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填空:
1、《感遇》三十八首的作者是陈子昂。
2、被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盛唐诗人是王维。
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中唐诗人是白居易。
4、晚唐合称“小李杜”的诗人是李商隐、杜牧。
5、南唐二主指李璟、李煜。
6、被称为“张三影”的宋代词人是张先。
7、《小山词》是北宋词人晏几道的词集。
8、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的中“一祖”指杜甫,“三宗”是指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二)名句填空: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8、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9、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诗人是A。
A 陈子昂
B 王勃
C 杨炯
D 卢照邻
2、被殷璠《河岳英灵集》称为“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诗人B。
A 孟浩然
B 高适
C 岑参
D 李益
3、下列不属于“永州八记”的文章是A。
A 《游黄溪记》
B 《小石潭记》
C 《始得西山宴游记》
D 《钴鉧潭记》
4、《笠泽丛书》的作者是C。
A 皮日休
B 罗隐
C 陆龟蒙
D 李群玉
5、宋初三体诗中“西昆体”学习的唐代诗人是D。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牧
D 李商隐
6、提倡“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宋代诗人是A。
A 黄庭坚
B 陆游
C 苏轼
D 杨万里
7、“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这是A中的名句。
A 欧阳修《秋声赋》
B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C 苏轼《赤壁赋》
D 曾巩《墨池记》
8、提倡“以文为词”的词人是D。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D 辛弃疾
9、词风“清空骚雅”,如“野云孤飞”、“瘦石孤花”的词人是D。
A 周邦彦
B 晏几道
C 吴文英
D 姜夔
10、《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作者是D。
A 陆游
B 杨万里
C 尤袤
D 范成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新乐府:即新题乐府,相对于旧题乐府而言。
这类诗歌,初唐长孙无忌、刘希夷等已有
作,李白、杜甫有大发展,至白居易始定名为“新乐府”。
它有三个特点:用新题、写时事、不入乐。
2、唐传奇:即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3、以诗为词:苏轼的填词技法。
即以写诗的态度来填词,将诗的题材,内容,手法,风格
等引入词的领域并使之扩展,开拓新词境,提高词的格调。
亦有打破词的音律限制之意。
4、永嘉四灵:指南宋永嘉(郡治今浙江温州市)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
照字灵
辉,玑号灵渊,卷字灵舒,师秀号灵秀,故称四灵。
他们反对江西诗派,推崇贾岛、姚合的五律。
所作选材不广,内容贫乏,境界狭窄,格调清寒纤弱。
5、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
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明初朱右最初将八人的散文作品编选在一起刊行《八先生文集》,后唐顺之在《文编》一书中也选录了这八人的作品。
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编《八大家文钞》,“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是什么?怎样理解其主要风格?
答:杜甫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
“沉郁”指学力深厚,“顿挫”指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音调节奏有抑扬缓急的变化。
杜诗思想内容博大深厚,生活体验丰富真切,感情饱满有力;杜诗有深厚完整的意境、锤炼精确的语言、铿锵浏亮的音调、顿挫变化的节奏。
2、简述“诚斋体”的艺术特点。
答:丰富新颖的想象、自然活泼的语言、幽默诙谐的风趣。
3、简述柳永对宋词的贡献。
答:内容方面的开拓,如城市词、爱情词、羁旅词;艺术方面,大量创制慢词,把词俗化。
4、简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答::意境雄奇阔大、善用比兴寄托手法、善用典故、以文为词。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点: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浓厚的神话色彩;强烈的主观色彩;语言自然而精美;风格飘逸、雄奇、奔放;最擅长诗体是七绝、古乐府。
要求结合作品论述。
六、赏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试赏析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要点:思想上:表达李清照老年孤独寂寞之境,暗含国破家亡之痛,在宋末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典型性。
艺术上:叠字运用奇妙;押韵奇特,原词是押平声韵,李清照改押仄声韵,“黑”字等更是奇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自然而精美,如同口出,但字字珠玑。
这都体现了“易安体”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