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宋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复习题及答案

唐宋文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初唐四杰:指初唐著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

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

他们的诗歌,从宫廷走向人生,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俊。

卢、骆的七言歌行趋向辞赋化,气势稍壮;王、杨的五言律绝开始规范化,音调铿锵。

骈文也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2、汉魏风骨:即建安风骨。

唐初由陈子昂提出,用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文风作品,而提倡一种多悲凉慷慨之气、寄托济世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的文风理想。

3、上官体指初唐诗人上官仪诗歌创作所形成的风格。

他的诗多应制奉和、与宴咏物之作,内容贫乏,而富丽精工,以“绮错婉媚”为其特色。

4、初唐宫体诗指初唐时期由于李世民提倡而存在数十年的宫体诗现象。

其代表为虞世南、上官仪、文章四友、沈佺期、宋之问等。

特征是延续六朝宫体诗题材,多写宫廷,应和唱答,颂圣饰世。

对文学史影响是使得格律诗进一步成熟。

5、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唐代很能代表盛唐气象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为王维孟浩然。

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

该流派艺术上特征是多大力描写山水田园的秀美,追求恬静平淡清远的情调。

6、沉郁顿挫:杜甫诗的主要艺术风格名称。

沉郁和顿挫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般而论,沉郁是指作品中意境的深远和情调的浑厚,顿挫本来是指一种舞蹈动作,在诗歌创作上则是形容一种有节奏的思想感情的震荡。

沉郁一般与作品的主题内容有关,而顿挫则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字造句的技巧有关。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但无论内容或技巧,都是和作品的风格分不开的。

7、郊寒岛瘦语出苏轼,主要指孟郊诗歌幽僻清冷苦涩意象及峭硬风格,和贾岛诗歌那种类乎僧诗的清寂禅境风格。

8、元和体: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开始流行的诗体专称。

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唐宪宗元和以来各种新体诗文。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元和以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学苦涩于樊宗师;歌行则学流荡于张籍;诗章则学矫激于孟郊,学浅切于白居易,学淫靡于元稹,俱名为元和体。

”认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风、诗风,是由韩愈等元和时的著名作家开创的,所以总称之为元和体。

狭义是指元稹、白居易诗中的次韵相酬的长篇排律和包括艳体在内的流连光景的中短篇杂体诗。

9、大历十才子:指以钱起卢纶为代表的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而为世人瞩目的十位诗人,由于风格比较一致,故称。

他们不象盛唐诗人那样充满兼济理想,而是集情趣于山水,寄心绪于景物。

写日常细事,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艺术上追求格律辞藻,清雅闲淡,细腻雕琢,精致工整。

10、长庆体:即元白诗风格。

特点是:好通俗,好讽喻,元轻白俗。

11、大历十才子:指中唐代宗大历年间闻名一时的十位诗人。

他们以钱起、卢纶、李端、司空曙、韩闳为代表,多山水田园题材,少反映时局之作;以归隐伤感为情调,风格深细工巧,题材狭窄,浑厚不足。

12、唐传奇:唐传奇即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它虽在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基础上产生,但却不同于它毕竟附庸于史,也不同于宋话本小说之在民间文学上的再加工,而是第一次由文人独立创作的、虚构的、很有文采的文言短篇小说。

故在文学史上地位评价很高。

代表作家作品有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等。

13、南唐二李:指李璟李煜父子。

他们都是南唐词中魁首,风格又都表现了那种末代忧患凄凉,特别是李煜,所写词尤具感染力,里程碑式的变乐工之词为士大夫词,故称之。

14、温韦指温庭筠和韦庄。

两人都是晚唐五代人,又都善诗而尤长于词,是著名的“花间词派”的代表,题材相同,风格相近,成就相当,故并称。

15、花间体是指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晚唐五代词派。

该体因温韦等十八人词作被五代赵崇祚编成《花间集》、风格又大致一致而得名。

该体特点是不出花前月下、闺怨绮思,树立了“词为艳科”旗帜,风格上大致以刻红剪翠、香软浓艳为共同点。

16、屯田家法柳永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所谓屯田家法,就是柳永词的风格,亦即慢词铺叙、白描手法,写景状物,不假替代;言情叙事,不烘托渲染,直抒胸臆,以及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语言表现世俗化市民生活情调等。

17、豪放词:豪放词是宋代形成的与婉约词对立的词学流派之一。

它的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的爱国进取方面的内容,铺叙直抒的表现方法,恢弘昂扬的美学风格,以及敢于打破格律框框等。

其代表人物为,苏轼首先以出猎、怀古等题材开创豪放词,南宋辛弃疾将其推向最高峰。

此外还有张孝祥、张元干、陈亮、刘过、刘克庄、陆游、孙惟信、陈人杰、刘辰翁、文天祥等。

18、辛派词人: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

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

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

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陈亮明确说是以词为文),过于直率,不如辛词蕴藉。

19、晚唐体:"晚唐体"是宋初一个诗歌流派,作为沿用已久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晚唐体是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代表诗人林逋。

20、西昆体宋初以李商隐为追求目标的诗歌流派,代表人物为杨忆、刘筠、钱惟演等。

杨亿编辑《西昆酬唱集》,唱和作者风格大体相近,于是称为西昆体。

其特点是内容空虚,思想贫乏堆砌典故,追求辞藻,讲究韵律,粉饰现实,只在形式上模仿了李商隐。

但也有一些用典但喻示切实,包涵丰富、并无堆垛之病;语言典丽,组织细密,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技巧的优秀之作。

21、江西诗派流行在北宋末年和南宋之间的诗歌流派。

北宋末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并刊行《江西宗派诗集》,因以得名。

这个流派中人并非都是江西人,但都以学习黄庭坚相标榜,其诗歌创作或深或浅受到黄诗影响,题材取向和风格倾向都比较接近。

该派的开创者是黄庭坚,但其繁盛期却在黄死后。

它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强调活法,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由于诗派成员多数学习杜甫,南宋末方回把杜甫称为江西诗派之祖,把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称为诗派之宗,提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之说。

22、荆公体是针对王安石后期的诗歌风格而言。

它的诗歌载体主要是以绝句为主,艺术风格上则寓悲壮于闲淡,雅丽精绝,脱去流俗,锻炼精巧,其特点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复归唐人清雅,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诗派的先驱。

23、放翁体放翁是陆游的号,有人攻击陆游放纵自己,陆游索性以之为号,后来人们称陆游诗歌风格为放翁体。

一般用它特指陆游那种狂放热情或雄快斩截的诗歌风格。

24、诚斋体:指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歌风格。

他始学江西诗派,继学王安石,晚学晚唐绝句,最后抛开前人,因物感兴,信手发挥。

同时又选择汲取口语,锻炼出新鲜活泼、浅近明白的语言,从而具有空灵清俊、饶有情趣的风格。

但有些轻俊平易有余,深沉不足;描述自然风物者多,反映社会生活者少的缺陷。

25、江湖诗派:南宋后期形成的诗歌流派。

当时杭州书商陈起刊行《江湖集》《江湖》前集后集续集等诗歌集,其中收录了姜夔、戴复古、刘克庄、刘过等人的作品,后遂称所收作家为“江湖派”。

此派中人,多是一些考取功名未第的落魄之士,浪迹于江湖之间。

其实其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并不相同,以姜夔为代表的诗人生活面狭窄,主要追求诗艺专精,以求时好;以戴复古为代表的诗人视野较广,关心时政,但不务实际,只高谈阔论,以博时名;还有的如刘克庄等人,突破旧习,成为爱国诗人。

只有以江湖相标榜,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由于部分人表明了对朝政的不满,对当权派有所讥讽,诗集亦因之终遭罪禁。

26、宋话本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

后世统称为“话本”。

其中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

27、晚唐体晚唐体指宋初以寇准、魏野、九僧、林和靖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主要学习晚唐贾岛姚合的风格,喜作五律,崇尚白描,少用典故,但并不忽视炼字炼句,由于苦吟,所以常有沁人心脾的佳句,而且往往在两联对句上见出功夫。

但他们生活积累不足,意境较狭,往往沉溺于用小巧细碎的笔法来描摹景物,或者发抒清苦幽僻的个人性情,变化不多,波澜很少,多写山村古寺等自然风景,抒发隐逸情趣,故称为晚唐派。

28、宋话本宋代随着说话活动的日益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而以口传故事为蓝本的文字记录本,以及受说话体式影响而衍生的其他故事文本等,也日见其多。

后世统称为“话本”。

其中代表作品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

29、俚词指在词创作中使用市井流行口语,从而使得词一方面使一般人感到亲切,一方面与文人雅词拉开了距离,甚至被他们看不起。

例如晏殊看不起柳永的一些俚词。

30、文赋文赋是赋体的一类。

“文”指古文。

即相对骈文而言的用古文写的赋,也即相对俳赋而言的不拘骈偶的赋。

元代祝尧说,“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并认为用文体作赋,“则是一片之文,押几个韵尔”(《古赋辨体》)。

其论虽对宋代文赋有所偏颇,但却指出了文赋的体裁特点,即以赋的结构、古文语言所写作的韵文。

二、简答题:1、“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曾使武则天为之矍然,这是为什么?骆宾王这句话,主题深刻,对仗工稳,犀利揭露了武则天没良心,对李世民后代的残酷迫害,将高宗的几个儿子几乎杀光的事实。

死去的前者是武氏得权之本,后者是武氏罪恶之尤,指出这些打在了武则天的痛处,而且能写出这样词句的大才偏又在自己对立面,这些都出乎武则天意外,故其矍然。

2、简述陈子昂在诗歌理论上的贡献。

陈子昂在诗歌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复归风雅,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反对没有风骨兴寄的作品。

这样,追踪多悲凉慷慨的建安风骨,寄托济世的功业理想和人生意气,就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地划清了界限。

其次,他提出了“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二者都对于唐诗的变革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3、请简述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登岳阳楼》的主要异同。

孟杜二诗同处有三,一是气势都很大,孟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之名句,杜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流”佳对。

二是同为咏洞庭湖名作。

三是同为唐五律名篇。

不同处有三,一是视点不同,孟在湖边,杜在楼上;二是事由不同:孟是苦恼想出仕而无人推荐,杜则是自伤洞庭美景下老病孤舟。

三是境界不同,孟是写自己的苦恼,杜则还为这年吐蕃入侵,国家战事未休而“凭轩涕泗流”。

4、李白被誉为“诗仙”,你怎么看?为什么?李白被誉为“诗仙”,我看是合适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