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小学一年级英语《Numbers》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单词one, two, three, four, five。
2.能听懂How many并作答。
3.自主协同参与活动,树立自信,学会与他人协作。
二、教材分析《先锋英语》Book IA,Unit 5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Numbers,学习数字、交通工具、玩具、表达名词的复数,一首数字歌和学习四个以字母暗线编排的新单词insect, ink, jacket和jeep,以及含有这四个单词的一首儿歌等内容。
由于内容较多,本单元计划安排五课时。
Lesson 1 为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数字one~five,以及与数字有关的表达How many。
对于数字1~5的英语说法,大多数孩子较为熟悉,应注意正音,特别是three |θri:| 较难掌握。
在有意义的情意中,学习How many句型,理解数字与“多少”的联系,为后面学习名词的复数形式作铺垫。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结合我区小学英语“自主协同式”教学模式,本课教学力求让学生在协同玩演和拓展运用的过程中,达到交流熟用语言的目的,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将老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属城市小学,电教设施配备齐全,教学条件较好。
但是教学班额太大,每班六十多人;课时较少,每周两节;极不利于语言教学。
一部分孩子在幼儿园或学前班接触过少量英语,大多数孩子属初识英语。
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大胆、热情、积极,对英语学习兴趣浓烈,他们喜欢说、唱、玩、演、做游戏、比赛等活动,且乐于表现自己。
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易持久,无意注意占主要,所以宜尽量采用活动式教学法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近三个月的学习,这些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日常问候用语,能大胆地模仿磁带并进行跟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并能就个人的特征,如名字、性别、年龄等进行简单介绍;学习了颜色、学习用品、动物、水果、五官部分等单词,能表达问候、致谢,有浓厚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一定的自信心。
四、教学设计课时:一课时教学模式:教学准备:实物、图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五、教学反思(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兴趣,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1.在教学中,我改变了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摆放,换成两队“对抗式”座位;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变,采用师生合作、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例如:开课中的双边“击鼓传花”的游戏,就十分精彩,既复习了句型What's this?It's a/an ...,又复习了水果类和学习用品等单词,并引入了新句型How many教学数字,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单纯的数字教学,枯燥泛味,为此,我设计了一首简短的Chant《One,one,It's one》,让孩子们在有节奏的韵句中,轻松学习,并逐步达到内化。
3.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环境中体验、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语言,增强学习兴趣。
4.在协同玩演和拓展运用中,多数采用“对抗游戏”或“接力游戏”形式,这些活动很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生理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所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每个学生、各类学生都积极地参加到语言实践活动中,这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尤其是平时不喜欢说话、发言的同学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参与逐步深化的语言活动,不断感悟英语语感,从中不断体验成功,树立并增强自信,培养并持续兴趣。
(二)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和爱护每一个孩子,并注重每个孩子的学习态度,注重个性差异,对学生的成绩和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的口头和书面的表扬。
在语言上,多次使用“Good”、“Very Good”、“Wonderful”、“Excellent”、“Super”等鼓励语和手势激励语。
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多处展开自我和他人进行评价,实行互动化的评价——师→生,生→生,生→师,让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及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点评](一)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英语课标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
本册教材的本单元话题是“数字”,教师没有机械地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而是将该单元话题所涉及的核心语言(how many?1,2,3,4,5)抽出来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然后再上教材的第一课(pages34~35 ),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这种处理正是我区在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结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提出的教材观(尊重教材,基于教材,超越教材)的集中体现。
(二)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首先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基于此,教师设计了游戏——“两组对抗出题抢答”和“听力出牌大比拼”,这两个游戏导致了“秧田式”座位向两队“对抗式”座位的彻底改变。
这一改变更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更有利于师生、生生在互动中进行合作、交流。
在这种座位改革的基础上,教师从一年级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了听、唱、说、玩、演、做、游等活动,孩子们在活动式的教学中感悟、体验、实践新的语言,达到了乐、学交融的境地。
这正贯彻了我区为实施小学英语新课程所提出的活动设计观:活动形式为教学内容服务,教学内容着眼学生持续发展。
(三)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应表现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关注学生动态,针对实际及时调整原有教学目标。
在协同玩演中,教师对能听懂How many?并作答的学生记“★”以示鼓励,还奖励“提问权”,这种巧妙的评价方式正是从小学生好胜、好问的年龄特点出发,及时提高本课原有教学目标要求,促使学生在不感到学习压力的活动中做到“能问能答”,从而提高交流水平。
(四)建议:本班学生基础好,针对这一实际,在“自主模仿”这一环节中,如果强化一下how many+复数;数字+复数的训练,学生是有能力做到的。
附送:2019-2020年小学一年级英语《Shapes》教案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遵循英语学习规律和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需求,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将多媒体使用与英语教学巧妙结合,让学生在感悟体验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体味英语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背景分析:初步认知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英文名称,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词汇量少,所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听,说,读,折,猜,画,编歌谣,拼图等形式来熟悉各形状名称。
三、教学内容框架:认知四种图形,锻炼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采用循序渐进方法灵活处理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发展多元智能,使英语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合作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交际工具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教学仅凭一本书,一根粉笔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那么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显示英语教学的魅力呢?下面,我以小学一年级先锋英语第二册第八课《Shapes》(《形状》)的第一课时为例谈一谈1、食品变、饮料变,激发学习欲望。
在巩固旧知阶段,我利用课件复习四个具有代表形状的食物英文名称:西瓜、果汁、牛奶和比萨饼。
然后将食品摇身一变:西瓜被染成绿绿的圆,果汁盒牛奶盒已经被涂成了红红的正方形、长方形,就连美味的比萨饼也被切成黄黄的三角形。
看着诱人的食品变了身,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
我紧接着渗透四种形状英文名称,并将图形贴在黑板上,从而让他们整体认知这些形状为Shapes。
2、认知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情趣。
生活中处处有美,怎样将美提炼加工,让学生在品味欣赏中学习英语呢?我搜集了圆形物品图样:小花、眼镜、车轮,并配以朗朗上口的歌谣:Circle circle,go go go。
随着图案一步步丰满,同学们瞪大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圆形为circle。
紧接着又出现圆与正方形的组合图样:闹钟、咖啡杯、球拍。
歌谣演变为:Square circle,go go go。
三遍的歌谣渗透,同学们听出了多出的square为正方形。
为了避免长方形的演示变成了枯燥的重复,我特意设计两辆长方形和圆组合的车,随着歌谣的展现:Rectangle rectangle,circle circle go。
小汽车嘀嘀地开走了,同学们一下子都乐了,不等我问就一齐回答:长方形是rectangle。
3、身体动、手指动,锻炼身体机能。
根据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用TPR 教学法:三种形状以左、中上、右的位置排列在大屏幕上,然后按方位击掌。
第一遍学生跟我边做边说,第二遍我说学生做,第三遍我做学生说。
在大量听做的基础上,发展到说,学生爱做爱说。
锻炼完身体,再做做手指操,怎样用自己的小手指拼成圆、正方形和长方形呢?同学们你帮帮我,我帮帮你,小手儿变灵了,小脸儿也兴奋得变红了。
4、想一想、折一折,发展逻辑思维.三种形状已练得较为充分,怎样引出三角形呢?我利用学生爱折纸的特点,在展示台设计一个若隐若现的圆形,先由学生判断是否为圆,然后折出正方形.“那正方形怎样变成长方形,长方形又怎样变成三角形呢?”我用英语询问他们。
只见一只只小手拔地而起,这种小事怎能被难倒?当两位小同学成功完成后,我马上用刚学过的图形奖励。
“What shape do you like?Circle or triangle?(你喜欢什么形状?圆还是三角形?)能得到特殊的奖品,真让其他同学羡慕。
5、哭一哭、笑一笑,创编英语歌谣。
怎样将刚学过的这四种图形牢牢记住呢?我发现了一种好形式——英语歌谣。
首先,老师一边说歌谣的前半部,一边用电脑画出圆、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一张脸。
然后让学生猜:Which one is missing?(还缺哪个部位?)他们认为:mouth(嘴没画上),What shape is the mouth?(那嘴是什么形状呢?)有的认为是Triangle(三角形),于是歌谣随图形完整展现:Square square rectangle,circle circle and circle,mouth is a tria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