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整理人:赵秀珍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共有五篇课文:描写山水的谜语诗《画》,极富儿童情趣的儿歌《四季》,描绘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的《小小竹排画中游》,展现农村教育新面貌的《哪座房子最漂亮》,和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情怀的《爷爷和小树》。
整个单元的课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能够激发学生乐学的愿望。
在本单元中,引导孩子亲近自然,走进社会,认识身边的事物,用眼去欣赏,用耳去倾听,用心去感悟,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单元实化目标
1.会认读56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掌握7种笔画和1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并背诵1-4课文。
3.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农村的变化,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三、教学重难点
1.识字与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意。
四、每课实化目标及评价方法设计
1. 画
实化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认识“忄”“辶”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三组反义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评价方法设计
1.看图说话,以一幅美丽的山水花鸟画引出课题——《画》
2.课文学习
a 了解谜语诗,并复习巩固背过的谜语诗——《风》、《画鸡》等
b 有节奏的地朗读诗文,注意提到的景物重读。
c 掌握诗文中出现的反义词有-无来-去远-近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反义词,老师总结整理生活中简单的反义词。
如,左-右上-下前-后等。
3. 二类生字学习
A 认识两个偏旁——“忄”“辶”
B 通过多种方法记忆学习二类生字
a 偏旁归类法“忄”—快慢情惊“辶”—远近还
b 换一换天-无入-人听-近
c编字谜春—三人看日出;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C 生字注音并口头组词
4.一类生字学习
指导写字除巩固“撇”和“捺”外重点指导“点”。
“人、火、文、六”四个字要注意笔画位
置,把字写匀称。
分解四个字的笔顺,特别强调“火”的正确笔顺。
生字四字四音一词作业练习。
2.四季
实化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会“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四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四季即特征,培养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评价方法设计
1. 激趣导入——让学生说一说对四季的印象,举出典型的事物描述一下。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课文学习
A借助汉语拼音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四季带给我们的美景。
(可让学生配上动作、表情来朗读课文)
B 让学生说一说四季中的典型事物都有哪些?教师作总结。
C 仿照课文句式说一说你心中的“四季”
(如:把“草芽尖尖”换成“柳叶弯弯”;“荷叶圆圆”换成“荷花香香”等等)
3. 二类生字学习
A 认识四个偏旁——“口、禾、雨、月”
B 通过多种方法记忆学习二类生字
a 偏旁归类法“口”—国回园“禾”—秋和利“雨”—雷雾雪“月”—肚脑胳膊
b 借助偏旁所表示的意思来识记:说;雪
c加一加月+土=肚禾+火=秋
d形近字对比识记是—足惊—就
C 二类生字注音及口头组词造句。
4.一类生字学习
认识“竖弯钩”和“横折弯钩”两种笔画。
运用铁丝演示两种笔画,让学生形象感知这两个笔画均为一笔写成。
指导写字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儿、九、七、无”四个生字,找出他们共同的笔画。
师通过板书让学生体会“竖弯钩”和“横折弯钩”折角运笔用力的大小,特别提醒折角要圆润。
分解四个字的笔顺,特别强调“九”的正确笔顺—撇、横折弯钩。
生字学习:师范写-生书空、描红并反复练习。
生字四字四音一词作业练习。
3. 小小竹排画中游
实化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木、艹、纟”3个偏旁和“横折”与“横折钩”两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评价方法设计
1.看图说话,引出课题
2.课文学习
A 借助拼音有感情地练读短文
B 练读词语“竹排鸟儿两岸鱼儿画中游”等
C 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范读-齐读-分读)
D 让学生说一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自己的家乡、学校……
3.二类生字学习
A 认识新偏旁“木、艹、纟”,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加一加:木+对=树纟+工=红
比一比:雨-两
借助偏旁代表的意义识记生字:氵- 游流江口- 唱喝
B 生字注音、口头组词造句。
4.一类生字学习
指导书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口”不是方块,第二笔是“横折。
”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第二笔是“横折钩”,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日”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在竖中线上。
5. 知识拓展——开火车读“我会读”
4. 哪座房子最漂亮
实化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广、穴”2个偏旁和“横钩”与“弯钩”两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农村的新变化。
评价方法设计
1. 看图说话,并说一说自己美丽的学校,引出课题。
2.课文学习
A 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想象新农村的景象。
B 多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的喜悦、赞美和自豪的心情;小组读;师生对读;接力读;配乐表演读……)
C 找出文中AA的一类词语,让学生说说知道的这类词语并给他们找个朋友搭配起来。
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
D 以“我们的**最漂亮”为题进行说话练习
如:我们的学校最漂亮我们的城市最漂亮
3. 二类生字学习
借助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字音,教师指名认读检查自学情况;
重点指导“哪座青窗”等,注意“我们”的“们”为轻声,“门”为二声;“漂亮”的“亮”是轻声。
启发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A学习新偏旁“广、穴”,并归类举例:广—座庆庄穴—窗
B 利用新旧字的联系及偏旁部件识记生字。
C猜字谜:如,两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座
“开火车”轮读生字,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汉字,练习组词说话。
4.一类生字学习
本课要写的生字笔画少,两字带“横钩”和“弯钩”,两字带“横折钩”。
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字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
教师做重点提示:
“了”两笔组成,横钩、弯钩;弯钩要写在竖中线上。
“门”先写“点”
“月”第一笔为竖撇。
生字组词积累。
5. 爷爷和小树
实化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刂、两点水、人、四点底”4个偏旁和“竖弯”一个笔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培养爱护花草树木和互帮互助的情感。
评价方法设计
1.激趣导入—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让学生自编故事。
2.出示课文图片及内容,了解小故事蕴含的大道理。
3.课文学习
A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说说对文中具体词句的理解。
B 观察课本插图,感悟课文,感受人与大树之间互相帮助的和谐关系。
C 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段——开头空两格的行文格式,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D 发挥想象力,说说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些什么?爷爷在大树下乘凉时的心理活动?
E 扩展活动——环保宣传:人类爱护树木,树木回报人类。
4.识字
A 温故知新,复习“木、日、纟、穴”四个偏旁,并找出本课中相对应的字。
B 利用熟字换部件、换偏旁来识记字形:
爸—爷—斧课—棵—刻
C 反义词积累冷—热开—关
D 生字注音及口头组词造句练习。
5.书写指导
“不”强调“竖”在“撇”上起笔;
“开”第三笔为“竖撇”
“四”的笔顺为“先外后内再封口”,“竖弯”的竖要直,转弯要圆;注意与“竖折”的区分。
“五”第二笔为“竖”,行笔略左斜。
笔顺分解及生字组词。
6.语言积累
“形+的+名”的格式,如:
暖和的棉衣;炎热的夏天;漂亮的衣服……
用上“形+的+名”的格式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