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识别判断辅导教案凉州词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 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属于一种乐器.8、杨柳:《折杨柳》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
不度:吹不到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
何须怨:何必埋怨。
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诗人介绍】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鉴赏】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赠汪伦唐代: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踏歌:民间的一种唱歌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2、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
3、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实有其事)写深情厚谊,十分动人。
4、不及:不如。
5、汪伦:李白的朋友。
【诗人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鉴赏】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
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
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们在学习中要有充满的信心去战胜困难。
B.在场的观众一个个都笑得前仰后合。
C.假如总是公事公办,先不说别人受不了,自己首先就受不了。
D.在老年公寓宁静的花园里,七十五岁的苏女士诉说了我深藏在她心中半个世纪的婚姻痛苦。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北京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D.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3.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通过和他的接触,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张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学科问题】1.学习要点能够辨析病句常见语法错误、逻辑错误和修辞错误。
常见语法错误有成分搭配不当(残缺)、结构失调、虚词混用(用词不当)等。
逻辑错误通常有概念不清、自相矛盾、判断不合理、逻辑顺序不当等。
而修辞错误通常指修辞不当。
2.学法指导判别复杂单句的语病,可使用“紧缩法”,即将句子简单化,理出枝叶(定、状、补),找出主干(主、谓、宾),逐步检查,先看句子主谓宾搭配是否合理,句子结构是否清晰完整,再检查句子的附加修饰成分。
判别复句的语病可使用“分句关系分析法”,即通过理清分句间的关系来看复句层次是否清晰,关联词使用是否恰当等。
【学生问题】一、病句的类型常见的病句,归纳起来有以下十种:(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某一个成分,使表达的意思不明白的一种病句。
例如:1.下课了,在操场上玩游戏。
2.我们学校书法竞赛活动。
3.老师在认真地为我们批改。
(二)用词不当用词不当,就是句子中的某个词语用的不恰当,或褒贬不当,或大小不当,或轻重不当,或近义词错用而造成的一种病句。
例如:1.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2.他办事总是犹豫不决,一点儿也不武断。
3.隔着雾,眼前的景物糊糊涂涂。
(三)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多指主谓搭配或动宾搭配不恰当,使句子意思不清楚的一种病句。
例如:1.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要把握一条原则。
这条原则是:不能改变原句所表达的意思。
否则,就不是修改病句,而是另造新句。
因此,修改病句,一定要弄懂“病句”本身要表达的意思,要照着它的意思去改正。
三、修改病句的三个步骤修改病句要按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要读懂句子,弄清它要表达什么意思。
这是修改病句最重要的一步,自由读懂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才能发现它的毛病,照着原句的意思去改正。
许多病句只要弄清楚它要表达的意思,这个病句也就修改好了。
例如:“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读了句子之后,想一想:是谁在会上纷纷发言?这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加上主语“同学们”或“大家”,这样,句子的意思就表达清楚了,句子也就改对了。
第二步,在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后,再回到原句上查找,什么毛病影响了这个句子意思的表达。
例如:“小明改进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
”这个句子要说的是“小明改正了上课爱做小动作的缺点。
”原句中的“改进”与“缺点”不能搭配,“缺点”只能说“改正”,不能“改进”,换成“改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清楚了。
第三步,在查到句子的毛病后,照着句子的意思“对症下药”地修改。
一个病句的修改,常常不只一种改法,要选择不但最能准确表达原意的,而且又是最简便的改法(改动最小)。
例如:“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脆。
”应改为“这苹果又香又脆。
”如果改成“这苹果的味道很香,吃起来很脆。
”固然也对,但改法不简便。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大家的帮助,他端正了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态度。
B. 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C. 他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泪水夺眶而出。
D. 我想凭时间的有效利用去弥补稍纵即逝,匆匆流逝的光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家公司的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香港、加拿大等国家。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四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D.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环境是发展的基础,对于环境污染的问题,早就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重视。
B、青春可以逝去,但我们为祖国科学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永远也不会冷却。
C、这首爱情诗在内容上突破传统主题,提出了一种女性应独立自尊、张扬个性。
D、我们的书稿在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要认真修改后才能出版。
四、修改病句的四种方法(一)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例如:1.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补主语)2.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
(补谓语)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补宾语)(二)删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和自相矛盾的病句。
例如:1.玲玲学习成绩和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时刻苦学习(的结果)。
2.我们(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这种方法也用于修改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的病句。
例如:1.通过老师的反复教育,(使)我认识了错误。
2.这苹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3.西瓜、(南瓜)、香蕉、菠萝这些水果我都爱吃。
(三)换法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我们一进球场就看到许多面国旗和一片欢呼声。
B. 小李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 阅读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D. 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10.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十五届书市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落下帷幕。
B. 据报道,在芬兰,有18%的中学生每天花一两个小时,单纯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
C. 日前,法国和荷兰先后就是否批准《欧盟宪法条约》举行全民公投,由于反对票过半,而且未获通过。
D. 联合国把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
11. 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是()A. 上中学以来,他—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 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 到了退休年龄的他,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 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12. 下面句子中语句得体的一项是()A. 听说你要办个人画展,我们都来光临指导一下。
B. 他的表情十分严酷,显然是学生们的错误让他生气了。
C. 志愿军战士的弹药耗尽了,敌人向猛虎一般扑了上来。
D. 小明知错就改,努力地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真可谓脱胎换骨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对于中、小学的图书馆,由于经费太少,许多必要的书不能卖。
B. 这篇报告文学塑造了优秀共产党员燕居谦的英雄事迹。
C. 同学们,将来我希望,你们每个人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
D. “亚洲一号”发射成功,表明我国已具备发射国际商用卫星的能力。
14.下列各句没有语法错误的一项是()A.考场是设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大厅里举行的。
B.对文学作品应该如何反映社会现实这个问题上,人们的意见还不尽相同。
C.作为一个政府官员,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这张报纸比任何物质都好,把夜班后的疲劳、瞌睡都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15.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依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