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修读学期5学分3学时48课程英文名称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管理信息系统》是专业方向课,属于管理类课程。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的学科,它面向管理,以计算机及网络作为技术平台,利用系统的观念,数学的方法,以信息化管理为重心,研究信息化对现代管理模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的效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指导学生运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等学科的理论和概念,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对企事业等社会组织中的业务管理和决策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组织、检索、分析、设计、处理和应用,培养学生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
本课程侧重对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技术的学习,是一门实用性、技术性较强的课程。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学习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初步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方法,懂得人的因素、社会因素在实现和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阶段并不要求去编写复杂的应用程序,通过上机实验和教学软件的演示拓宽视野,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生产实际,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掌握操作和使用方法,提高政务信息管理能力、现代办公操作能力和社会工作与服务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本门课的教与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具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步骤、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设计小型的MIS系统;3.掌握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具备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政务信息管理基本原理与方法,具备适应电子政务和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现代政务信息管理能力。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22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22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22第四章Web开发的基本技术106 4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22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64 2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84 4 第八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实施64 2 第十章项目管理22第十一章决策支持系统22第十三章电子商务22第十五章电子政务22第十六章供应链管理及其信息系统22(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信息的定义、性质、度量;2.理解:系统、系统理念、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决策支持系统等概念和特征;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影响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研究对象难点: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
教学主要内容:(1)信息化概览:信息的概念、特征以及其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的性质;(2) 信息的度量:信息(数据)量的大小的意义;信息的度量;对信息量的解释;(3)系统和信息系统:系统的概念、分类;系统研究的意义;系统的特征; 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系统的类型;(4)信息系统的发展: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Systems,简称EDPS)概念、特征、作用;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简称MIS)概念、特征、作用;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简称DSS)概念、特征、作用(5)信息系统和管理: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6)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几个概念的解释:情报、设计、选择、实施;决策的科学化;决策问题的类型;(7)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2.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3.掌握:MRPII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的层次划分,管理不同层次对信息的不同需要难点:系统结构及信息系统对组织内部结构的影响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
教学主要内容:(1)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2)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生产过程的特征;组织规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组织的系统性;信息处理与人;(3) 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4)管理信息系统与现代管理方法:MRPⅡ(制造资源规划);ERP(企业资源规划);JIT(准时制生产);最优化生产技术(OPT);Agile 制造;(5)制造资源计划(MRPⅡ):MRPⅡ的形成与发展;MRPⅡ系统的工作原理;MRP Ⅱ系统的结构;MRPⅡ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6)企业资源规划(ERP):ERP系统概念的提出;ERP系统的结构。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数据处理、数据结构、数据文件、网络拓扑结构、典型的网络通信技术;2.理解: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3.掌握: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数据查询及更改等数据库操作。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结构、数据模型、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难点: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基本表的建立与删除、数据查询及更改等数据库操作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
教学主要内容:(1)信息技术概述: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2)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的主要目的;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数据处理的发展过程;(3)数据组织:数据结构;数据文件;数据库;(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构成;数据库设计的主要内容;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数据模型;关系的规范化;数据库操作(5)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局域网技术;网际互联;多媒体网络;OSI参考模型。
第四章 Web开发的基本技术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WWW、HTML文档、ASP脚本命令、Internet信息服务;2.理解:IP地址和域名、HTML文档一般结构、ASP脚本编程;3.掌握:HTML做简单的网页、交互网页制作、Dreamweaver 的使用、学会制作静态网页及简单的动态网页。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HTML文档的一般结构,并熟练使用各种HTML标记元素难点:交互性标记元素、交互网页的制作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
教学主要内容:(1)WWW(全球信息网):IP地址和域名;Internet提供的常用的服务;(2)HTML:用HTML做简单的网页;HTML文档的一般结构;用HTML定义表格(3)Adobe Dreamweaver 的使用;(4)交互网页的制作:交互性标记元素;一个人机对话的表单接口界面制作;(5)ASP(动态服务主页) : ASP(Active Server Pages); ASP脚本命令; ASP脚本编程;(6) Internet信息服务。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的概念、MIS战略规划的组织;2.理解: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3.掌握: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和方法难点:结构化开发法、原型法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
教学主要内容:(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的概念: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MIS战略规划的组织;(2)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简称BSP);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Bactors,简称CSF);(3)企业流程重组:企业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简称BPR)的概念;企业流程重组的步骤与方法;(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Prototyping);面向对象方法(Object-Oriented Method);CASE(Computer 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方法。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2.理解:可行性分析的报告、数据字典、系统化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3.掌握:可行性分析的报告、管理业务调查、数据流程调查、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数据流程调查、数据字典、描述逻辑的工具和系统化分析难点: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U/C矩阵等的绘制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示例分析、应用。
教学主要内容:(1)可行性分析和详细调查概述:可行性分析的任务和内容;可行性分析的报告;详细调查的目的、原则;(2)管理业务调查(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查;(3)数据流程调查;(4)数据字典:数据项的定义;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流的定义;处理逻辑的定义;数据存储的定义;外部实体的定义;(5)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判断树;判断表(又称决策表);结构英语表示法(6)系统化分析:分析系统目标;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数据属性分析;数据存储分析;数据查询要求分析;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7)研究和确定管理模型:综合计划模型;生产计划管理模型;库存管理模型;财务成本管理模型;统计分析与预测模型;(8)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方案:新系统的业务流程;新系统的数据流程;新系统的逻辑结构;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
第七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教学目的和要求:1.识记:系统设计的任务2.理解:功能结构图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3.掌握: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物理模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基本方法难点:代码设计、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数据存储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演示法,PPT,示例分析、应用。
教学主要内容:(1)系统设计的任务:系统设计的主要工作;系统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代码设计:代码的功能;代码的设计;代码的种类;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3)功能结构图设计;(4)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5)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设计依据;计算机硬件选择;计算机网络的选择;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应用软件的选择(6)输出设计:输出设计的内容;输出设计的方法;输出报告;输出设计示例;(7)输入设计:输入设计的原则;数据输入设备的选择;输入检验;原始单据的格式设计;输入屏幕设计(8)数据存储设计:文件的分类;文件设计;数据库设计;(9)处理流程图设计;(10)制订设计规范;(11)编写程序设计说明书和系统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