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2018/9/23
15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钾离子(K+):
–含量:低矿化度水中含量甚微,在高矿化度水中含 量较多。
–来源:1)含钾盐沉积物的溶解;2)岩浆岩与变质 岩地区,则来自含钾矿物的风化溶解。与钠离子来 源很相似。 –地壳中钾元素的含量与钠相似,且钾盐溶解度又相 当大,但是地下水中, K+含量比Na+含量少得多。 Why?
2018/9/23
21
地下水的温度
• 地壳表层有两个热源:太阳和地球内部的热流。 • 根据温度变化特征,地壳可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和增温带。 • 变温带处于地壳表层,很薄,不超过30m,受太阳辐射影响,具 有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但变化幅度小于气温。 • 变温带下是一个厚度很小的常温带,地温一般比当地年平均气温 高1-2C。
CaSO4
Na2CO3 MgCO3
1.9
193.9 (18°C) 0.1
氯盐溶解度最大,硫酸盐次之,碳酸盐最小。
11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氯离子(Cl-):高矿化度水的主要阴离子
–含量:低矿化水中,仅数毫克至数十毫克/升;高 矿化水中,数克/升至100克/升以上。 –来源:1)沉积岩中岩盐或其他氯化物的溶解;2) 岩浆岩中含氯矿物的风化溶解;3)来自海水或海 风;4)火山喷发物的溶滤;5)人为污染,如工业、 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Cl-。 –特点:是地下水中最稳定的离子(不被吸收、吸附、 不析出)
2018/9/23
20
库尔洛夫表达式
• 将阴阳离子分别标示在横线上下,按毫克当量百分数 自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小于10%的离子不予显示。 • 横线前依次是气体成分、特殊成分及矿化度M,均以 g/L为单位。 • 横线后则是字母 t ,表示地下水的温度。见下例。
3 2 3 H 2 SiO0 H S CO .07 0.021 0.031M 3.2 4 Cl 84.8 SO14 .3 t 52 Na 71.6 Ca 27.8
水文地质学
第七讲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
OUTLINE
• 地下水化学成分概述 •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主要气体成分 – 主要离子成分 – 地下水化学成分表达式
• 地下水的温度
2018/9/23
2
概 述
• 地下水不是化学纯的H2O,而是复杂的溶液。
–赋存并运移于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不断地与岩土 发生化学反应,溶解岩石中的矿物质,与所接触的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进行化学成分的交换; –人类活动也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造成影响,特定条 件下,人类活动的影响非常显著。 –大多数情况下,地下水化学成分的改变都伴随着水 量的交换而发生。
2018/9/23 10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盐类的溶解度与地下水矿化度、主要离子含量之间的关 系。表6-1(0°C)。
盐类 NaCl 溶解度 350 盐类 MgSO4 溶解度 270
KCl
MgCl CaCl Na2SO4
2018/9/23
290
558.1 (18°C) 731.9 (18°C) 50
2018/9/23
4
概 述
• 地下水的利用和防治都需要关注地下水的水质, 主要就是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 如饮用水对水质有严格的要求,需要进行水质评价 – 富含大量盐类或富集稀有元素的水本身就是液体矿床。 – 具有特殊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的地下水具有医疗意义。 – 控制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扩散,需要查明有关污染物的迁移、 分散规律,确定污染源和扩散途径。
2018/9/23
14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钠离子(Na+):高矿化度水的主要阳离子
–含量:低矿化度水中含量少,但在高矿化度水中可 达到数十克/升。
–来源:1)沉积岩中岩盐和其他钠盐的溶解;2)岩 浆岩与变质岩地区,则来自含钠矿物的风化溶解。 –酸性岩浆岩中含有大量的含钠矿物,在CO2和H2O的 参与下,可以形成以Na+和HCO3-为主的地下水。
2018/9/23
18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其他成分
• 除了上述的主要气体成分和主要离子成分外,地下水 中还含有以下次要成分:
– 次要离子,如NH4+、Fe2+、Fe3+、 NO2-、NO3-等。
– 微量元素的组分,如Br、I、F等
– 未溶解的化合物胶体 – 有机质
– 各种微生物,如氧化环境中的硫细菌、铁细菌,以及还原环 境中的脱硫酸菌等
2018/9/23
1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硫酸根离子(SO42-):中等矿化度水的主要 阴离子
– 含量:低矿化水中,仅数毫克至数十毫克/升;高 矿化水中,数克/升至数十克/升。 – 来源:1)沉积岩中含石膏或其他硫酸盐的溶解;2) 硫化物的氧化。 – 特点:受硫酸钙溶解度的控制,不够稳定,最高含 量也比氯离子低得多。
• 常温带下,地壳温度受地球内部热流影响,地温随深度增加而有 规律地升高,这便是增温带。地温梯度的概念。 • 地下水的温度受所处的地温控制。
2018/9/23
22
复习思考题
• 如何认识地下水是复杂的溶液? • 地下水含有哪些主要气体成分?
• 地下水的主要离子成分有哪些?来源是什么?
• 总矿化度; •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库尔诺夫表达式。
–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必须与地下水运动的研究相结合;
– 必须从水与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地下水化学演化 的内在机制与规律。
2018/9/23
6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有O2、N2、CO2、CH4及H2S 等。气体成分在水中含量不高,几个~几十个毫克; 但有一定的作用:可指示地下水的化学环境,侵蚀 CO2可增强地下水的溶解能力。
• 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
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 – 人为产生的 CO2明显增加。19世纪中叶,大气中CO2浓度为 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 290ppm ,1980年,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到338ppm。1991 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 年人类每年排放到大气中CO2为53*108t。 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 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 23℃,而实际地表平 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2018/9/23
7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 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
– CO2:除了大气中CO2随降水入渗外,地下水中的CO2主要 来源于土壤,土壤中有机质的发酵作用和植物的呼吸作用使 土壤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并溶入经过土壤的地下水中。 – 含碳酸类岩石在高温下的变质作用,而会产生CO2。 – 地下水中CO2的含量增多,其溶解碳酸盐岩的能力和对结晶 岩进行风化的能力都会增强。有侵蚀CO2和游离CO2之说。
酸雨:化石燃料的燃烧,给大气提
供了大量的SO2和其他氮氧化合物, 氧化并吸收水分后构成富含硫酸和 硝酸的降水,即“酸雨”。 这也成为地下水中硫酸根离子的 来源之一。
2018/9/23
13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重碳酸根离子(HCO3-):低矿化度水的主要 阴离子
–含量:一般不超过几百毫克/升。 –来源:1)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碳酸盐的溶解;2)岩 浆岩地区,则来自铝硅酸盐的风化溶解。 –需要说明的,CaCO3和MgCO3在水中溶解度很低,当 水中有CO2时,才有一定数量碳酸盐溶于水,水中 的HCO3-的含量与CO2含量存在一个平衡关系。
– O2和N2:地下水中的氧气和氮气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 水中溶解的氧气越多,则越有利于氧化作用的进行。氧气远 比氮气活泼,在封闭环境中,氧将会耗尽只留下氮气,因此 氮气的单独存在说明处于还原环境,地下水起源于大气。另 外,大气中的惰性气体与氮气的比例恒定,等于0.0118,如 果地下水中的比例等于此值,则说明氮气来源于大气。 – CH4及H2S:地下水中出现CH4及H2S,说明地下水处于还原 环境。这两种气体的生成,均在与大气隔绝的环境中,有机 质存在,在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有关。
2018/9/23
5
概述
• 水文地球化学(Hydro-geo-chemistry),是水文地 质学的一个分支,是专门研究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迁 移、聚集与分散的规律,并加以应用的科学。 • 地下水动力学(Hydro-dynamics),是水文地质学的 另一个分支,专门研究地下水运动规律和水量的学科。 • 地下水中元素的迁移不能脱离地下水的运动,不能孤 立、静止地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规律。正 确的观点是:
因为K+大量地参与形成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水云 母、蒙脱石等),并易于被植物吸收。
2018/9/23
16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主要离子成分
• 钙离子(Ca2+):是低矿化度地下水的主要阳离子
– 含量:一般不超过几百毫克/升。 但在高矿化度水中,由于 主要阴离子是Cl- ,而且CaCl2的溶解度比较大,因此Ca2+的 绝对含量会增加,但远小于Na+的含量。 – 来源:1)碳酸盐沉积物和含石膏沉积物的溶解;2)岩浆岩 与变质岩地区,则来自含钙矿物的风化溶解。同样,与钠离 子来源很相似。
• 因此,地下水的化学成分是地下水与环境长期 相互作用的产物。化学成分是地下水的重要特 征之一。
2018/9/23 3
概述
• 地下水是良好的溶剂。
– 地下水溶解岩石的组成成分,搬运这些组分,并在 某些情况下将其中的某些组分析出。
– 水是地球中元素迁移、分散与聚集的载体。
– 水也是许多地质过程的参与者,如岩溶、沉积、成 矿等地质过程中都有地下水的化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