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含答案).docx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含答案).docx

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 :1.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 P( 8m,6cos60 ) ,且 cos4,则 m 的值是()51B 、33D 、 1A 、C 、2 vv 22 k =(22.如果向量 a(k ,1) 与 b (4, k ) 共线且方向相反,则)A 、 2B 、 2C 、2D 、 03.若不等式 |2x - 3|>4 与不等式 x 2px q0 的解集相同,则p = ( )qA 、7B 、 12C 、12D 、3 127744.设等差数列 { a n } 前 n 项和为n67的一组值是()S ,则使 S =SA 、 a 3 9, a 10 9B 、 a 3 9, a 10 9C 、 a 312, a 10 9D 、 a 39,a10125.为了得到 y2 sin( x), x R 的图像,只需把 y 2 sin x, xR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3 6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倍(纵坐标不变)63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63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6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3 倍(纵坐标不变)6.已知两点 M (6uuuur uuur uuuur uuur0 ,2, 0) 、 N(2, 0) ,点 P 为坐标平面内的动点,满足| MN |g| MP | MN gNP 则动点 P ( x , y )的轨迹方程为()A 、 y 2 8xB 、 y 2 8xC 、 y 2 4 xD 、 y 2 4 x7.设 a 、 b 、 c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则下列等式中不恒成立的是( )....A 、 | a b | | a c | | b c |B 、 a 21 a 1a 2aC 、 | a b |1D 、 a 3 a 1a 2aa2b1,则实数 a 的值是(8.等比数列前 3 项依次为: 1, a ,)16A 、1B 、1C 、1 D 、 1或1 164444二、填空题 :9.函数 ylog 4 (5 x 2 )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10.在△ ABC 中,已知 BC = 12,∠ A = 60°,∠ B = 45°,则 AC = _________ .2 x y211.设变量 x、y 满足约束条件x y1,则z 2 x 3 y 的最大值为.x y112. cot 20 cos10 3 sin 10tan 70 2 cos40 =.13.不等式 log 2 ( x 1的解集为 ___________________ .6) 3x14.对大于或等于 2 的自然数 m 的 n 次幂进行如下方式的“分裂”,23的“分裂”中最小的数是211,则 m 的值为.仿此,5“分裂”中最大的数是,若 m三、解答题:15.若 a 为实数,设函数 f ( x) a 1 x21x1 x ;令t=1x1 x ,求 t 的取值范围,并把f(x) 表示为 t 的函数 m(t) .ur(1, 2sin A) ,16 .在△ ABC中 A 、 B 、 C 所对的边的长分别为 a 、 b 、 c ,已知向量mr ur r3 a;(1)求A的大小;(2)求 sin( B) 的值.n(sin A, 1 cosA) ,满足 m// n ,b+c=617.已知数列 { a n } 、 b n 足: a 11, a 2 a ( a 常数),且 b na n ga n 1 ,其中 n 1,2,3 ⋯( 1)若 { a n } 是等比数列, 求数列{ b n } 的前 n 和 S n 的表达式;( 2)当 { b n } 是等比数列 , 甲同学 : { a n } 一定是等比数列; 乙同学 : { a n } 一定不是等比数列;你 他 的 法是否正确? 什么?18. 数列 { a n } 、 { b n } 、 明:( 1)当数列 { a n ( 2)当数列 { c n{ c n } 足: b n a n a n 2 , c n a n 2a n 1 3a n 2 ( n=1,2,3,⋯),} 等差数列 ,数列{ c n } 也 等差数列且b n b n 1 ( n=1,2,3, ⋯);} 等差数列且b n b n 1 ( n=1,2,3, ⋯) ,数列{ a n } 也 等差数列.高一数学期末复习综合试题一答案一、1.( D ) 2.( B )3.( C ) 4.( C )5.( C ) 6.( B )7.( C ) 8.( D ) 二、填空 :9. [ 2, 2] 10. 4 6 11. 1812.213. ( 32 2,3 22) U{1} 14. 9 , 15三、解答 :15.解:由1 x 1x 有意 可知: 1 x 1 ;可 : xsin ,[2 , ] ,从而 [, ] ;2 2 4 4∴ t1 sin1 sin|cos sin | | cos sin | 2cos[ 2,2]2 22 2 2 故: t 的取 范 [ 2, 2] ;由 t = 1x1 x 可知:1x 2 1 t 2 1112故: m( t)a( t 21) tat 2 t a, t [ 2,2] .ur 2r2A 1cos A0 ⋯⋯⋯⋯⋯⋯2 分16.解:( 1)由 m // n ,得 2sin2即 2cos 2 A cos A 1 0 ;∴ cos A1或cos A 1 ⋯⋯⋯⋯⋯⋯4 分2∵A 是△ ABC 的内角,∴ cos A1 舍去∴ A ⋯⋯⋯⋯⋯⋯6 分3( 2)∵ b c3a ;∴由正弦定理,sin B3sin C3sin A ⋯⋯⋯⋯⋯⋯8 分22 ∵ B C;3∴ sin B sin(2B)3⋯⋯⋯⋯⋯⋯10分32∴3cosB3sin B 3 即 sin(B) 3⋯⋯⋯⋯⋯1 2 分22 26 217.解:( 1)∵ { a n } 是等比数列a 1=1,a 2=a ;∴ a ≠ 0, a n =a n -1;又∵ b n a n a n 1 ;∴ b 1a 1 a 2 a,b n 1an 1an 2an 2a n 1a 2 ;b na nan 1a na n 1n,(a 1);即 { b } 是以 a 首 , a 2公比的等比数列;∴S na(1 a 2 n ), (a1);n1 a 2n, (a1).( 2)甲、乙两个同学的 法都不正确,理由如下:{ a n } 可能是等比数列,也可能不是等比数列, 例 明如下: {b n } 的公比 q ;①取 a=q=1 , a n =1( n ∈ N),此 b n =a n a n+1=1, { a n } 、 { b n } 都是等比数列 .②取 a=2, q=1 , a n 1 (n 2k ) ; b n 2 ( n N * )12 (n2k )所以 { b n } 是等比数列,而 { a n } 不是等比数列.18. :(1) 数列 { a n } 是公差d 1 的等差数列, :b n 1 b n (a n 1 a n 3 ) (a n a n 2 ) = (a n 1 a n ) (a n 3 a n 2 ) = d 1 d 1 =0,∴ b n b n 1 ( n=1,2,3, ⋯)成立;又 c n 1 c n(a n 1 a n ) 2 (a n 2 a n 1)3(a n 3 a n 2 ) =6 d 1 (常数)( n=1,2,3, ⋯)∴数列 { c n } 等差数列。

( 2) 数列 { c n } 是公差 d 2 的等差数列,且b nb n 1 ( n=1,2,3, ⋯),∵ c n a n2a n 1 3a n 2⋯⋯①∴ c n 2a n 22a n 3 3a n 4 ⋯⋯②①-②得: c nc n 2 (a na n 2)2(a n 1 a n 3 ) 3(a n 2 a n 4 ) = b n 2b n 1 3b n 2 ;∵ c ncn 2( c n c n 1 ) (c n 1 c n 2 )2d 2 ;∴ b n 2b n 13b n 2 2d 2 ⋯⋯③从而有: b n 1 2b n 23b n32d 2 ⋯⋯④④-③得: (b n 1b n ) 2(b n 2 b n 1 ) 3(b n 3 b n 2 ) 0 ⋯⋯⑤∵ (b n 1 b n ) 0 , b n 2bn 10 , b n 3bn 20 ;∴由⑤得: b n 1 b n 0( n=1,2,3, ⋯),由此,不妨 b nd 3 ( n=1,2,3, ⋯), a na n 2 d 3 (常数)故: c n a n 2a n 1 3a n2 4a n2a n 1 3d 3 ⋯⋯⑥从而: c n14a n 12a n 23d 34a n12a n 5d 3 ⋯⋯⑦⑦-⑥得: c n1c n 2(a n 1 a n ) 2d 3 ,故; a n 1a n1 c n ) d 31 d 3 (常数)( n=1,2,3, ⋯),(c n 1d 222∴数列 { a n } 等差数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