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之令狐采学创编

2021年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氧化还原反应)之令狐采学创编

液分层,上层为橙黄色,下层为紫红色且 有白色沉淀。如图所示 解释: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呈紫色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2、介质酸碱性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对产物的影响
取 3 支试管,分别加入 2 滴 0.01mol/L KMnO4 溶液。在第一支中加入 3 滴 2mol/L H2SO4
解释:在中性条件下,其反应生成 MnO2,为
黑色沉淀
④0.01mol/L KMnO4 溶液与 6mol/L NaOH 溶液混合,再加入 Na2SO3 溶液
现象:溶液由紫红色变为墨绿色。
反应方程式:2KMnO4 &##43; K2MnO4 + Na2MnO4 +
H2O
实验,观察 CCl4 层颜色,记录现象并写下反应方程式。
①实验试剂
0.1mol/L KBr 溶液(无色) 0.1mol/L FeCl3 溶液(黄色)
CCl4 溶液(无色)
②实验数据
现象:溶液分层,上层为淡黄色,下层为
无色
方程式:KBr 不与 FeCl3 反应
解释:还原产物
的还原性大于还原
剂 的还原性,故而不能反应。 ⑶查出相应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大小并比 较,根据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电极电势与氧 化还原反应方向之间的关系。 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氧化剂的养化能力 越强;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还原剂的还 原能力越强。
,碘微溶与水,其水溶液呈棕黄色。 ④加 2mol/L NaOH 溶液 现象:沉淀溶解,溶液变为淡黄色。 化学方程式:3I2 + 6NaOH=5NaI + NaIO3 + 3H2O
解释: 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和 此沉淀溶解。
,因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②实验数据
现象: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上层为橙红色。
方程式:2FeCl3 + 2KI=2FeCl2 + 2KCl + I2
解释:常见离子还原性顺序: > > > >Br
>Cl>F, 的还原性大于
的还原性,反应可以发
生。I2 溶于 CCl4 显紫色。
⑵以 0.1mol/L KBr 溶液代替 0.1mol/L KI 溶液进行同样的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现象:无明显变化,溶液无色 ③加入 2mol/L H2SO4 溶液 现象:溶液有无色变为棕黄色,且有棕色沉淀生成。 方程式:5KI + KIO3 + 3H2SO4=3H2O + 3I2 + 3K2SO4
解释: 和 发生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生成
氯化铁显黄色
②再加入 KSCN 溶液
现象: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
方程式:Fe3++3SCN=Fe(SCN)3
解释:Fe3+和 SCN 结合形成血红色络合物
③再逐滴加入 SnCL2
现象:血红色褪去,溶液变为无色
方程式:SnCL2+2FeCL3=SnCL4+2FeCL2
解释:氯化铁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氯化锡具有较强的还原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海南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欧阳光明(2021.03.07)
实验课程:无机化学实验 B 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 班级: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实验班 姓名:袁丹
学号:0419310026 日期:.12.05
实验名称:氧化还原平衡与电化学
一、 实验目的
1、 理解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 2、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如何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答:根据电极电势判断,电极电势越大,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 弱。电极电势越小,电对中的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弱,还原型的还原能力越强。 3、将铜片插入盛有 CuSO4 溶液的烧杯中,银片插入盛有 AgNO3 溶液的烧杯中,若加氨水到 CuSO4 溶液中,电池的电动势将如何变化?若加氨水到 AgNO3 溶液中,电池的电动势又将如何 变化?
性,S n2+把 Fe3+还原为 Fe2+,溶液接近无色。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五、思考题
1、何种介质中 KMnO4 的氧化性最强?不同介质中它的还原性产物分别是什么?
答:在酸性条件下 KMnO4 的氧化性最强。
在酸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
在中性条件下还原产物为
溶液(无色)
CCl4(无色)
②0.1mol/L CuSO4 溶液与 0.1mol/L KI 溶液混 合
现象:反应生成棕黄色沉淀
反应方程式:
2CuSO4 + 4KI=2CuI↓ + I2 + 2K2SO4
现象解释: 的还原性大于 的还原性,因
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白色沉淀,吸附 呈现棕黄色。
③ 再加入 10 滴 CCl4,充分振摇,现象:溶
象。在逐滴滴加 2mol/L NaOH 溶液使溶液呈碱
性,观察现象。解释上述现象,并写出反应方
程式。
①反应试剂
0.1mol/L KI 溶液(无色)0.1mol/L KIO3 溶液
(无色)
2mol/L H2SO4 溶液(无色)2mol/L NaOH 溶
液(无色)
②0.1mol/L KI 溶液和 0.1mol/L KIO3 溶液,混 匀后。
0.1mol/L KSCN 溶液,观察现象。继续滴加 0.2mol/L SnCl2 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查出相应电对的电极电势的大小并比较,解
释实验现象,写出反应方程式。
⑴实验试剂
0.1mol/L FeCl3(黄色)
0.1mol/L KMnO4 溶液(紫红色)
0.2mol/L SnCl2 溶液(无色)
解释: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 ,且 的还
原性大于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变成硫酸锰,颜色褪去。
③0.01mol/L KMnO4 溶液与蒸馏水混合,再加入 Na2SO3 溶液。
现象: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且有黑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2KMnO4 + 3Na2SO3 +
H2O=3Na2SO4 + 2KOH + 2MnO2↓
溶液,第二支中加入 6 滴蒸馏水,第三支中加入 6 滴 6mol/L NaOH 溶液,然后分别向三支试管
中逐滴滴加 0.2mol/L Na2SO3 溶液,振摇并观察三支试管中的现象。
①反应试剂:
0.01mol/L KMnO4 溶液(紫红色 )
2mol/L H2SO4 溶液(无色)
蒸馏水(无色)
6mol/L NaOH 溶液
2、 掌握介质酸碱性、浓度对电极电势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3、 了解还原性和氧化性的相对性。
4、 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学习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方法。
二、
实验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被还
原,元素的氧化值减小;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元素的与氧化值增大。物质氧化还原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取 1 支试管,加入 10 滴 0.1mol/L CuSO4 溶液,10 滴 0.1mol/L KI 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
10 滴 CCl4,充分振摇,观察 CCl4 层颜色,记录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① 反应试剂图片
0.1mol/L CuSO4 溶液(浅蓝色) 0.1mol/L KI
溶液的 pH 也会影响某些电对的电极电势或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介质的酸碱性也会影响某 些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如 MnO4—在酸性、中性、碱性介质中的还原产物分别为 Mn2+、 MnO2 和 MnO4—。
一种元素(如 O)由多种氧化态时,氧化态居中的物质(如 H2O2)一般既可作为还原剂, 又可作为氧化剂。
(无色)
0.2mol/L Na2SO3 溶液
反应现象,原理及方程式
②2mol/L H2SO4 溶液与 0.01mol/L KMnO4 溶液混
合,后加入 0.2mol/L Na2SO3 溶液
现象:紫红色褪去,溶液变为无色。
反 应 方 程 式 : 2KMnO4 + 5Na2SO3 +
3H2SO4=K2SO4 + 2MnSO4 + 5Na2SO4 + 3H2O
2021.03.07
3、利用电极电势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⑴取 1 支试管,加入 10 滴 0.1mol/L KI 溶液和 2 滴 0.1mol/L FeCl3 溶液,摇匀后,加入 6 滴
CCl4,充分振摇,观察 CCl4 层颜色,记录现象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实验试剂
0.1mol/L KI 溶液(无色) 0.1mol/L FeCl3 溶液(黄色)CCl4 溶液(无色)
0.1mol/L KSCN(无色)
⑵实验数据
①FeCl3 溶液和 KMnO4 溶液摇匀后再加入 SnCl2 溶液至 KMnO4
溶液刚一褪色,如图所示。
现象: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化学方程式:
+
+
+22 =
5
+5 +4
+11 O
解释:电极电势越大,则氧化性越强。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大于
氯化铁的氧化性,故而还原剂 SnCl2 与先与高锰酸钾反应剩下
解释:在碱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和硫酸钠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