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上中国承包商发展趋势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工程总承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施工承包的重复式叠加,它是区别于一般土建承包、专业承包,具有独特内涵的一种管理专业。
它是一种以向业主交付最终产品服务为目的,对整个工程项目实行整体构思,全面安排,协调运行的前后衔接的承包体系。
它将过去分阶段分别管理的模式变为各阶段通盘考虑的系统化管理,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更加符合建设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工程总承包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我国从无到有,也积累了一定经验。
目前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工程总承包发展需要加强的功能建设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成为不同类型的公司来与国际工程公司竞争。
一、打造总承包企业的功能建设
从设计院和从施工企业发展成为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途径是不同的,施工企业打造工程总承包企业需要加强咨询服务、设计功能和融资功能建设。
1.1 咨询服务
工程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回收期长、涉及面广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活动。
项目建设前期业主需要做大量的投资机会研究工作,为投资决策提供较为扎实的依据,需要回答包括市场、建设规模、财务预算、资金筹措、效益评价等多方面的内容。
相对于后期项目建设来说,这些都是内业工作,所花费用少,但对整个项目投资的影响却很大。
这些工作需要有相当经验的专家来完成,但大多数投资方都不是工程建设方面的行家,他们需要总承包企业协助其做好项目可行性分析。
因此,增加咨询功能对施工企业打造总承包企业是非常必要的,它为承包商尽早参与项目提供了机会。
美国的福陆丹尼尔公司正是凭借强大的咨询服务能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之一。
1.2 设计功能
国内建筑业体制以设计与施工相分离为特征,而国际工程以设计与施工相结合为特征。
如果没有相应的设计能力,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没有设计就没有总承包。
同时,随着CM方式,即“边设计、边施工”的模式基于其能够缩短建设周期、降低投资风险的原因而越来越多地被业主采用,施工企业单纯的“按图施工”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要求。
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建筑师依靠图纸表达与确定下来的通常只是建筑工程的总体设计要求,要真正实现其设计意图,需要承包商自行完成大量的施工详图设计。
金茂大厦就是这种情况,在美国SOM设计事务所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工程总承包商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通过上海建工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大量的施工图深化设计。
施工企业增加设计和咨询服
务功能可以通过修改其组织结构,增加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来实现。
设计和咨询服务部门可以采取事业部制这种利润中心的模式,也可以仅仅是一种职能部门的模式。
需要明确的是,企业必须取得勘察设计甲级资质,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工程总承包市场上具备基本的竞争力。
具体到如何成立设计部门,可以通过自建和兼并重组两种方式。
后者具有时效快、可得性和低成本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1.3 融资功能
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特别是承揽国际工程,需要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
我国企业的自有资金少,不能满足大型项目带资承包的需要。
同时我国银行对企业的信贷额度低,国家控制外汇信贷规模,审批时间长,审批程序复杂,融资问题将成为企业开展总承包业务的瓶颈。
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也对企业如何建立宽泛的融资渠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工程承包发展类型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总承包从化工、石化行业逐步推广到冶金、电力、纺织、铁道、机械、电子、石油天然气、建材、市政、兵器、轻工、地铁等行业。
在行业推广面扩大的同时,工程总承包合同额在不断增加。
由于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建设方式具有有利于投资控制,降低项目工程投资;转移项目业主风险;有利于施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等多项优点,近十几年,国内外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成为工程承包的主要实施模式:
2.1 设计类企业
是“技术延伸型”的工程总承包供给者,它指通过某一技术环节如设计或者施工逐步拓展到其它环节,最终完成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类型。
如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天津水泥设计院等,其依靠自身在某专业方向的设计优势,通过培养提高国际商务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逐渐向工程公司转变,有的依靠行业背景,形成了集团化的从设计到施工的能力和专业优势。
而且,具有一支素质很高的人才队伍,这支队伍在专业技术、项目开发、融资和商务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
拥有一定的先进技术,具有雄厚的资金和融资能力,在工程承包项目中倾向于为业主提供“咨询设计—融资—建造—运营—合资合作”一条龙的整体服务,许多公司可以从项目立项阶段就开始介入,公司高端的项目设计和综合运筹管理、融资能力十分雄厚。
2.2 综合类工程施工企业
是“资源整合型”的工程总承包供给者,他是指通过获得工程总承包项目的信息来整合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资源完成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企业类型。
如中建总公司、
中国土木工程公司等大量的国家级企业和地方企业,依靠公司优势和自身专业特点,国合公司凭借其国际市场的良好声誉、灵活多样的项目运作模式、项目拓展面宽,所遇到的行业风险较小。
经过多年的市场锤炼和磨合,已经初步具备较好的项目总设计和综合管理能力,这也是这类企业近几年发展比较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合类工程施工企所进行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领域,是中国大部分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集中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并带动了大批的材料、设备和劳务出口。
“资源整合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由于具有较强实力的工贸公司能较好的弥补“技术延伸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一些明显不足,在工贸公司获得市场信息后,通过较强的和灵活的项目运作能力,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更轻易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核心竞争力,更能适应国内外大型总承包项目的要求。
2.3 外经型类企业
在目前的我国工程总承包的供给市场上,可以说两股力量并存,从总体上说,虽然我国以施工为主体的总承包和以设计为主体的总承包都有特色,但在总承包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都不强。
如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中国技术进出口总公司、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中国万宝工程公司、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具有较强的商务能力和一定市场资源整合能力,有的企业还具备一定的融资能力,建立了较为丰富的营销和信息网络,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市场。
采用EPC、BOT方式总承包工程,将工程承包作为带动成套设备出口的基础业务,以工程承包开路,在援外优惠贷款下到境外开展合资合作。
然而,这类企业缺乏必要的专业技术、项目的设计能力和施工能力,需要加大与设计类企业和施工企业的合作力度以便扩展业务和提高项目运作能力。
由于治理体制、文化、市场诚信、治理能力和方法等问题,我国设计、施工单位之间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联合经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也往往难以实现。
而且我国一些大型设计、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其技术开发机构,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普遍缺乏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较少。
另外,国际上许多项目要求承包商参与融资、前期投入、带资承包,这需要总承包企业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
而我国的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的融资能力相对来说不是非凡高,使得丧失了很多总承包的商机。
2.4 生产型类企业
如中兴通讯、华为、哈电集团等,这类企业依靠其专业技术优势向国际市场拓展,但基本是在其所属的行业内通过承包工程,销售产品设备来参与运营。
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源整合型”工程总承包企业的逐步成熟,在工程总承包的供给体系中必将构筑形成以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配套协作、整体优势明显的供给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