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长兴臧寿恭眉卿、乌程严可均铁桥两先生者,同籍湖州①,同时号通经②博学,顾极不相能③。
杨太守岘(xiàn),臧先生高席④弟子,亦尝从严先生游。
一日,太守自长兴归,舟泊城外,邻舟有命酒独酌者,视之严也。
诘何自,以实对,诧曰:“是?夫子,堪若师乎?”他日,太守叩臧先生:“严某如何人?”曰:“粗能讽《三字经》。
”《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
文人相轻,不意经生亦然。
(选自清.陈康琪《郎潜纪闻二笔》)长兴人臧寿恭眉卿、乌程人严可均铁桥(眉卿、铁桥应该是他们的号或者字之类的)两人,籍贯都是湖州,两人都自称精通儒学经典、很有学问,但对对方都很不友善。
太守杨岘,是臧先生的高徒,也曾跟从严先生游学。
有一次,太守从长兴回来,他的船停靠在城外,旁边的船上有个人拿着酒独自品尝,仔细一看,是严先生。
(太守)问他从哪里来,(严先生)把实话告诉他,(太守听后)诧异地说:“这个村里的人,难道都是老师吗?”以后有一天,太守叩问臧先生 "严先生这个人怎么样啊”臧先生回答:”粗略懂点《三字经》吧”《三字经》者,学童初入塾试讽者也。
文人相轻,《三字经》,童子刚入私塾考试时要解释翻译的,文人们(常用它)彼此轻视,想不到很有学识的博士也这样。
[注释]①湖州:古地名,在今浙江境内。
②通经:精通儒家经典。
③能:友善。
④高席:犹高材。
[文言知识]说‘‘游”。
游指“游泳”,古今相同。
“游”原写作“?”,与行走有关。
上文“从严先生游”中的“游”,指交往。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游学”指去远方求学;“游宦”指在外地做官。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号②弟子③诧④叩⑤讽⑥试2.翻译:①是?夫子,堪若师乎? ②不意经生亦然参考答案:文人相轻1.①号称②学生③惊讶④问⑤背诵⑥尝试2.①这是个村夫子,怎能做你的老师?②想不到读儒家经典著作的人也是这样。
2016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常见文言词语夯实本文主要为考生提供“2013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题及答案”,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在横线上写出加点词的正确意思。
(一)《卫风·氓》①匪来贸丝,来即________我谋。
②匪我愆________期,子无良媒。
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________。
④自我徂________尔,三岁食贫。
⑤淇水汤汤,渐________车帏裳。
⑥女也不爽________,士贰其行。
⑦夙________兴夜寐,靡有朝矣。
⑧言既遂________矣,至于暴矣。
⑨静言思之,躬________自悼矣。
⑩总角之宴________,言笑晏晏。
【答案】①走近,靠近;②过错,过失,延误;③坠落,落下;④往,到;⑤浸,浸染;⑥过失,差错;违背(爽约);⑦早晨;⑧成就,顺利实现;⑨自身;亲自;⑩乐,快乐(二)《魏风·静女》《离骚(节选)》①静女其姝,俟________我于城隅。
②静女其娈,贻________我彤管。
③自牧归荑,洵________美且异。
④皇览揆余初度兮,肇________锡余以嘉名。
⑤汩余若将不及______兮,恐年岁之不吾与________。
⑥日月忽其不淹________兮,春与秋其代序。
⑦昔三后之纯粹(没有杂质)兮,固______众芳之所在。
⑧杂________申椒与菌桂兮,岂维(语助词)纫夫蕙??⑨岂余身之惮________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⑩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________化。
【答案】①等候,等待。
注:上古的“等”多是“同”的意思,如“等死,死国可乎”;②赠送;③的确,确实;诚然;④开始;⑤及,赶上,追上;与,给;⑥停留;⑦确实⑧杂聚;⑨害怕;⑩shuò屡次(三)《孔雀东南飞(并序)》《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①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________②十三能织素________,十四学裁衣。
③三日断五匹,大人故________嫌迟。
④妾不堪驱使,徒________留无所施。
⑤女行无偏斜,何意________致________不厚?⑥吾意________久怀忿,汝岂得自由!⑦便可速________遣之,遣去慎________莫留!⑧今若________遣此妇,终老不复取!⑨阿母得闻之,槌床________便大怒。
⑩吾已失恩义,会________不相从许________!2.①以此下________心意,慎勿违吾语。
②往昔初阳岁,谢________家来贵门。
③奉事循________公姥,进止敢自专?④谓言无罪过,供养卒________大恩。
⑤留待作遗________施,于今无会因。
⑥腰若________流纨素,耳著明月?。
⑦却________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⑧君既若见________录,不久望君来。
⑨恐不任我意,逆________以煎我怀。
⑩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________才。
3.①贫贱有此女,始适________还家门。
②处分适________兄意,那得自任专!③适________得府郡书,明日来迎汝。
④幸________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⑤媒人去数日,寻________遣丞请还。
⑥阿母谢________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⑦否泰如天地,足以荣________汝身。
⑧赍________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
⑨杂________彩三百匹,交广市________鲑珍。
⑩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________。
4.①磐石方且厚,可以卒________千年。
②故________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③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________薄?④多谢________后世人,戒之慎勿忘!⑤贱妾留空房,相________见常日稀。
⑥便可白公姥,及时相________遣归。
⑦黄泉下相________见,勿违今日言!⑧仰头相________向鸣,夜夜达五更。
⑨喧鸟覆春洲,杂________英________满芳甸。
⑩去矣方滞淫________,怀哉罢欢宴。
【答案】1.①休;②白绢;③故意;④徒然,白白地;⑤意,意料,料想到;致,招引,引来;⑥心意,心里面;⑦速,快;慎,表示告诫,相当于“千万”;⑧如果;⑨古代的一种坐具;⑩会,当然,必定;许,答应。
2.①使受委屈;②辞别;③遵循,顺着;④完成,引申为报答;⑤wèi赠送,施与;⑥像;⑦退;⑧我(放在动词前面表指代,这里代我);⑨料想到,预先;⑩善,美好3.①嫁;②适合,依照;③刚才;④希望;⑤不久;⑥推辞;⑦使动用法,使受荣耀;⑧赠送;⑨杂,各种各样,多;市,买;⑩预料4.①终;②故意,有意;③怎么;④告诉,告诫;⑤代“你”;⑥代“我”;⑦代“你”;⑧相互;⑨杂,多,各种各样;英,花;⑩滞淫,久留;淫,过分(四)《迢迢牵牛星》《短歌行》《归园田居》《登池上楼》《上邪》①盈盈一水间________,脉脉不得语。
②对酒当________歌,人生几何?③但________为君故,沉吟至今。
④越陌度阡,枉(屈驾)用相存________。
⑤山不厌________高,海不厌深。
⑥少无适________俗韵,性本爱丘山。
⑦徇禄反穷________海,卧疴________对空林。
⑧操持岂独古,无闷征________在今。
⑨我欲与君相知,长命________无绝衰。
⑩冬雷震震,夏雨________雪。
【答案】①间隔;②应当;③只;④问候,探望;⑤满足;⑥适应,适合;⑦穷,尽头;疴,kē,病;⑧通“证”,验证,证明;⑨使、令;⑩yù,名词作动词用,下高中语文学习积累拓展的一片天空【摘要】鉴于大家对高中频道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中语文学习积累拓展的一片天空”,供大家参考!高中语文学习积累拓展的一片天空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晚年在繁忙的公务中仍不辍农耕,休憩时依然不忘写作。
见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立即摘取身边的树叶记录下来,回家后贮存在瓦罐里。
就这样年复一年,十年之中就积下了十几罐。
后来,他一一打开,重新加以修改整理,一共抄录了30卷,这就是《辍耕录》。
由此可见,积累之于写作的重要性。
那么,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应该如何注意积累呢?首先,积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就拿我们平时的学习来讲,高中语文读本每册都提供了大约一百篇作品,涉及多种体裁,古今中外,无所不有,同学们学习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积累。
茶余饭后,与人闲谈,有意或无意间又何尝不是在积累。
俗话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当今,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报纸书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络,这些无不为我们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因此,时时、处处注意身边发生的一切,便可获得无比丰富的积累。
其次,积累的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
①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使用的材料都来源于生活,同学们如果能够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便可积累到许许多多鲜活生动的素材。
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地多观察,多记,多写生活感悟,这样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会大有裨益。
②积累古代诗文高中阶段,同学们接触了大量的古诗文。
通过课本、读本,通过课外通读的篇目,通过唐诗、宋词的鉴赏,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文,这些点滴积累不仅能够打牢自己的语文基本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③积累思想认识同学们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时候,应当学会思考,学会透过现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只有这样,在看问题时,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人云亦云,我们的才能立意新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
第三,积累的途径是灵活多样的。
①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多读书,读好书,是同学们写好作文的基础,也是进行积累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我常常充分利用每周的阅读课时间,充分发挥语文读本或《语文报》、《读者》、《杂文选刊》等有价值的书刊的作用,在同学们中广泛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另外,班级还集中购买了中外名著八十多种,达到人均一册,定期交换阅读,并不定期的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互通读书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阅读的积极性。
在去年举行的南阳市小作家杯作文竞赛中,有多名同学获得奖励,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阅读积累所带来的益处。
②揣摩品味,领悟内涵只有阅读上的量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还应重视体味。
体味作品的语言,体味人物的感情,进而加深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这一过程应当是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的,比如同学们读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应当尽可能地感悟诗歌唤起的美好感觉,感悟诗人的思想情感。
读余秋雨的《莫高窟》,也应如此这般地感悟文字之外的意味,这是情感积累的过程,中间有一个由此及彼的迁移过程。
总之,感悟、品味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逐步培养。
③灵活变通,学以致用积累的终级目标是运用,运用是对积累的整理与检验。
运用方式可以是直接引用,如在作文中直接引用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可以是灵活变通引用,借助材料的相关性、相似性,加以融会贯通,变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