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强势分析:生产持续增长,主要石化产品的价格较2003年同期有较明显的增长,产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石油开采企业因国际原油持续高价,收益稳定上升。
弱势分析:石油进口继续增加,我国石油价格机制受到国际油价上涨严重挑战;国内成品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下游化工企业,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压力加大,企业炼化一体化业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机会分析:进入原油供应短缺时期,石化市场将经历重大调整,石化行业的战略重组以及石化业进入周期性上升将创造新的行业投资机会;石油战略发展给业内企业尤其是大型上市公司带来较大投资空间;燃料油期货推出将为相关企业创造期货投资条件。
风险分析:国际油市动荡影响国内即将全面开放的成品油市场,影响下游相关行业企业成本和内需增长,从而影响企业业绩增长。
中国石化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内产品的供不应求,部分石化产品自给率相对较低,为经济进一步发展带来压力。
热点提示:石油价格问题;部分行业投资过热问题;贸易逆差严重;石油战略转型;润滑油终端市场整合。
正文目录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 (33)一、工业产值 (33)二、产品产量 (44)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 (66)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88)一、生产继续增长,石油和化工行业产销平稳 (88)(一)石油生产增速放缓,需求大幅增长,价格创历史新高 (88)(二)石化产品需求旺盛,产量增幅回落,价格增势放缓 (1515)二、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稳速增加 (2020)(一)产值快速增长 (2020)(二)销售产值平稳增加 (2020)(三)经济效益增速加快 (2121)(四)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产品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121)石化行业主要经济问题概述 (2323)一、石化扩能走向规模化,部分行业投资过热 (2323)二、中国与国外石化业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525)三、第二阶段排放标准挑战我国炼油工业 (2727)四、国产润滑油不断扩大高端市场份额,竞争急需规范 (2828)石化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3030)一、需求将继续增加,全球石油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030)(一)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依然持续坚挺 (3030)(二)全球炼厂高负荷运转国际炼油毛利保持较高水平 (3333)(三)下半年全球化工业走势将更为强劲 (3434)二、下半年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3535)(一)石油市场增速回落,进出口贸易仍呈显著逆差 (3535)(二)需求增长强劲,石化业供不应求,总体价格水平向好. 3838石化行业投资风险与机会分析 (4343)一、仍处景气周期,2004年石化行业投资价值提升 (4343)二、成品油经营将迎来转势之年 (4444)三、成本控制释放化工投资价值 (4545)四、中石化整合产业链提升企业投资价值 (4646)石化行业基础数据平台一、工业产值表1-1 2004年1-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值表二、产品产量表1-2 2004年4-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产品产量表能源及其加工产品天然原油(万吨)1,411.8 1,473.7 1,440.9 8,571.3 2.4 1.9 天然气(亿立方米)31.2 32.5 30.9 194.9 16.3 15.9 原油加工量(万吨)2,207.0 2,309.3 2,250.5 13,390.4 20.1 17.9 汽油(万吨)427.2 429.6 423.0 2,574.7 13.7 13.2 煤油(万吨)68.9 77.0 82.5 465.2 74.7 16.4 柴油(万吨)819.4 853.5 857.3 4,930.1 25.0 22.1 润滑油(万吨)44.9 38.4 45.9 237.6 29.5 29.0 燃料油(万吨)163.4 173.1 168.1 1,032.2 21.0 16.7 石油沥青(万吨)76.0 88.8 83.8 457.8 7.7 32.3 液化石油气(万吨)119.3 126.1 120.0 730.9 13.8 8.6 焦炭(万吨)1,371.7 1,434.0 1,440.3 8,211.6 18.9 24.0 机械化焦炉生产的焦炭1,159.4 1,216.9 1,241.7 7,042.7 22.0 24.5 原煤(万吨)13,129.3 12,872.3 13,540.9 74,308.9 12.3 14.9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1,678.9 1,692.9 1,748.1 9,908.5 14.3 15.8 火电1,409.0 1,372.4 1,383.2 8,360.8 13.3 15.8 水电225.1 277.8 318.9 1,279.3 19.6 13.4 核电37.0 36.8 40.4 226.3 8.5 21.1 有机化学产品乙烯(万吨)53.7 56.4 49.9 317.8 7.5 7.8 纯苯(万吨)21.2 22.4 20.8 129.5 11.9 6.6 精甲醇(万吨)36.3 37.5 35.9 213.2 18.7 37.0 冰醋酸(万吨)8.7 9.2 8.1 51.6 -7.6 3.8 油漆(万吨)15.7 15.3 16.0 83.7 10.6 15.3 建筑涂料(万吨)9.9 11.1 10.8 52.6 25.3 32.0 油墨(万吨) 1.8 1.7 2.0 11.4 12.2 6.3 颜料(万吨)10.8 10.8 11.0 60.9 4.0 8.5 染料(万吨)8.0 7.6 8.4 41.6 6.8 13.2 轮胎、胶鞋及胶卷轮胎外胎(万条)2,364.1 2,210.4 2,228.3 12,711.7 13.3 17.7 子午线轮胎外胎965.8 837.4 889.9 4,858.2 38.2 36.8 胶鞋(万双)8,906.4 10,935.9 10,795.9 51,874.3 16.9 9.0 照像胶卷(万平方米)206.8 202.6 188.9 1,338.8 167.8 101.7 合成材料塑料树脂及共聚物(万吨)148.2 152.6 146.5 891.2 14.7 14.2 聚氯乙烯树脂39.8 41.9 41.1 243.2 21.0 20.4 聚乙烯树脂35.7 39.7 34.8 224.2 5.7 11.4 聚丙烯树脂39.1 40.0 39.9 237.5 16.5 10.6 合成橡胶(万吨)11.5 12.1 13.6 74.3 26.3 22.0 顺丁橡胶 3.3 3.5 2.7 19.5 -14.1 6.8 合成纤维单体(万吨)48.8 55.1 53.8 319.2 17.4 21.4己内酰胺 2.0 1.9 1.9 11.2 27.9 13.9 合成纤维聚合物(万吨)65.4 65.2 68.5 398.5 29.2 19.3 聚酯58.7 58.6 62.0 361.1 30.9 19.9 化学纤维(万吨)118.6 113.2 120.4 687.3 23.4 29.8 粘胶纤维8.2 7.7 7.4 46.4 15.5 18.2 合成纤维109.3 104.5 111.8 634.3 24.2 31.1 锦纶纤维 5.8 5.7 6.0 32.7 17.1 19.6 涤纶纤维94.3 89.8 96.6 546.7 27.5 34.2 腈纶纤维 5.4 5.2 5.3 33.0 -3.6 10.7 维纶纤维0.4 0.3 0.2 1.9 -54.2 -14.2 丙纶纤维 2.6 2.5 2.7 14.6 10.4 12.5 基本化学原料(无机化工原料)硫酸(折100%)(万吨)304.1 308.0 317.0 1,787.7 18.7 18.2 浓硝酸(折100%)(万吨)10.0 9.5 9.4 59.4 -7.2 3.3 盐酸(含HCl31%以上) (万吨)50.1 50.7 49.6 291.2 5.0 9.6 氢氧化钠(烧碱) (折100%)(万吨)86.0 88.7 88.5 517.0 13.9 14.2 离子膜法烧碱(万吨)20.0 20.7 20.7 121.0 11.9 8.3 碳酸钠(纯碱) (万吨)109.4 107.1 104.5 615.4 20.0 14.7 氧化铝(万吨)57.6 60.3 57.0 341.8 16.2 16.9 碳化钙(电石) (折300升/千克) (万吨)45.6 48.4 57.8 293.8 28.7 19.1 化学矿及农用化工产品硫铁矿(折含S 35%)(万吨)95.3 101.3 92.7 519.2 12.7 30.3 磷矿石(折含P2O530%)(万吨)247.8 220.3 248.8 1,279.9 4.1 6.6 合成氨(万吨)350.3 349.1 349.5 2,030.7 7.4 8.3 化肥总计(折纯) (万吨)394.2 393.2 405.2 2,216.7 12.1 12.7 氮肥(折含N100%)277.8 299.7 308.4 1,662.2 11.5 10.5 尿素氮肥(折含N100%)155.3 173.7 174.7 955.4 8.7 9.0 磷肥(折含P2O5100%)88.9 81.3 80.4 485.5 11.1 17.5 钾肥(折含K2O100%)27.6 11.0 16.2 67.2 31.2 41.6 磷酸铵肥(万吨)47.5 51.1 48.1 279.4 28.8 36.5 化学农药(折100%)(万吨)8.5 9.4 8.5 46.9 4.8 9.6 杀虫剂(折100%) 4.1 4.5 4.2 22.3 -5.6 2.4 杀菌剂(折100%)0.8 1.1 1.0 4.8 40.2 21.2 除草剂(折100%) 2.5 2.6 1.7 13.3 9.5 12.6 数据整理:国研网数据中心数据来源:中国石化协会三、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表1-3 2004年1-6月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和利润亿元,%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分析2004年二季度的石化行业的运行发展印证了我们上个季度对主要石化产品价格将攀升的预测,我们观察到此次石化行业周期出现在国民经济对能源需求大幅上升的宏观背景下,形成了所谓“高油价,高产品价差”的理想景气特性。
原油、成品油和石化产品的价格上涨,也是促使信贷紧缩、利率上调等宏观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因而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景气时间并提高了其强度。
但在国家遏制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下,二季度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趋缓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