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专题

四年级语文修改病句专题

修改病句
步骤:一读二找三改四查。

一、读
仔细地阅读句子,读懂句意,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二、找 认真分析,寻找“病因”。

常见的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成分残缺
例:看了这部电影,深受教育。

一个完整的句子,至少应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非主谓句除外),缺少其中任何一部分,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完整。

缺少了主语,是谁“深受教育”没作交待,如果在“看”或“深”前加上主语,句子就完整了。

2、搭配不当
例: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例句中“开展”与“高潮”不能搭配,应将前者换成“掀起”或将后者改为“活动”。

3、用词不当
例: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用“狐狸”形容李老师显然是不恰当的,可改为“诸葛亮”。

4、词序颠倒
例:展览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展出”的“文物”是现在出土的,而不是“两千年前”出土的。

所以,这一句应把“两千年前”与“新出土的”位置对调一下。

5、重复啰嗦
例:我不禁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禁”与“忍不住”意思大致相同,删去其学习目的知识梳
中一个即可。

6、指代不明
例:小刚和小军约好星期天去他家玩。

句中使用代词或量词如果指代不明确,就会造成句意含糊不清。

修改的方法是使人或事物具体化。

例句中的“他”不知是指小刚还是小军,应将“他”改为“小刚”或“小军”。

7、前后矛盾
例:我估计那人一定是坏蛋。

例句中“估计”与“一定”矛盾,可将“一定”删去。

8、分类不当
例: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黄瓜、扁豆、苹果等蔬菜。

把所属或种类不同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就造成了分类不当的毛病。

例句中的“西瓜”、“苹果”是水果,“蔬菜”不能包括他们,应把“西瓜”、“苹果”删去,或者在“蔬菜”前加上“瓜果”,或将“蔬菜”删去。

9、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黄继光不但壮烈牺牲了,而且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例句就错把两个分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当成了递进关系。

正确的关联词语应该用“……虽然……但是……”。

10、不合情理
例:农民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在一个句子中,如果所要表达的意思有违反常规或违背客观事实的现象,即为“不合情理”。

例句中“稻子”成熟是秋季,农民不可能“冒着凛冽的寒风”收割稻子。

三、改
针对病句的不同“病因”,对症下药,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四、查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发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修改病句的原则(一)对症下药,(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

典例探究满分练习
家庭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