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学科简报第5期奥鹏综合实践学科组本期导读☐专家简介☐问题答疑☐拓展延伸☐信息技术技巧☐微课·慕课与翻转课堂梁烜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中学高级,北京市骨干教师。
任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师教育学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委员会常务理事。
参与田慧生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反思》两本论著的编写。
在《教育科学研究》发表文章多篇,包括《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及其方案制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展课例研究的探索》等。
1.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和处理信息?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十分陌生。
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丰富的网上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知识源泉,国内、国际上有许多优秀的科普网站为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提供了丰富的、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以及多种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借助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可以快速查到相关的许多信息,使综合实践活动的信息来源变得更加丰富问题答疑专家简介快捷,大大节省研究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然而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麻烦和困扰正是来自于网络上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
在开始自己的专题研究时,学生通常担心找不到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资料,但是很快他们就会发现,事实恰好与之相反——他们找到了太多的资料!面对如此“海量”的资料,该怎么办呢?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研究进展不下去了。
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将他们从网络上搜索的信息分类保存下来。
然后,学生要在获得的众多信息中判断哪些是研究中需要的、有价值的,哪些是无关的、无用的,从而对信息进行筛选。
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获得的有效信息应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当中,并且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对信息进一步加工和处理,包括对信息的重新组织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思考和评论。
2.教师如何通过博客指导学生活动?博客正迅速地向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发展,各地的教师们正在创造出许多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诸如班级学生的博客社群、活动信息资源及管理日志等,逐步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与互动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也可以使用博客辅助教学,将博客作为师生交流的媒体、活动资源的管理系统、学生活动反思的平台、活动过程的记录工具等,从而更加方便、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博客作为背景资料和活动成果的管理工具。
开展不同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都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与主题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建立一个专题的博客,指导学生利用博客开展活动:整理和搜集资料,记录活动过程,完成总结和报告,并借助博客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博客的资源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从网络上搜集和筛选的学习资源,如好的文章和作品,优秀的素材以及一些著名的网站链接,这部分资源可以由教师提供,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发布到日志当中。
另一部分是活动小组自己的资源,包括小组成员的活动记录、研究报告、论文、电脑课件、活动感受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各种建议和问题等等。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写作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也可以指导高年级的学生建立个人博客,或在班级或活动小组中建立博客群组,利用自己的博客开展研究和实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利用博客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平台,拓展研究思路,深化研究内容,交流研究体会,主要方式为:利用博客进行资料搜集和知识管理,开展针对主题的探究活动;利用博客构建的研究共同体,与更多的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得到大家的指导和建议;通过反馈的信息,开展自我评价,进行活动反思,改进研究过程;在博客上发表研究成果和学习体会,与大家共享。
博客的应用,使教师能够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知识更新,突破时空界限与同行、专家研讨交流,基于Blog技术的教育叙事研究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成为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将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推进到更高阶段。
3.教师如何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案例?很多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内容丰富、资料详实,其中不乏学生活动的精彩瞬间和优秀作品,同时也蕴涵着指导教师的教育智慧,这些有价值的教育信息仅通过文本的案例或论文往往很难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广泛地搜集活动资料,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制作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教学案例。
多媒体教学案例就是使用文字、图片、照片、录像、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记录综合实践活动的各种信息,并按照一定的设计思路将这些信息资料编排在一起,形成的一份完整、有序的案例资料。
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案例可以尽可能多地呈现出丰富、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信息,这样一份生动、鲜活的案例将能够更加有效展示活动的过程和效果,并且更加有利于教师与同行进行案例的交流、分析和反思。
制作多媒体案例的基础是搜集素材,什么时候开始搜集素材?搜集哪些方面的素材?谁来搜集这些素材呢?教师们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素材的搜集工作不能等到活动结束后再进行,要完整地反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需要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的信息,并且随着活动的开展随时搜集和积累活动的资料。
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安排好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尽可能多地积累保留下活动的真实记录。
如果等到活动结束后再进行搜集,活动过程中很多精彩的细节可能就已经错过了。
凡是能够反映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的各方面资料,如果有条件进行记录,都可以作为多媒体案例的素材加以搜集和保存。
一般情况下,一份综合实践活动多媒体案例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活动方案设计。
②选题背景。
③活动过程。
④展示交流。
⑤评价反思。
⑥相关资料。
这些看似纷繁复杂的案例素材是不是都要由指导教师来搜集呢?当然不是,如果完全靠教师一个人搜集所有这些素材,恐怕教师就很难再有充足的精力完成指导学生这项主要任务了,教师的主要工作应该是进行策划和安排。
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就应计划好需要搜集哪些素材,然后分别安排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逐渐搜集和积累,有些素材例如重要活动的录像,可以请学校的电教教师帮助拍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教师和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和提高,搜集多媒体信息资料将会更加简单和便捷。
搜集好了各方面的素材,教师还要对素材进行加工和整理,从中筛选和截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此外,教师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是要对这份多媒体案例进行整体设计,全面反思和分析案例实施的实际过程,从中提炼案例要表达的主题,也就是说通过这个案例要向同行们介绍和展示什么样观点和思想,主题是案例的画龙点睛之处。
确定好主题,再按照活动开展的顺序或素材间的逻辑关系,将各种素材进行整体的编排。
为了便于浏览和查看,通常可以使用FrontPage、Authorwear、Flash等软件将各种素材链接在一起,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这样一份综合实践活动的多媒体案例就完成了。
教师通过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案例,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经历更加完整地记录、分析和反思自己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提高教师今后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有效促进其专业发展。
拓展延伸精选一小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山东省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宿仲瑞近年来,我们高密市第一实验小学课题组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核心,以“还给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权”为理念信条,坚持“课题由学生选,计划由学生订,研究由学生做,报告由学生写,成果由学生评”的原则,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组织学生有效开展了“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特别是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将小学生小课题研究融入国家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学生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在课内外、校内外广泛深入地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为学生探究学习创造了一片新天地。
一、把自主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在小课题研究中,我们引导学生从学习或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引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难,人人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随之讨论筛选,确定出一个个既有研究价值又便于操作的小课题。
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中,一个叫王大伟的同学主动地说:“《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启发,昨天我发现家西边建楼工地周围的树弄坏了好几棵,树倒在地上好似跟人似的在呻吟,我看了非常痛心,我们是否针对高密城区的树搞一次调查研究?”老师笑着用商量的口气问:“同学们说呢?”学生们脱口而出:“好极了!”于是孩子们七嘴八舌,跃跃欲试:“我想实地调查一下周围那些地方在人为地损坏树木。
”“我想调查高密一共有多少种树。
”“我想对果树类、风景树类等一类一类地分类调查。
”“我想研究高密的古树。
”“我想研究高密的树之最。
”……老师看到孩子们热烈讨论选择研究课题的生动场面激动不已,高兴地赞赏说:“同学们的这些想法都很好,你们就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研究课题好吗?”这样一个个研究小组成立了,为实践探究做好了铺垫。
我们还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老师作为小课题研究的“导师”,在教师配备上采取了“三制”措施:一是校内导师制,学校采取重点选拔配备与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相结合的办法,为各课题研究小组配备教师,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共同参与制,提倡全体教师全员参与,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充足的教师资源,并鼓励教师充分发挥各自专长和创造才能,与学生一起共同体验,感受自我,增强情感,和谐关系。
三是校外导师制,从社会各界聘请各类专家教授或名师,组成校外导师团,与本校教师相互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档次。
这样,把选择研究课题和选择指导教师有机结合起来,更加突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自主选择权,为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把自主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如何趁热打铁,有序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把自主探究的方法教给学生,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重点。
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在课上及时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如怎样制定简明扼要、便于操作的研究计划,怎样进行分工与合作、怎样调查访问、怎样查阅收集资料、怎样交流信息和撰写研究报告等进行有效指导,从而打破学生对课题研究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这样便激起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信心,并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纷纷走工厂、串乡村、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上网搜寻,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