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案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教案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五课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二、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教案1.认知理解慎独的意义,掌握内省的方法,通过见贤思齐、积善成德、躬行践履等践行职业道德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职业道德重在养成”的观点,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

3.运用运用躬行践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躬行践履实践是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既离不开在校时的专业训练,更离不开工作后在实际岗位上的正规强化训练。

因此,我们把躬行践履作为本框的重点。

2.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躬行践履?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要高标准,严要求,勤反思,戒反复,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三、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对职业道德养成的“慎独”境界、“内省”方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和认同,但在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问题上,认识不够、做得不够。

主要是在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缺少自律性和坚持精神。

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直接间接体验法、分组交流法开展教学。

(一)【复习旧课、形成共识】【统一上节课作业答案,复习巩固旧知识:老师编辑参考答案发班级群里】“慎独”的内涵,是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即使独自一人也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就是高度重视自律的作用。

“内省”就是内心省察,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自动的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分析。

通过内省可以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得与失,从而形成一个较为真切的认识,真诚地接受别人的批评,认真地进行自我批评,从而促进自己不断地进步,使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

【学生齐读后导入新课】良好职业道德不会自己形成,需要进行长期的、艰苦的、科学的养成训练,而且需要从现在开始。

(二)【共识导行、体验践行】根据形成的共识体验实践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1、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职业道德榜样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每一个道德楷模身上都体现着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但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学生间接体验1】阅读案例1:邓建军是江苏省常州市一名普通的维修工人,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做知识型职工、与时代同行”的职业追求和“立足岗位学技术、运用知识去攻关”的职业精神,成为中职学生“热捧”的明星,在他的母校——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掀起了“学习邓建军,树立新目标”的热潮。

学生阅读后思考:邓建军的职业追求是什么?职业精神是什么?怎样向他学习?【引用原文原句回答: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发班级群里交流】学生网搜阅读王顺友、陆琴榜样事迹。

【总结三个榜样人物】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执著无悔、无私奉献的邮递员王顺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修脚大师”陆琴;锐意进取、刻苦学习、善于钻研的典型代表邓建军。

我们要虚心学习各类职业道德榜样,对榜样的爱戴和敬佩之情会转化为强烈的道德情感,并最终成为引导我们在实践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

【说一说自己心目中的职业道德榜样: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发班级群里交流】2、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学生间接体验2】阅读案例2:阿霖在一家百货公司做营业员,她的柜台前有一道不起眼的台阶,时常有顾客经过时不小心被绊。

所以每当有顾客经过时,阿霖总是善意地提醒一句:“请小心台阶。

”一天,公司老总巡视,阿霖习惯性地提醒说“请小心台阶”。

老总听了,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

很快阿霖因工作表现突出被提升为柜台组长。

【谈体会】原来成功的方法如此简单,在细微之处用心去做就可以了。

【列举学习生活中没有做到的细节,打算怎么改进?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发班级群里交流】【学生间接体验3】阅读案例3:晓梦去应聘工作时,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主考官看到了,她因此得到了这份工作。

【谈体会】原来获得赏识如此简单,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

【设想一下自己将会在哪个习惯上被赏识。

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发班级群里交流】【老师交流几条短信后也编辑短信编辑短信发班级群里交流:细节决定成败,用心做事、养成好习惯,祝你成功。

】3、躬行践履: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学生间接体验4】阅读案例4: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准备给病人打点滴。

刚要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到了一次性注射针头上。

尽管患者没有看到,当时病房里也没有别人,而且丁茹的手也刚刚消过毒,但她还是决定更换一只新的注射器。

阅读案例5:锅炉工大赵值夜班,因为晚上喝了酒而睡着了,被车间主任发现,罚款100元,并做出书面检讨。

事后,大赵非但不认真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自己被抓是倒霉,还埋怨车间主任不近人情。

【探究问题】①道德修养靠自律,还是靠他律?②哪个更重要?【统一认识】道德修养既要靠自律,又离不开他律;而持之以恒坚持自律更重要。

【学生间接体验5】阅读案例6:某公司每天晚上下班后要求员工思考四个问题,并交流心得:(1)今天我对自己最满意的表现是什么?(2)今天我的工作有失误吗?(3)我的失误给公司、顾客以及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影响?(4)明天我会在哪些地方有所改进?【探究问题】这样做对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有什么作用?【教师将答案编辑成短信发班级群交流】高标准、严要求、勤反思、持之以恒,培养出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学生直接体验1】2017级8班护士礼仪训练现场展示,【思考】护士礼仪训练是简单的走路吗?【交流】训练后的感受。

【老师摘选几条学生感受交流后,总结编辑短信发班级群交流:紧扣标准、注重规范、团队协作、潜心坚持、刻苦训练、查缺补漏、减少问题、练出出彩作品】欣赏2018年护士礼仪技能大赛作品【视频】:与自己的训练作比较后,谈体会与感受【学生编辑短信发班级群交流,教师引导欣赏几条】【学生直接体验2】研读2016级护理专业教学实习生采访提纲(实习中遭遇白眼最多的在什么地方?你有哪些反思和改进?为什么会有这些经历?有什么要提醒学弟学妹的吗?),现场模拟一下,为实地采访作准备。

(三)【参与评价、总结经验】【学生直接体验3】学生参与课堂评价---(1)这节课你最喜欢的哪一个内容环节?为什么?(2)通过学习,你觉得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的践行活动要切记哪几个关键词?【学生编辑短信发班级群交流,教师稍后出示板书设计归纳总结】【板书设计】在践行职业道德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见贤思齐:学习职业道德榜样榜样的魅力[感染人、激励人、召唤人]积善成德:从小事做起涵养职业道德美德蕴涵于平凡小事中[立足岗位、脚踏实地、注重细节、点滴做起、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积久成习、积善成德] 躬行践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实践是根本途径,在克服不良习惯中形成,高标准、严要求、勤反思、持之以恒的坚持]【延伸体验作业】自己理想的职业对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有哪些要求?自己与这些要求有哪些差距?拟采取哪些措施缩小这些差距?【网搜学习,比较思考,拟出答案,编辑成短信小窗口发给老师】六、教学反思本教案对大纲、教材的把握准确,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新理念的要求,课堂结构清晰。

1.三维目标落实到位,特别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落实情感、态度、信念目标。

知、信、行三维目标的确立是对以往知识、运用二维目标的突破,是新大纲、新教材的特色和亮点。

但情感目标、运用目标如何实现?过去没有做过,本案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如,本案就如何躬行践履,做了案例分析探究、是非辨析、实践体验。

通过系列互动,找出优缺点,运用赞美、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情绪体验,把学生的积极参与引向高潮。

2.切实转变老师角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老师只是一个导演。

本案几乎所有的结论都是学生通过践行体验、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得到的,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突破和保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和保护。

老师的作用只有三个,一是设计剧情,通过案例及设问为学生搭建起一个架子;二是控制课堂进程和节奏,确保教学重点突出,课堂结构合理,确保完成教学任务;三是点拨释疑,概括提升,确保德育课堂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落实基本的知识观点。

3.采用分组教学法。

分组教学在倡导学生个体自主学习的同时,鼓励小组合作,生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团队精神,是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理念、新方法。

本案采取分组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有利于成员合作,组内互动,组间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评价,有利于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

4.把手机用于课堂学习。

本节课,无论是间接体验成果的交流,还是直接体验成果的交流,都让学生用好自己的手机编辑短信在班级群里交流,用手机完成学习任务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晒学习成果更是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所以这节课学生喜欢、课堂效率高。

手机实质上是最便捷的移动终端教学途径,引导使用、提供机会用好手机应该是学生手机管理的有效途径。

5.把教学评价引入课堂。

教学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也不只是知识方面的单方面评价。

本案在复习完成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然后,对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纪律、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各个方面,当然,根据教学需要,也可以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引入其中。

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维化、评价内容多样化、评价活动日常化是新大纲、新教材所倡导的新理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