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校园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述 (5)1.1项目建设思路 (5)1.3项目设计原则 (6)1.3.1 实用性和经济性 (6)1.3.2 先进性和开放性 (6)1.3.3 可靠性和稳定性 (7)1.3.4 安全性和保密性 (7)1.3.5 可护展性和易维护性 (7)1.4设计依据 (7)1.5项目建设目标 (9)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 (10)2.1建设规模 (10)2.2综合布线设计原则 (10)2.3综合布线系统概述 (11).4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14)2.4.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方案 (14)2.4.2 工作区产品选型 (15)2.4.3 信息出口数量的确定 (15)2.5水平子系统设计 (15)2.5.1 水平布线子系统的设计 (16)2.5.2 水平线缆的选型 (16)2.5.3 水平线缆的需要量计算 (17)2.6管理子系统设计 (18)2.6.1 配线间子系统的设计 (18)2.6.2 配线间子系统的产品选型 (18)2.6.3 管理子系统设备需用量 (18)2.7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 (19)2.8产品介绍 (19)2.9系统配置 (25)第三章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26)3.1需求分析 (26)3.2网络交换系统设计 (26)3.2.1 网络拓扑图 (27)3.2.2 核心层设备选型配置 (27)3.2.3 接入层设备选型配置 (28)3.2.4技术选择 (28)3.2.5 设备简介 (28)3.2.6 设备清单 (34)3.3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34)3.3.2 网络病毒防护 (35)3.3.3 设备简介 (35)3.3.4 设备清单 (38)3.4网络服务系统设计 (39)3.4.1 专用服务平台 (39)3.4.2 防病毒服务器 (40)3.4.3 网站服务器 (41)3.4.4 设备清单 (41)第四章有线电视系统 (42)4.1需求分析 (42)4.2系统组成 (42)4.3系统选型 (43)4.4分配网络系统 (44)4.5有线电视器材选型及技术指标 (44)4.6系统配置 (47)第五章校园广播系统 (48)5.1前言 (48)5.2设计原则 (48)5.3需求分析 (49)5.4系统特点 (50)5.5系统原理 (50)5.6系统功能设计 (51)5.7系统设计说明 (55)5.7.1 音源部分 (55)5.7.2 控制部分 (56)5.7.3 功放部分 (59)5.7.4 音箱配置 (60)5.8系统设备配备 (63)5.8.1 系统主机 (63)5.8.2 呼叫站 (65)5.8.3 节目定时器 (66)5.8.4备用功放切换器 (66)5.8.5壁挂音箱 (66)5.9系统配置 (67)第六章校园一卡通系统 (67)6.1系统综述 (67)6.1.1 系统设计目标 (67)6.1.2 系统设计原则 (67)6.2门禁管理系统 (70)6.2.1 系统概述 (70)6.2.2 系统组成 (70)6.2.4 门禁系统工作流程 (75)6.2.5 标准门禁系统结构图 (76)6.3消费管理系统 (76)6.3.1 系统概述 (76)6.3.2 系统的组成 (77)6.3.3 系统功能特点 (79)6.3.4 系统工作流程图 (83)6.4系统主要设备简介 (84)6.5系统配置 (87)第七章安保监控报警系统和电子监考 (88)7.1概述 (88)7.2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88)7.3设计原则 (88)7.4监控点分布 (90)7.5系统设计说明 (91)7.5.1 视频采集设计 (91)7.5.2 传输系统设计 (91)7.5.3 视频分配 (92)7.5.4 视频矩阵主机 (92)7.5.5 网络监控管理平台 (93)7.5.6 录像存储设计 (98)7.5.7 显示系统设计 (99)7.5.8 红外线防盗报警系统 (100)7.6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101)7.7系统配置 (113)第八章多功能教室系统 (114)8.1多媒体电子教室的设备构成 (114)8.1.1 平推式多媒体讲台 (114)8.1.2 多媒体中控 (115)8.1.3 多媒体投影机 (116)8.1.4 视频展示台 (117)8.1.5 多媒体计算机 (117)8.1.6 扩声系统 (118)8.2多媒体电教室的系统功能 (119)8.3系统配置 (119)第九章中心机房建设 (119)9.1系统范围 (119)9.2机房布局 (120)9.3机房电源设计 (120)9.4防静电地板设计 (120)9.5接地系统设计 (121)9.7系统配置 (122)第十章线路综合管道设计 (123)第一章项目建设概述1.1 项目建设思路随着我国教育系统的不断改革,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要求日益迫切,学校教育必须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因此校园智能化设计非常重要。

作为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单位,他的智能化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办公楼及居民楼建筑,而是有其特殊的要求。

具体如下:1、提供先进的数字手段和工具。

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学、电子图阅览等。

2、提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

如:校园电脑教学管理系统、校长办公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电子监考系统等。

3、提供先进的学校行政后勤管理。

如:校园一卡通系统、校园通讯系统等。

4、提供先进的校园安全保障。

如:安保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

根据要求,本次校园智能化系统考虑9个系统的建设:1、综合布线系统。

2、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

3、有线电视系统。

4、校园广播系统。

5、校园一卡通系统。

6、安保监控报警系统。

7、多功能教室系统。

8、网络、监控、广播室建设。

9、线路综合管道设计。

1.3 项目设计原则根据总体工程背景,国内外现有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趋势、国内外设备的功能、性能、质量、价格、供货途径、售后等以及我们多年从事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实践和经验,提出如下数字化校园设计的基本原则。

1.3.1 实用性和经济性系统高计始终贯彻面向应用,注重实效的方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

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技术,使某初中部在建成以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既要达到较高水平和较完善的功能,又要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以获得较高的性能价格比,这无疑是对所有投资方始终如一努力追求的目标,就必须精心策划,精心设计和精心施工。

有一个恰当的设计方案、合适的设备选型和一个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讲信誉的工程承包单位。

系统应满足性价比在各类系统和条件下达到最优,其经济性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系统运行后效益预算的可能收益;⏹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用。

1.3.2 先进性和开放性方案、技术和设备的选进性是数字化校园高效运营的重要保证,某些方面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识,至少应为功能的扩充和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系统遵循开放性原则,系统提供的各子系统,都尽可能基于TCP/IP协议的校园网络平台、以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平台管理的理念组成数字化校园系统。

对于数字化校园的先进性来说,我们觉得主要体现在具有升级能力、扩展能力、改组能力、兼容能力等,使系统主主要设备不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被很快淘汰。

先进性不能片面理解为选用天下最高水平的设备和技术,那将意味着投资的巨大膨胀,对于一个实实在在的建设项目来说是不现实的。

1.3.3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对于关键应用,采用高可用性设计;对于关键数据,需要有备份、恢复的手段。

1.3.4 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1.3.5 可护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日后的扩展和维护。

1.4 设计依据⏹智能建筑设计标准(CB/T50314-2000)甲级设计标准⏹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建筑和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商用建筑通讯布线测试标准EIA/TIA-568A⏹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IEEE802.3、802.5⏹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T926.2-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2887-89)⏹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00-94⏹《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1-1997⏹《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75-94⏹《安全防范系统要通用图形符号》GA/T 74-9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计算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电子计算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1.5 项目建设目标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现代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

要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来说: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