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延安精神及其启示PPT课件

延安精神及其启示PPT课件


启示一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
党人成就伟业的政治灵魂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是 要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和忠实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远大理想和崇高使 命落实到完成好现阶段的历史任务上。其 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信念坚定、政治敏 锐性强、忠诚可靠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胡锦涛在延安看望老红军
延安精神是 升华了的民 族精神
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精神是 共产党人为 争取民族独 立、人民解 放而斗争的 时代精神
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在延安 (1946年)
延安精神是整 体展示中国共 产党人形象的 群体精神
毛泽东和群众交谈
延安精神的原生形态
抗大精神 白求恩精神 延安整风精神 南泥湾精神 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 张思德精神 延安劳模精神 党的七大精神
毛泽东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 食”
(二)延安时 期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是奋 发图强、锐意进 取的创造精神。
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
(三)延安时 期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是崇 尚艰苦朴素、勤 俭节俭的高尚品 德和保持生机勃 勃、乐观向三、延安精神的现实启示
(一)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和 禁锢,确立起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把握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正确 方向。
(二)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把 革命的战略与策略联系在一起,求真 务实,展现出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 主义学风,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使全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革命青年奔赴延安
(二)在由民 族解放战争到人民 解放战争历史转折 的关头,中国共产 党人解决了“敢不 敢、能不能”通过 人民战争打出一个 新中国的问题。
毛泽东和斯特朗谈话的小石桌
(三)成功 解决培养和造 就什么人这个 确保坚定正确 的政治方向始 终不动摇的关 键问题。
抗大二分校文工团演出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科学理性层面
一、延安精神的培育及形成
延安精神的内涵界定
延安精神 是彻底的 革命精神
毛泽东在延安作整风问题的报告 (1941年)
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延 安考察工作时指出:
延安精神是我们 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 中体现,是我们党的 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 中体现,是中国共产 党人崇高品德和伟大 情怀的集中体现。
当时国统区的著名法学家陈瑾昆教授曾这样 概括了延安风貌:“无论上层领袖、下级干部、 政治见解、经济措施、行政效能、人员真挚(工 作紧张、无官僚习气、无贪污情形)、军队训练、 士兵精神、教育普通、文化提高、金融巩固、异 负减轻、秩序安定、盗匪绝迹(夜不闭户、且警 察极少)、生活向上(乞丐绝迹)、民主发达、 乡村自治、官兵合作、官兵互爱、奖励生产、组 织民众、加强自卫等任何点考察,均觉共(共产 党)与国(国民党)有天壤之别。两句结论:解 放区虽非天堂,则非解放区则确为地狱。”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 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就是我党所制定 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 线指引的方向;就是把革命的最高纲 领和最低纲领统一起来、肩负领导争 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神圣使命的政 治方向。
(一)在由土 地革命战争向民族 解放战争的历史性 转折关头,中国共 产党高举抗日救国 的大旗,发挥中流 砥柱作用,坚持全 面抗战路线,使中 华民族赢得抗日战 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阶段:延安精
神的成熟发展时期。 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 党中央和毛泽东离开陕 北。 主要标志:毛泽东对党 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概 括;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1947年)
二、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理想信念层面
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
(四)把“给人
民以看得见的物质
福利”作为执政的
根本目的,领导人
民大力发展经济、
文化教育、医疗卫
生事业,充分展示
出我们党在陕甘宁
边区执政的为民形
象。
王大化、李湘演出秧歌剧《兄妹开荒》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声讨 汪精卫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团结一切抗日力量, 反对反共顽固派》的讲演。毛泽东指出:“陕 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 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 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 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 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 没有人发国难财,为什么要取消它呢?”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1991年版,第 718页。)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伦理价值层面
(一)确立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观,系 统形成党的群众 路线、群众观点、 群众工作方法。
张思德烧木炭
(二)推进民 主政权建设,让 人民当家作主。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旧址
(三)倡导“眼 睛向下,不要只是 昂首望天”,深入 群众,深入基层, 同人民群众打成一 片的工作作风。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民 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倡导、培育、 形成的把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与彰显共产党人革 命精神有机结合,既体现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性 质、宗旨,又富有广泛人民性的具有鲜明时代 特征的群体精神风貌和道德情操。这种精神作 为一种道德情操、精神面貌,是贯穿于党的理 论与思想中的精神气质,是内化在党的优良传 统和作风中的灵魂。
延安精神的形成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延 安精神的初步形 成。1935年10月 -1938年9月党 的六届六中全会 召开前后。
主要标志:抗 抗日军政大学旧址 大精神
第二阶段:延安 精神的形成时期。
1938年六届六中全 会 后-1945年4月党 的七大召开前。 主要标志:整风精神 和南泥湾精神
边区军队纺线
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访问延安后感慨地 说:“县长概是民选,官吏如贪污50元者 革职,500元者枪毙,余者定罪科罚,严令 实行,犯者无情面可袒护优容。”他将延安 同重庆作了比较,发自肺腑地说:中国的希 望在延安。
(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实践意志层面
(一)延安时 期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精神是坚 持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的革命情 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