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玻璃配料计算

最新玻璃配料计算

SiO270.5%,Al2O35.0%,B2O36.2%,CaO3.8%,ZnO2.0%,R2O(Na2O+ K2O)12.5%。

计算其配合料的配方:选用石英引入SiO2,长石引入Al2O3,硼砂引入B2O3,方解石引入CaO,锌氧粉引入ZnO,纯碱引入R2O(Na2O+ K2O)。

采用白砒与硝酸钠为澄清剂,萤石为助熔剂。

原料的化学成分见表11-6:表11-6原料的化学成分/mass%SiO2Al2O3B2O3Fe2O3CaO Na2O ZnOAs2O3石英粉99.89 0.18 —0.01 ————长石粉66.09 18.04 —0.20 0.83 14.80 ——纯碱—————57.80 ——氧化锌——————99.86 —硼砂——36.21 ——16.45 ——硝酸钠—————36.35 ——方解石————55.78 ———萤石————68.40 ———白砒———————99.90 设原料均为干燥状态,计算时不考虑其水分问题。

计算石英粉与长石的用量:石英粉的化学成分:SiO299.89%,Al2O30.18%即一份石英粉引入SiO20.9989份,Al2O30.0018份。

同样一份长石可引入SiO20.6609份,Al2O30.1804份,Fe2O3 0.1480份,CaO0.0083份。

设石英的用量为x,长石粉的用量为y,按照玻璃组成中SiO2与Al2O3的含量,列出联立方程式如下:SiO2 0.9989x+0.6609y=70.5Al2O3 0.0018x+0.1804y=5.0解方程x=52.6 y=27.2即熔制100kg玻璃,需用石英粉52.6kg,长石粉27.2kg(由石英引入的Fe2O3为52.6×0.0001=0.0053)计算由长石同时引入R2O和CaO与Fe2O3的量:Na2O 27.2×0.1480=4.03CaO 27.2×0.0083=0.226Fe2O327.2×0.0020=0.054计算硼砂量:硼砂化学成分:B2O336.21%,Na2Ol6.45% 玻璃组成中B2O3为6.2%∴ 硼砂用量==⨯21.361002.6 17.1同时引入Na 2O 量 17.1×0.1645=2.82计算纯碱用量:玻璃组成中含Na 2O 为12.5%由长石引入Na 2O 为4.03由硼砂引入Na 2O 为2.82尚需引入Na 2O 为:12.5-4.03-2.82=5.65纯碱的化学成分Na 2O 为57.8%∴ 纯碱的用量为5.65/57.8%=9.78计箕方解石的用量:玻璃组成中CaO 为3.8由长石引入CaO 为0.226尚需引入CaO 为3.574方解石的化学成分为CaO 55.78%∴ 方解石的用量为==⨯78.55100574.3 6.41 计算氧化锌用量:氧化锌的化学成分为ZnO99.80%,玻璃组成中ZnO2.0%∴ 氧化锌用量为==⨯80.991000.2 2.01 根据上述计算,熔制100kg 玻璃各原料用量为:石英粉 52.6kg长石粉 27.2kg硼 砂 17.1kg纯 碱 9.78kg方解石 6.41kg氧化锌 2.01kg总 计 115.10kg计算辅助原料及挥发损失的补充:考虑用白砒作澄清剂为配合料的0.2%则白砒用量为115.10×0.002=0.23kg因白砒应与硝酸钠共用,按硝酸钠的用量为白砒的6倍,则硝酸钠的用量为0.23× 6=1.38kg 。

硝酸钠的化学成分Na 2O 36.50%由硝酸钠引入的Na 2O 为1.38×0.3635=0.502相应地应当减去纯碱用量为==⨯80.57100502.00.87 ∴ 纯碱用量为9.78-0.87=8.91用萤石为助熔剂。

以引入配合料的0.5氟计,则萤石为配合料=⨯38785.0 1.03%。

∴ 萤石用量为115.l0×0.0103=1.18萤石的化学成分CaO68.40%由萤石引入的CaO 为1.18×0.684=0.81相应地应减去方解石的用量为: =⨯78.5510081.0 1.45 ∴方解石实际用量为:6.41-1.45=4.96考虑Na 2O 和B 2O 3的挥发损失根据一般情况B 2O 3的挥发损失为本身重量的12%,Na 2O 的挥发损失为本身重量3.2%,则应补足:B 203为6.2×0.12=0.74Na 2O 为12.5×0.032=0.40需要加入硼砂==⨯21.3610074.0 2.04 2.04份硼引入Na 2O 量为2.04×0.1645=0.34故纯碱的补足量==⨯-8.57100)34.040.0(0.l 即纯碱的实际用量为8.91+0.1=9.01硼砂的实际用量为17.1+2.04=19.14熔制100kg 玻璃实际原料用量为:石英砂 52.6 kg长石粉 27.2 kg硼 砂 19.14 kg纯 碱 9.01 kg方解石 4.96 kg氧化锌 2.01 kg萤 石 1.18 kg硝酸钠 1.38 kg白 砒 0.23 kg总 计 117.71kg计算配合料气体率 配合料的气体率为=⨯-10071.11710071.11715.05% 玻璃的产率为=⨯10071.117100×100=84.95% 如玻璃每次配合料量为500 kg ,碎玻璃用量为30%,碎玻璃中Na 2O 和B 2O 3的挥发损失略去不计,则:碎玻璃用量 500×30%=150kg粉料用量为 500-150=350kg放大倍数==71.117350 2.973 500Kg 配合料中各原料的粉料用量=熔制100kg 玻璃中各原料用量×放大倍数。

每副配合料中:石英粉的用量为 51.4×2.973=156.38kg ,长石粉的用量为 27.1×2.973=80.87kg硼 砂的用量为 19.14×2.973=56.90kg纯 碱的用量为 9.02×2.973=26.79kg方解石的用量为 3.63×2.973=14.75kg氧化锌的用量为 2.00×2.973= 5.98kg萤 石的用量为 11.7×2.973= 3.51kg硝酸钠的用量为 1.38×2.973=4.1kg白 砒的用量为 0.23×2.973=0.08kg总 计 349.96kg原料中如含水分,按下列公式计算其湿基用量湿基用量=%1水分干基用量 (11-5)计算结果见表11-7:表11-7 玻璃配合料的湿基计算原料熔制100kg 干基用量/kg 原料含水量/% 每次制备500kg 配合料减去碎玻璃后原料用量/kg 干基 湿基石英粉52.6 1 156.38 157.95 长石粉27.2 1 80.87 81.62 纯碱19.14 1 56.90 58.06 氧化锌9.01 0.5 26.79 26.92 硼砂 4.96 0.8 14.75 14.86硝酸钠2.01 0.5 5.98 6.01方解石1.38 1 4.10 4.14 萤石1.18 1 3.51 3.54 白砒0.23 — 0.68 0.68 小计 117.71 — 349.96 353.70 拟定配合料粉料中含水量为5%计算加水量:加水量=%1水分粉料干基--粉料湿基(11-6)加水量=%5196.349--353.70=368.38-353.70=14.68 kg,需要加湿润水的水量为14.68kg 。

2020年高考政治《经济生活》选择题必背103条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1.基本属性: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和价值(人类劳动)。

2. 有使用价值的并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3.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

4.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额,决定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但无权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5. 货币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

6. 通货膨胀: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7.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 信用卡: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但不能减少货币的流通),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并非十分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9. 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本币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利于对外投资,有利于出国旅游和消费,不利于出口和吸引外资。

10. 美联储加息,对于国际资本来说,会流向收益高的地方,进而导致其他国家资本外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1.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 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4. 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这时生产者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某种商品的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这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

5. 价格的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需求弹性大)。

6. 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一致的。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 生产决定消费。

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基础性的。

2.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3.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不含投资)的比例。

4.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5.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2.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3.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4.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5.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6. 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7.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8. 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9. 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10.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11.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处于主体地位。

12.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