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层厂房基础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重力坝挡墙)

高层厂房基础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重力坝挡墙)

高层厂房基础工程基坑开挖支护施工方案(重力坝挡墙)
第一篇、工程概况
建筑概况
本工程为XX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面贴装IC封装测试项目(
期)高层丙类厂房。

地下一层、地上十层。

地下一层,平时为汽车停车库及设备用房,战时为甲类工程、核6常6两个二等人员掩蔽部。

地上一~十层为高层丙类厂房
本工程的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5m (吴淞高程),目前自然地面标高为绝对标高+4.50m。

1.3结构概况
本工程采用桩基筏板基础,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桩基采用PHC 管桩,具体详见建筑项目一览表及基坑开挖深度信息表。

建筑项目一览表
基坑开挖深度信息表
围护体系介绍
①围护结构:
本工程地下部分基坑开挖面积为5710平米。

周长约312m,基坑开挖深度5.6m,局部落深部位开挖深度为6.35m。

本工程围护形式采用,以放坡开挖结合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及局部采用SMW工法围护的综合维护体系,分述如下:
放坡开挖:基坑南侧、北侧、西侧因环境宽松,考虑两级放坡,一级放坡深度2.6m,放坡坡宽4m ,留3m宽平台后二级放坡开挖至坑底,放坡坡度底宽6m。

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基坑东侧,挖深5.6m。

采用4.7m宽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插入坑底以下7.4m,桩长13m。

SMW工法围护,基坑西北侧:基坑局部挖深8.05m,因基坑开挖较深,采用SMW 工法的板式围护形式。

采用双排直径C 7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量13%,在水泥搅拌桩成桩完成30 分钟内插入H500*300*11*18@1000 型钢有效长度9~12m ,采用插二跳一的布置形式,即型钢间距为750,型钢插入坑底以下(9~12m )(确保型钢为标准长度),为确保H 型钢的有效插入,水泥搅拌桩较型钢落深0.5m 。

②井点降水:结合基坑深度和地下水条件,本基坑主要考虑浅部潜水及淤泥质土层内水,在基坑四周及坑内采用轻型井点管降水,在挖土前15 天开始降水,降水深度为基坑下0.5~1.0m ,
本工程布置轴型井点16套(坡顶8套,坡地4套,坑内4套)。

基坑周围地面应施工硬地坪,并设排水沟,基坑内沿坑边排水沟应设成盲沟形式,距离坑边距离大于300mm。

1.5 周边环境
总体情况来说:本工程位于XX 市XX 区XX 东路323 号,本厂区内,场地内现为一片空地。

基坑围边环境条件较好,较为宽松,场地西侧为XX 东路,南曾为公谊路,东侧为一期已建厂房。

北侧外围为已建建筑场。

基底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范围线距离约为19.1m 。

坡道外墙距离用地范围线距离最近为9.6m 。

北侧原临时设施(二层职工宿舍及食堂),为了围护施工需要及方便,我公司决定拆除其临时设施搬迁至其他地区。

基地西侧为XX 东路,地下室外墙距离道路红线为20.6~26.3m 距离西南角办公室最近距离约为15.5m 。

基地南侧外为空地,地下室外墙距离道路红线为25.5m. 道路红线外为宽约24m 的公谊路(包括路边绿化及人行道)。

基坑东侧外为已建一期厂房,地下室外墙距离一期厂房最近距离为14m 。

一期厂房为2 层建筑,基础形式为桩基,围护施工前将该侧临时围墙及绿化树先行移走,待本工程完成后再恢复原貌。

1.6 地质情况
(1 )XX 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XX 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厂房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0—02—05)。

(2)拟建场地属于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实测各勘探点的孔口地面标高在4.45~4.97m 之间,高差0.52m 。

场地现状是场地内土方已被卸除1~2m 。

施工时场地周边自然地面标高按现状标高4.50m 考虑。

(3)不良地质现象
(4)该拟建场地浅部土层中的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其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面蒸发。

本次勘察期间,实测取土孔内的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0.87~1.30m 之间。

相应标高为3.58~3.81m. 根据地质报告,该场地地下水和地基土对砼具为腐蚀性。

(5 )基坑围护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表
1.7 基坑概况
(1 )拟建地下室基坑面积5710m2 ,周长约312m 。

基坑挖深:根据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现场实际情况,基坑范围内土已被卸除1~2m ,地下室周边为原自然地面。

施工时按场地周边自然地面绝对标高4.5om 考虑。

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5m(地下室周边原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0.55m ),本方案标高以后均为相对标高。

地下室底板面标高-4.800 ,底板厚0.5m ,垫层0.15m ,车库垫层底标高-5.450m 。

基坑大底板挖深4.9m 。

基坑内承台厚1.2m ,故承台底标高为-6.15m,挖深5.6m,考虑到承台基础加宽及承台密集,故基坑整体挖深统一按5.6m 考虑;基坑内集水井、电梯等落深区落低1.45~3.15m ,实际挖深为6.35~8.05m 。

1.8 基坑的特点
(1)基坑开挖范围的开挖面积为5710m2 ,周长约312m ,基坑开挖深度5.6m 。

(2)周边环境保护要求:基坑周边环境较为宽松,西、南侧距离市政道路较远,仍需注意该两侧道路及道路管线的保护。

基坑东侧外为本厂区一期厂房(2 层)。

施工期间应注意对该侧厂房加强监测;北侧距离红线较近。

施工期前先行拆除原先搭设的临时设施。

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好基坑的稳定及变形,确保周边环境、道路、管线及已有建筑的稳定及安全。

( 3)地质情况:
(4)基坑面积较大,地下室施工周期长,控制好土方开挖流程,否则开挖后易发生蠕变变形。

1.9 编制依据
1、业主提供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 —2011 )
3、国家标准《砼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10)
4、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5、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179—2002)
6、XX 市工程建筑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 —11—2010)
7、XX 市工程建筑规范《基坑工程设计规范》( DG/TJ08 —61—
2010 )
8、XX 市工程建筑规范《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 —2001 —2006 )
9、XX 市《工程建设地方性标准强制性条文》
10、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
—2002 )
11 、XX 协力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XX 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表面贴装IC 封装测试项目( 二期) 厂房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0—02—05)
12、其他有关的规范和规程。

13、基坑维护设计图
第二篇、施工组织策划
2.1 施工总体部署
2.1.1 总体设想
由于本工程场地较小、工作面小,工期紧。

在资源配备、调配,工序搭接上,采取以下几大措施展开工作,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任务圆满的完成。

① 充分利用场内外资源,确保材料供应和土方外运。

场内在基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