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练习及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练习及答案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练习及答案一、判断(每小题1分,共50分;正确的打“√”号,错误的打“×”号)1. 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 )2. 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缺乏研究意识。

( )3.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强调评价策略。

( )4. 课堂教学中只要有合理的预设就必然有理想的生成。

( )5.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认知目标代替所有教学目标的现象目前仍大量存在。

()6. 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既要拓展课程领域,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又要使问题设计能揭示矛盾,引起学生思考。

()7. 教师应善于把握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产生新的教学生长点。

()8. 教学机智的实质是一种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教学。

()9.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应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

()10. 有人认为,把课堂教学设计搞得越天衣无缝,教学效果就越好。

()11. “填鸭式”教学的显著特征是缺乏交流,教师一味讲授,课堂呈单线状态。

()12. 教师对学生评价要多用批评,慎用激励。

()13. 教师应一切为了教材,重建魅力课堂。

()14. 学情是学习者在某一单位时间内或某一学习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15. 当前教师教学方案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教学目标设计以知识为主,忽略三维目标落实。

()16.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17. 教学目标的编写应按照升学目标的要求办事。

()18. 只要有使用价值,都属于教学资源。

()19.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

()20. 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十分重视实验室课程资源的作用。

()21. 不提倡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丰富实验室的课程资源。

()22. 研究显示,孩子分心的程度与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增大,有意注意的时间会逐渐延长23. 合作学习的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

()24.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总体设计者,又是主要组织者。

()25.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关键因素。

()26. 合作学习只要在合作的基础上都能进行,并取得好效果。

()27. 考试成绩是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28. 在小组评价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评价俗套化,应因人而异进行评价。

()29.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

()30. 教师的口头评价也是一种正式评价。

()31. 一个教师的课如果讲得好,那么他的综合素质一定很高。

()32. 教学中教师关注结果和即时表现,往往会忽视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

()33. “马太效应”有助于教师科学评价学生。

()34. 教师应从语言习惯入手,改变不良的口头评价行为。

()35. 教师应从评价方法入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36. 教师在实施口头评价时,信息反馈越及时,对即时反馈越有利。

()37. 教师评价学生,要克服主观偏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唤起他们的自信,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8. 教师过分强调“以教定学”,就会重视“以学论教”。

()39. 课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40. 当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着预设不够,生成太多的问题。

()41. 教案管理过于死板,是导致教师形式主义抄写教案的一个重要原因。

()42. 有效教学的特征之一是有正确的目标,有正确的目标定会有十分满意的效果。

()43. 课堂教学准备策略就是教师钻研教案的策略。

()44. 教学目标是教师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

()45. 我们可以采用“课例研究”和“课堂观察”的研究方法来提高教学目标实施的有效性。

46. 我们不仅应明确教学目标确定和叙写的新要求,而且要探讨教学方案编写方法创新的问题。

()47.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让学生和家长去开启社会的百科全书。

()48. 有些教师课堂教学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根本原因在于不能以学生为本。

()49. 我们应建立民主与规范的课堂教学新秩序。

()50. 为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此艰巨,就因为我们对课堂教学综合研究不足。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在括号中)1. 我国基础教育目前正在进行的是()课程改革。

A第六次B第七次C第八次2. 教师应根据课堂上()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A学情B气氛C环境3.()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文件。

A 1998年8月B 2001年6月C 2006年6月4. 教学中坚持因材施教,应及时调整和改变()。

A教学内容B教学方法C教学资源5.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蓝本,建立()是课堂机智产生的基础。

A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B良好氛围C健全规章制度6. ()说过,学贵善疑,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无疑则不悟。

A李白B杜甫C朱熹7. 新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反映了()的目标价值取向。

A教学效果B教学资源C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8. (C )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A教学方法B教学资源C教学目标9. 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A教材实际B课程标准C教学资源10. 集智备课主要是指()的集体备课。

A教研组或片组B学校C年级11. 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统与放的关系,就需要研究掌握有效课堂教学的()。

A管理问题B纪律问题C制度问题12. 成功管理课堂的关键是()。

A 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C对问题进行预防13.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A班级B学习小组C年级14. 分层反馈就是根据()以及不同的问题而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反馈评估结果。

A学生差异B学生兴趣C学生性格15. 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 ),形成一种认识冲突,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A 面向全体B揭示矛盾C教给知识16. 本书第一篇主要从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课堂教学中的教育机智入手,探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

A 师生关系B学生实际C教学机智17. 本书第二篇主要从师生关系的危机与危机的转化模式等问题入手,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A 预设与生成 B 师生关系C 教学目标18. 本书第三篇主要从课堂教学目标的偏差与纠正策略等问题入手,探讨课堂教学的()。

A 实施策略B 教学方法C 准备策略19. 本书第四篇主要从使学生专心学习的课堂管理技巧等问题入手,探讨有效课堂的()。

A互动策略B管理策略C考试策略20. 本书第五篇主要从课堂上教师口头评价的运用等问题入手,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

A 实施策略B评价策略C准备策略三、多项选择(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代表字母填在括号中)1. 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在于()。

A 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B 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C 忽视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等D未能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2. 教学策略包含()。

A 解决实际问题的新课程教学理念B解决实际问题的带有规律性的教学方法C 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D 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3. 教学中教师善于抓住教育契机的教育机智并非偶然,这是()的综合反映。

A 教学理念B 民主意识C 课程意识D 应变能力4. 新型师生关系应是一种以()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双边互动的关系。

A民主B平等C理解D尊重5. 学生学习兴趣缺失的类型主要有被动学习型、()。

A 浅尝辄止型B兴趣杂乱型C事不关己型D无可奈何型6. 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就应采取多种(),激发学生的兴趣。

A教学方法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资源7. 课堂中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教师应做到()。

A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备课B分层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C因材施教,及时调整和改变教学方法D根据学情改变学习方式,根据学习状态分层引导8.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体现(),以利教学中师生互动。

A内容上的概括性B形式上的模糊性C结构上的不确定性D功能的限定性9. 学情具有以下特征()。

A客观存在B复杂多样C变幻莫测D可以改变10. 课堂教学资源是指课堂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教学有用的()。

A物力B人力C财力D时间11. 合理地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我们可取的行动策略是()。

A提供开发空间和抓住即时信息B 在交流中闪光和开启社会百科全书C开发教材的第二生命和开发实验室的课程资源D开辟现代技术的广阔天地12. 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专心的表现有()。

A发呆、走神B做小动作C小声说话D一味被课堂多媒体吸引13. 学生学习不专心的内在原因是()。

A心理失衡 B 纪律性差 C 厌学倾向D有意注意时间短14. 营造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

A教室内外要谢绝吵闹和嘈杂B合理布置教室C讲好课D移走无关物品15. 课堂上教师评价学生时,要()。

A让学生明白评估的标准B注重数量C评价要准确D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16. 教师要引导学生互评,学生互评包括()。

A师生互评B同桌互评C小组评价D全班同学评价17. 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应()。

A带头评价B培养学生自我评价意识C引导学生互评 D 加强教师的评价18. 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信息,要将评价结果()地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反馈信息。

A及时B准确C恰当D优质19. 一些课堂表面活跃,而实际教学效益却不高。

此类问题可以归因为()。

A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发生偏差 B 或教师在操作上出现偏差C忽视学生实际 D 一味搞形式主义20. “你可以把一匹马牵到河边去,但你不能使其一定要喝水”。

从中告诉我们对待学生应()。

A把课内、课外活动结合起来B关注学生个体差异C因材施教D一视同仁《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习题答案一、判断题(5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二、单项选择题(20分)1.C2. A3.B4.B5.A6.C7.C8.C9.B 10.A 11.A 12.C 13.B 14.A 15.B16.C 17.B 18.C 19.B 20.B三、多项选择题(30分)1.ABC2.AB3.ABCD4.ABCD5.ABCD6.AB7.ABCD8.ABC9.ABD 10.AB 11.ABCD 12.ABCD 13.ACD 14.ABD 15.ACD 16.BCD 17.BCD 18.ABC 19.AB 20.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