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ppt课件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ppt课件
空箱区两边一般都设有车道,以满足双面提 卸箱的要求。为了使场地利用最大化,有一部分 空箱区为单边车道,这样的空箱区只能用来堆放 大批量待疏运的空箱。
6
进口箱区
进口箱区一般安排在堆场中部,主要堆放进口重 箱。其箱位横向间隔窄于空箱区,纵向留有间隔, 以便于轮胎吊作业。进口箱区堆存模式主要有两 种:“全混堆”和“半混堆”。 “全混堆”方式:不分船名航次,根据作业时就近 原则,将进口箱连续堆放在街区中未放满而且未 经整理的倍位中。
在舱位紧张的情况下,船公司可能事先并不能确认这些货物的中 转港,而要求码头设定一些虚拟卸货港。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些货物在 码头操作系统中并不体现为中转港代码,而直接体现为其他航线挂靠 港代码。
这种模式下箱区利用率较高,但轮胎吊移动 较频繁,影响进口卸船时的作业效率,而且后续 提箱时翻箱率较高。
7
“半混堆”方式:是对进口箱区进行不间断的箱区整理,尽 量将零星堆放的集装箱集中归并至某些倍位,使进口箱 区有较多的全空倍位,以便卸船时可将同一船名航次的 进口箱集中堆放。 “半混堆”模式的缺点:
13
集装箱码头堆场内作业类型
卸船收箱作业
进口箱发箱作业
装船发箱作业
出口箱收箱作业
其他作业
归位 并位 转位
14
进口卸船的堆场运作
船上倍位规则
作业路是同的作业路的进口集装箱需要进行分隔堆放
15
进口卸船的堆场运作
货物类别规则
一般计划员在安排进口重箱时采用的方法是混堆,只考 虑卸船的效率而忽视提箱的效率,从而导致提箱时大量翻箱。
4
集装箱码头箱区分类
进、出口箱区 普通箱区、危险品箱区、冷藏箱区、特 种箱区、中转箱区(验关) 空箱区、重箱区
5
空箱区
空箱区一般安排在码头后方,其箱位横向间 隔可宽于重箱区,以便打开箱门及箱体查验;而 其箱位纵向一般不留间隔,排数较其他箱区多, 以便密集性堆放,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堆场利用率, 满足防风要求,而且适合堆高机和正面吊连续性 作业。
根据箱状态、箱主、箱型、转船卸港、船 上倍位、货物类别、危险品类别等条件可能产 生很多的规则,而某些规则可以合并在一起并 统一安排堆场计划的。
比如可以将同一个作业路的船上倍位合并, 将可以混堆的危险品类别合并,将40GP和 40HQ合并等。通过合并规则,可以减少计划 员的操作复杂性,并节省堆场场位。
(1)堆场利用率较低,这对于一个堆场紧张的码头来说 是不能接受的;
(2)计划员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每天有针对性的做箱 区整理计划;
(3)码头需要有充足的机械在卸船前完成箱区整理计划, 而且箱区整理的操作量是否少于后续提箱的翻箱量也是 很难考量的。
8
出口箱区
出口箱区一般安排在堆场前部,主要堆放出口 重箱。由于轮胎吊从出口箱区取箱进行定位装船 的过程中经常会在堆场上出现翻箱、作业线冲突 等问题,使这个过程成为整个装船作业的瓶颈。
将出口箱区安排在堆场前部,靠近泊位的区域, 以减少集卡水平运输的距离,从而尽量避免了由 于集卡不足而加剧送箱慢的问题。
但堆场上的翻箱、作业线的冲突问题并不能由 于出口箱区安排在堆场前部而减少。
9
10
堆垛规则
轮胎龙门吊作业的堆垛规则 制订堆场堆跺基本规则的目的:保证集装
箱堆场堆放安全,减少翻箱率。
2
堆放密度是指一个倍位中可堆放的集装箱 数量。对于同一个6排4层的倍位,在堆放 出口重箱时,为了减少装船翻箱,一般设 定堆放密度为18箱;在堆放危险品箱时, 一般设定堆放密度为12箱;在堆放空箱时, 一般设定堆放密度为22箱。堆放密度的设 定可根据倍位的用途,既考虑了堆场利用 最大化又可兼顾机械作业效率
17
进口卸船案例分析
18
进口卸船案例分析
19
进口卸船案例分析
20
进口卸船案例分析
21
出口装船的堆场运作
卸货港规则
堆场计划中的卸货港与船舶的实际挂靠港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船 公司在一个口岸开辟一条干线时,船上不但装有本航线上基本港的货 物,还会装有其他航线上的货物,而这些货物将在几个中转港中转。 这些货物在新港码头体现的卸货港为中转港代码。
箱区的高度与龙门吊的起吊高度的关系 堆4过5箱区、堆5过6箱区
安全要求
若是堆4过5的轮胎吊箱区,则第六排应堆2 层高,第五排应堆3层高。 集装箱进场选位时,应充分考虑堆放的安全系 数,一般要求相邻排孤立的层高差≤3
11
12
堆垛规则
不同箱型的堆垛规则
基本原则 • 重、空箱分开堆放; • 20ft、40ft、45ft集装箱分开堆放; • 冷藏箱、危险品箱、特种重箱放在相应专用箱区; • 进口箱、出口箱分开堆放; • 中转箱在海关指定的中转箱区堆放; • 出口重箱按装船要求分港、分吨堆放; • 空箱按不同持箱人,不同尺码,不同箱型分开堆放; • 重箱按堆场载荷要求堆放
显示模式是指在码头管理系统中图形化的 倍位中按需显示的集装箱和集装箱信息。
3
箱区
箱区是由部分或多个街区构成,按照集 装箱属性或作业功能进行划分的区域。
按照集装箱属性可分为空箱区、进口箱 区、出口箱区、中转箱区等;
按照作业功能可分为货运站(CFS)箱区、 危险品箱区、冷藏箱区、特种箱区、修箱 箱区、内贸箱区、验关箱区、熏蒸箱区等。
集装箱码头堆场管理
箱区 堆场运作流程
进口卸船的堆场运作 出口装船的堆场运作 查验操作 提重箱翻箱 闸口运作
1
倍位规则
提卸箱优先顺序是指集卡在港区堆场提卸分 布在不同倍位但属性相同的集装箱时,码头 管理系统中选择倍位的顺序
提卸箱方式是指集卡在港区提卸集装箱时, 码头管理系统中在一个倍位中选择集装箱或 位置的顺序。提卸箱方式分为三种,即从左 至右、从右至左和从上至下。这样划分是由 作业机械的不同性质决定的,堆高机或正面 吊作业时使用前两种方式,而轮胎吊作业时 使用最后一种方式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大票或同一货主的进口重 箱进行集中堆放。通过船方提供的进口舱单资料,计划员可 以将大票或同一货主的进口集装箱设定为一个货物类别,并 将同一类别的进口重箱集中堆放。将作业路和货物类别综合 考虑,不但能保证卸船效率,还能减少后续的提箱时翻箱。
16
进口卸船的堆场运作
进口规则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