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单选 )
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大
D十七大
2.()就是用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缺陷。
(单选 )
A动力机制
B协调机制
C约束机制
D补充机制
3.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
(单选 )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4.()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A低碳经济
B农业革命
C新能源
D绿色产品
5.健全()的环境监管体制,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多选 )
A国家监察
B地方监管
C地方负责
D单位负责
6.一次气体污染物指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常见的有()。
(多选 )
ASO2
BCO
CNO
D醛类
7.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类型分为()。
(多选 )
A小型水电
B大中型水电
C新可再生能源
D传统生物能
8.十一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 (判断 )
正确错误
9.从范围来看,生态旅游业是整个旅游行业的一个分支,它除了具有旅游业的依赖性、敏感性、带动性和涉外性等一般特点外,显著特点有综合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
(判断 )
正确错误
10.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首先要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理念,统一思想,引领行动。
(判断 )
正确错误
11.人类的农业社会虽然并非一派田园牧歌,但其生态管理却是长期以“无为而治”的理想状态出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现代政府从未将生态管理纳入自身的职责范围之内造成的。
(判断 )
正确错误
12.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简答 )
13.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
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填空 )
14.目前,对破坏生态的约束机制体现得更为重要。
要建立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
(填空 )
15.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
(填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