳IP 地址应该是路由器R2 的L0 接口,即IP 地址为202.118.2.2;路由器R1 到互联网属于默认路由(记住就好,课本127 页),而前面我们已经提醒过,默认路由的目的网络IP 地址和子网掩码都是0.0.0.0,而路由器R1 到互联网应该通过接口L0 转发出去,下一跳IP 地址应该是路由器R2 的L0 接口,即IP 地址为202.118.2.2,故详细答案见下表:
目的网络地址子网掩码下一跳IP 地址接口202.118.1.0 255.255.255.128 — E1
202.118.1.128 255.255.255.128 — E2
202.118.3.2 255.255.255.255 202.118.2.2 L0
0.0.0.0 0.0.0.0 202.118.2.2 L0
(b) 假设子网1 分配给局域网2,子网2 分配给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序列为:(-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了数据?发送的代码是什么?
参考答案:A·M/8=1;B·M/8=-1;C·M/8=0;D·M/8=1。

故A,D发1,B发0,C未发。

5、设有一通信子网。

若使用虚电路,则每一分组必须有3字节的分组首部,而每个网络结点必须为虚电路保留8字节的存储空间来识别虚电路。

但若使用数据报,则每个分组要有15字节的分组首部,而结点就不需要保留路由表的存储空间。

设每段链路每传1兆字节需0.01元,购买结点存储器的费用为每字节0.01元,而存储器的寿命为2年工作时间(每周工作40小时)。

假定一条虚电路的每次平均使用时间为1000秒,而在此时间内发送200分组,每个分组平均要经过4段链路。

试问:采用哪种方案(虚电路或数据报)更为经济?相差多少?
参考答案:4段链路意味着涉及5个路由器。

虚电路实现需要在1000秒内固定分配5×8=40字
节的存储器。

数据报实现需要比虚电路实现多传送的头信息的容量等于(15-3)×4×200=9600字节·链路。

现在的问题就成了40000字节·秒的存储器对比9600字节·链路的电路容量。

如果存储器的使用期是两年,即3600×40×52×2≈1.5×107秒,1字节·秒的代价为1÷(1.5×107)=6.7×10-8分,那么40000字节·秒的代价约等于2.7毫分。

另一方面,1个字节·链路代价是10-6分,9600个字节·链路的代价为10-6×9600=9.6×10-3分,即9.6毫分。

显然,对于这样的参数,虚电路的实现要便宜一些。

9.6-2.7=6.9毫分,即在这1000秒的时间内便宜大约6.9毫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