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试题名著阅读《昆虫记》阅读精选含答案人教部编版昆虫记一、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蝉的音乐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
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
的确,有种蝉,为了满足音乐的嗜好,牺牲了很多。
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
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
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
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证明,这个意见是错误的。
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
----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1.蝉的“乐器”的生长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2.读了画线句子,你有什么感悟?3.读了选文,说说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二、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昆虫记(节选)①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
卵粒呈稻草黄色,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
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
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
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
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 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雌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
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②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
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
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
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③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可以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观察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④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
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
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
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一个小怪物。
............................................................1.短文节选自《昆虫记》,作者是__国昆虫学家___。
我们曾学过他写的一篇课文《 _______ 》。
2.短文是按___顺序记叙了蟋蟀出世的过程。
细读第①③④自然段,请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母虫产卵点播一卵壳前端出现视觉器官的大圆点-—-卵壳里面小蟋蟀身体分节一一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从法布尔观察产卵的过程可以看出他是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3.短文第①自然段大量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D .打比方、举例子4.短文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蟋蟀卵的孵化过程B.详细介绍蟋蟀卵的外形结构C.介绍蟋蟀卵拱形顶帽的作用D.介绍蟋蟀卵顶部有一个规则的圆孔三、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昆虫记(节选)[ 法] 法布尔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
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1•作者观察的是 ________ 中的昆虫。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
⑴ 选文描写了水甲虫、蚌蛛、池鳐这三种昆虫。
( ___ )(2)水甲虫前翅的尖端带着的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
(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池鳐的泳姿非常迅速、有力。
()3.选文中把豉虫们打转、扭动写成是在_____________ 表现出豉虫们在池塘里______ 的情景。
4.选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四、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
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
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相,我敢肯定,你从来没有见到过。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
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
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
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
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
1.这段话中作者观察的对象是()。
A.灰色的蝗虫B.螳螂3.画“ ”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___ 的修辞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2.总体来说,当螳螂准备应敌时,它会____________________ 和4.从选段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对昆虫有着怎样的感情?五、下面是《昆虫记》中的三个片段,请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
(一)一只腰肢纤细、身材玲珑的小虫子,腹部分成两节,下面大,上面小,中间好像是用一根细线连起来,黑色的肚皮上面围着一根红丝腰带一一这就是赤条蜂。
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从外表看,萤好像是纯洁而善良的。
可是事实上,它却是一个凶猛无比的食肉动物。
通常,它主要俘虏蜗牛。
这一点,人们都知道。
但是人们却不知道萤稀奇古怪的捕食方法。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独特的捕食方法。
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螳螂真是一位建筑奇才。
在产卵的同时,它用自己排泄出来的泡沫制造出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来保护卵。
同时,它还能制造出遮盖用的薄片和幼虫通行的小道。
而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只是站在巢的跟脚处,一动不动地就建起了一座了不起的建筑。
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竟然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所有这些复杂的工作,完全是尾部的小“搅拌机”完成的。
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昆虫记》片段,回答问题。
在南方有一种与蝉一样的昆虫,虽然它不怎么出名,但是很能引起人的兴趣。
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被叫作螳螂。
如果单从外表上来看的话,螳螂不但不令人生畏,反而看上去很美丽。
它的姿态纤细而优雅,体色是淡绿的,长翼轻薄如纱,灵活的颈部使得它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转动。
它是唯一可以向各个方向凝视的昆虫,真正能做到眼观六路。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样东西是特有的,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
它在休息、不活动的时候,显得格外平和。
它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安静地一动不动。
但是,这些只是暂时的,无论是什么昆虫,只要走近螳螂,有的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螳螂的利钩俘虏了。
螳螂把它用两排锯齿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
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结束战斗。
蝗虫、蚱蜢,甚至是更加强壮的昆虫,只要被螳螂俘虏,就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只好束手就擒。
这时,螳螂显出了它凶残的一面。
——法布尔《昆虫记》节选1. 对下面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令人生畏:让人感到害怕。
B.眼观六路:眼睛能看到六个地方。
C.一动不动:形容毫不移动。
D.束手就擒: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2.从语段中找出能表现螳螂特点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姿态: _______ ;体色: ______ ;长翼:_____ ;颈部:_______ 。
从这些词句中,我发现法布尔对螳螂的观察 ____________。
3.螳螂是怎么捕食昆虫的呢?找到相关语句画上横线。
-----------4.语段围绕螳螂讲了两方面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
5.请写一写你的阅读收获。
参考答案一、1.翼后的空腔胸部2 .为了自己的梦想,要所牺牲3.喜爱动物、认真观察的人..二、1.法法布尔蟋蟀的住宅2.时间圆柱体顶端显现出微型环状垫圈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细心、耐心3.B4.B - 三、1.池塘2. (1)X (2)V (3)V 3.开舞会欢快、热闹4. 选文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
这样写可以让选文更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四、1.B2. 做出奇怪的姿势发出声响3. 拟人使描写更加生动、有趣4. 作者非常喜爱昆虫。
...........五、赤条蜂的样子。
萤的捕食方法独特。
1.B2. 纤细而优雅淡绿的轻薄如纱结束战斗。
4. 螳螂外形美丽捕捉昆虫十分凶猛5. 我知道了在生活中不仅要细致观察,还要持续观察。
螳螂是一位建筑奇才。
六、灵活细致入微3. 螳螂把它用两排锯齿重重压住,使它移动不得。
然后,用钳子将对方用力夹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