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美术下册 老师和同学教案 沪教版

四年级美术下册 老师和同学教案 沪教版

老师和同学
类别:绘画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成人与儿童直立时的大体比例知识;学会用基本形概括写生人物动态。

过程与方法:
用比较的观察方法,以对象的头长作标准,找出上身、四肢等的比例,用基本形概括人物动态特征,运用写生的方法,仔细勾画细部,完成作业。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有情有景的写生交流,在活动中增进对老师或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教学重点:
直立人物的比例
教学难点:
人物大体比例与特征
教学准备:
学具:彩色纸、记号笔、钢笔等。

教具:相关画家速写作品、学生优秀作品、教师范画等。

作业内容:
用线条写生站立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小朋友在升旗仪式会做什么姿势?能做做看吗?
2.出示人体比例图,让学生观察了解成人与小孩的身高比例区别。

3.教师也可以出示各种图片让学生辨别体形的大小、高矮、胖瘦等特征。

环节设计意图:区别成人与儿童的比例
二、尝试与体验
1.写生时要全神贯注,动作迅速注意线条流畅。

2.侧面的人,确定好大体比例后,可先画背的动态,再画头和全身,正面的人可从头开始。

3.出示作品比较画面效果。

4、小结:整个形象在纸上要有合适的位置,不要太大或太小。

环节设计意图:能画出人站立的大致动态。

三、示范与操作
1.教师示范:按照书本第十页过程示范或用点定位:
(1)根据对象在画纸上定位头、躯干、下肢、各点的位置。

(2)从纸的上端起笔(示范),整张纸画满,注意不要出现头大身短的形象。

(3)仔细分析人物身上的线条疏密。

(4)安排画衣服褶纹时不能乱画线条,根据人体结构动态来寻找,主要画大的褶纹,次要的可省去。

2.学生作业。

环节设计意图:学习了解写生人物的方法与要求。

四、欣赏与评论
1.展示作业,发表意见:
①人物比例关系;
②动态表现;
③线条是否流畅,疏密是否得当。

2.学生互评、教师总评,评论时尽量找出学生的闪光点,指出不足。

环节设计意图:点评他人作品的优缺点
五、板书设计
老师和同学
作画步骤:画出全身比例——画出基本比例——
勾画细部——完成作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