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科技与票交所发展-上海票据交易所

金融科技与票交所发展-上海票据交易所

金融科技与票交所发展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引领了国际金融体系的一股潮流与趋势,加速推动金融业变革。

一、金融科技的概念界定
FinTech(金融科技)是Financial Technology的缩写,由金融服务与信息技术耦合而成。

目前,国际上对于金融科技的定义尚未形成共识。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认为金融科技是技术进步推动产生的金融创新,能够创造一系列的新产品、新业务、新流程、新模式,包括前端产业和后台技术。

维基百科定义金融科技为一种新的技术与创新,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同传统金融机构展开竞争。

金融科技是比互联网金融更高的发展阶段。

在互联网金融阶段,虽然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技术搜集和存储大数据,但对数据信息的整合与计算较为简单,主要依靠人工建模的方法分析大数据。

而金融科技涉及范围之广、涵盖前沿技术之多、对金融体系影响之深远都是互联网金融所无法匹敌的。

金融科技能够提升大数据应用价值,将其应用场景推广
至支付、结算、投融资、风险管控等诸多领域。

金融科技企业将前沿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形成金融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新型产业,独立发展而不再依附于传统金融机构。

新加坡学者Lee and Teo认为金融科技企业具有五大基本特征:低利润率、轻资产、高增长、创新性、循规容易。

二、金融科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金融科技不仅促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引发金融业态革新,加剧金融行业竞争,迫使传统金融机构引入前沿技术、改变业务模式以应对金融环境的变化。

金融科技已在支付、结算、投融资、风险管控等诸多金融领域得到应用,对金融市场产生深刻影响。

支付层面。

分布式账簿技术(DLT)能够简化支付流程,降低支付成本,提高支付效率。

跨境支付在支付领域中相对独立而又十分重要,由于其特殊属性,一直存在手续繁琐、透明度低、费用高、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支付流程过度依赖中介机构,增加了合规成本和监管难度。

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分布式平台,能够实现跨境支付流程的实时动态跟踪,提高跨境支付的速度和透明度,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降低支付成本、合规成本和监管难度,并可能在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方面发挥显著作用。

结算层面。

传统模式通过中心服务器的集中式信息数据存储和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效率。

但传统模式
对基础设施和网络外部性要求较高,产生大量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而且中心服务器在维护整个交易结算系统正常运行上承担过大压力。

在区块链中,所有参与者都能参与数据的记录和验证,经分布式传播把数据发送至各节点,不仅提高交易系统的承载能力、处理能力和定价效率,还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传统结算模式是交易信息在客户、中介机构、清算中心和存管机构之间依次传递,结算周期较长,而区块链技术能够简化结算流程,有效降低结算成本,提高结算效率。

投融资层面。

“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让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精准掌握投资标的实际价值,实现投融资由经验决策向智慧决策转变,有效缩短投融资流程,提高投融资需求对接准确率和投融资市场效率。

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个人和企业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建立动态即时的信用评级体系,提高征信授信效率,降低信用风险。

风险管控层面。

监管部门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从海量交易数据中识别出违规交易行为,同时有利于侦测网络攻击行为,保障系统安全。

区块链能够实现价值交换与资金结算的同步完成,形成的时间戳能够确保所有数据不可篡改和追本溯源,提高系统数据库的及时性和安全性。

利用智能合同可以实现对价值交换活动的用途、方向和各种限制条件的硬控制,保证账实相符,降低合规和监管成本。

三、金融科技发展与应用的国际经验
金融科技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市场、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被视为推动未来金融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为促进金融科技健康发展,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构建“监管沙盒”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既能避免监管过严扼杀金融科技创新,同时对金融科技的潜在风险进行有效隔离,防止对金融体系的冲击。

全球最大的交易后服务提供商美国证券托管结算公司(DTCC)致力于金融科技的开发以及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并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

DTCC已经成功运用云技术长达五年时间,其云端数据中心在存量调整、恢复性、私密性、安全性及运营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显著提高了DTCC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2017年初,DTCC宣布与IBM、AXONI、R3合作开发用于衍生品处理的分布式账簿技术框架。

基于交易信息库(TIW)的现有功能以及与技术提供商和市场参与者的互动界面,DTCC将与上述三家公司合作重新搭建TIW平台,为衍生品交易后处理构建一个由行业拥有、DTCC管理、参与企业为对等节点的授权分布式账簿体系,以简化DTCC 与客户的交易流程,降低衍生品交易成本。

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近期宣布,即将推出的新版银行间支付系统与分布式账簿技术的结算功能相兼容。

英国央
行行长表示,传统结算模式涉及较多中间商,结算速度相对较慢,而且运营风险较高。

分布式账簿技术能够有效简化支付、清算及结算流程,降低结算成本,促进金融业转型。

四、票交所应用金融科技的思考
上海票据交易所是人民银行唯一指定的全国统一的票据交易平台,作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提供票据交易、登记托管、清算结算和信息服务。

作为票据市场核心枢纽,票交所需要积极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变革,实现自身业务与金融科技的有机融合,以促进票据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基于票交所现实情况,并结合金融科技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金融科技可能会在交易、结算、风险防范、业务创新等多个层面对票交所的发展产生影响。

一是金融科技助推票据交易系统建设,增强交易系统承载和处理能力,提高票据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未来,票交所可以结合业务需要,部署实施云战略,建立云端服务器,将业务和应用程序迁移至云端,通过云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交易系统的运营与维护,从而提高交易系统的处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

二是金融科技能够提高票交所的风险防范和处置能力,降低合规成本。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票交所能够实时跟踪海量交易数据并从中监测出异常交易行为。

利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形成时间戳从而实现每一笔票据信息的
不可篡改和追本溯源,这种全新的连续“背书”机制能够反映整个票据生命周期的权利转让过程,有效压缩违法违规交易的生存空间。

而智能合同可以对票据交易活动的用途、方向和限制条件做到硬控制,确保账实相符,以降低票据市场的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票交所可以利用大数据,并借鉴成熟证券市场信用体系的经验,挖掘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信用数据,建立票据市场信用评级体系,促进票据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和金融价格体系的完善,同时有效应对信用风险问题。

三是金融科技能够推动票交所的产品与业务创新。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可以更多的应用在票交所的业务全流程中以取代人工操作,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和操作风险。

利用大数据技术,票交所可以及时发现票据市场参与主体的需求,适时推出创新产品与服务,推动票据功能转型升级,丰富票据市场产品种类,提高市场活跃度和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票据市场可持续发展及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票交所作为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具有系统重要性。

业务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将会显著提高票交所的运营效率,促进票据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然而,新技术应用也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金融科技的开发应用尚未成熟,在涉及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新技术的可靠性有待市场检验。

因此,票交所在开发应用金融科
技时,应具有战略性眼光,先试先行,以点带面,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措施。

尽管金融科技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倡导的“去中心”理念,对票交所这类居于金融市场中心地位的基础设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票交所此类金融基础设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在构建授权分布式账簿体系时,金融基础设施可以牵头发起,并制定体系规则和管理机制,真正发挥行业体系规则与标准制定者的作用。

战略规划部供稿
本文发表于《中国金融》2017年12月增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