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5讲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5讲


传播与信息
信 息 匮 乏
信息匮乏的表现有哪些? 信息匮乏的主要表现有:(1)真相信息匮乏;(2)重要信息匮 乏;(3)知识信息匮乏。
产生信息匮乏的原因有哪些?
在当代大众传播中,为什么会在信息爆炸的同时出现信息匮乏的 现象呢?这是由于下列原因:(1)人的惰性;(2)市场取向;
(3)传受失衡。
有人说:这是一个“信息虽发达,知识却贫乏”的时代,对这句话作何理解?
信息爆炸 产生 不良后果
传播与信息
信 息 匮 乏
什么叫信息匮乏? 信息匮乏是指大众媒介提供的巨量信息中严重缺乏受众所需要的 “有价值的”、“能了解事情真相的”、“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为什么说信息爆炸并不等于知识满溢? 知识是一种信息,但它是人们理解了数据和信息的意思后,以高 度活用的形式加以编排和提炼的系统信息;是人类在对自然和社 会运行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基础上形成的信息高级形态。信 息不等于知识,生产、传播和接受知识的难度也远远地大于生产、 传播和接受信息的难度。 何况今日社会正日益成为一个“不读书的社会”。在当代社会中, “最该读书的时候没人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 没人读”,阅读危机正向人类逼近,知识信息匮乏正愈演愈烈。
信 息 侵 略
讨论题:如何提高中国在国际舆论上的地位?
案例:赵启正:中国需提高国际舆论地位
记者:吴蔚 《新京报》2003年12月5日
“我们坐在沙发上听着美国之音,等站起来的时候发现南斯拉夫已经垮了”。在昨天下午的 外交学院论坛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引用了米拉·乌尔科维奇(前南斯拉夫领导人 米洛舍维奇的夫人)的话阐述了国际舆论环境的重要性。他表示,“目前中国对国际舆论的影 响还十分有限,所处的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地位也并不突出。” 赵启正称,好的国际舆论关系,就像好的同学关系一样,有事情大家都好商量,有困难大家一起 解决。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际上很多人仍然不了解甚至敌视中国。赵启正称,现在西方很 多人都希望小布什能够扮演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角色,像当年瓦解前苏联一样对付中国。所以, 我们必须要建设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我们要回答针对中国的问题,反击针对中国的攻 击,提高对突发事件报道和对外辟谣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赵启正还透露,针对国际上对中国核 问题的疑问,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发表《中国的防扩散政策和措施》白皮书。 赵启正说,目前,发达国家要占到全球信息发布总数的76%以上。中国所发布的消息在这总数 当中所占的比例相当少,就在这很少的比例当中,还有将近80%的原始消息来自发达国家。在 整个互联网上中文的消息只占到了所有消息的4%,这里还包括了新加坡等使用中文的国家和 地区。文化作品上,我们和美国也有相当的逆差,中美两国的输出输入比例大概是1:14。
O 对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信息,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 和研究需要将其分为各种不同的种类,如: O 过去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信息; O 意见性信息、事实性信息和情绪性信息;
O 指导性信息、确认性信息和娱乐性信息。
第四节 信息爆炸与信息匮乏
信 息 爆 炸
信息爆炸,是指信息的巨量生产和高速传播,超越了媒介空间 的容纳而产生的剧烈传播反应或社会影响。信息爆炸既是人们 对当代社会大量出现并加速增长的各种信息现象的一种形象化 描述,也是人们对信息在单位空间内的急剧增加和剧烈反应可 能对媒介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的担忧。 信息爆炸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新闻信息飞速增加;(2)
O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新的‚革命‛。这场‚革命‛已经渗透到 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不仅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冲击和影响,而 且分明看到了她正推动人类社会大踏步向前发展。 O 信息,就是这场‚革命‛的重要动力。她借助大众传播媒介和新技 术,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真正财富和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并且将
把21世纪带入高度的信息化社会。
O 菲斯克和泰勒:‚社会认知即关于他人与自我的思考‛。
社会认知 理论
O 社会认知为探索大众传播如何影响人类想法、情感和行动 提供了有利的分析框架。 O 社会认知论视域中的受众往往是自我组织、自我表达、自 我治理的积极个体,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乃是受到不间 断的自我影响(self-influence)而被推动与调节。
第三节 信息的特征与分类
一般信息 的 特征
O 所谓信息,是指进行存贮、传递和能够被人感知的非实体
性的情况和内容。它的特点是:
O 1、客观性 O 2、抽象性 O 3、感知性 O 4、传递性
O 5、存贮性
O 6、共享性
大众媒介信 息的特征与 种类
O 大众媒介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是传播者对社会信息所作 的有目的的选择性的抽样,也是受众对抽样传播所作合目 的性、选择性的抽样。它的特点是:新闻性、娱悦性、知 识性、价值性、真实性和时效性。
O 个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主要依据三个原则。
O 人们处理、记忆、编码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4个维度。
框架 分析
O 戈夫曼: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 的,正是框架这一‚解释图式‛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寻找、 感知、确认以及标签化社会事件与信息。 O Gamson和Wolfsfeld:‚事件不会自己‘说话’,而需要 从它们本身所嵌入的框架中呈现意义。‛ O 进行框架分析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其一,框架有层次之 分,对于特定议题的框架,研究者往往需要通过聚合或者 拆解的方式提取合适的层次;其二,框架并非静态的,而 是一个建构意义的过程。 O 传播学研究通常将框架划分为媒介框架(media frames) 与受众框架(audience frames)。 O 框架分析案例:谈如何使用‚框架‛进行传播分析。
信息与讯息、 文本、知识、 数据的关系
1、信息与讯息、文本/讯息‚是指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 号与符码所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文本是指那种具有自身 的物质形态由表述性符号所组成的一则讯息。 2、信息与知识、数据/从定义的形式看,数据是以‚怎样、
多少、哪个、是或不是‛的描述方式来表现的;信息是以
‚何事、何时、何地、谁‛来表现的,而知识是以‚怎么办、 为什么‛的追问方式形成的。
1、信息过程论/过程论者从信息研究中看到了大众传播媒介操纵人心、 增强传播效果的巨大可能性。
信息研究的 断面观照
2、信息仪式论/凯瑞:新闻不是信息,而是戏剧。舒德逊:媒介的力 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真实的内容,更在于它提供真实内容的形式。
3、信息崇拜论/许多人误以为信息无所不能、魔力无边,可以给人类 带来各种好处,而人类则可以坐享其成。 4、信息经济论/昭示了信息或知识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资源的巨 大经济力量和信息商品化的发展趋势。 5、信息社会论/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是这个社会的动力和核能,是人 类生活的重要内容,即既是人们工作、生活的指南,又是人们赖以谋 生的工作。 6、信息公平论/信息公平论也可以叫信息均衡论或世界信息新秩序, 是指在全球传播进程中或世界文化关系中专门由发展中国家提出的一 系列试图改变信息不平衡或文化帝国主义状态的改革理论。
信息侵略: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
信 息 侵 略
信息侵略,是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试图利用自己在传媒和
信息上的优势,将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和推广到其他国家
或民族的传播体系和精神领域,最终达到嫁接和取代的目的。
信息交流,通常双方是善意平等的、自觉自愿的,是以相互 信任、相互学习的态度借鉴和吸收对方的信息特别是精华信 息。
为什么说语言是抵御外来侵略的一道防线?
传播与信息
如何抵抗西方的信息侵略? 首先,要健全和强化大众传播法制,对信息的品质、级次和传播范 围、比例等做出严格规定; 其次,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用正确思想和理论武装人民群众,使 其能自觉抵御外来的信息侵略,提高辨别力和免疫力,既不要把外 来文化的渣滓当精华来吸收,也不要把外来文化的精华当糟粕来拒 绝; 第三,要发展和完善本国的传播体系,形成自己的传播优势和传播 特色,从而增强它同西方传播的竞争力; 第四,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的资源,积极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 文化、东方文化和世界文化,向受众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健康的精神 食粮; 第五,要创立和发展本国的跨国传播网络,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利 用各国华人社团,积极在海外布点设台,从天上到地下,从有线到 无线,与各媒介强国展开全方位的立体传播竞争,切实改变以往那 种消极被动的局面。
第一节 信息研究简述
信息研究的 纵向扫描
1、技术信息论 O 技术信息论是指将通讯系统传输信息能力和可靠性进行研究 的观点用于描述、解释社会信息传播中的某些现象的观点 2、语义信息论 O 语义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息交流中‚被传输的符号怎样准确地 运载欲表达的意义‛的理论 3、效用信息论 O 效用信息论是指研究信源所发出的信息被信宿(如收信人) 收到后所起的效果和作用的理论,即研究信息的实效、效用 (如信息的价值)问题。
传播与信息
信 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污 染
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有害性、欺骗性、
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
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 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
信息污染主要包括6类信息:(1)低俗性和危害性信息;(2) 虚假性和伪劣性信息;(3)重复性和图像性信息。
传播与信息
信 息 侵 略
信息侵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星球大战,其实质是政治斗争
的手段。它所涉及的不是导弹,不是商品,而是通过跨国
传播所进行的“思想的征服”、“意识的竞争”、“文化 的渗透”和“语言的剥夺”。 形成信息侵略的条件是:强大传播网络,先进的传播科技, 庞大的采编队伍,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劲的信息优势。
实施信息低保能否实现信息公平?
第二节 信息的传播分析
1、信息与物质/欧廷格:‚没有物质,就什么东西也不存在; 信息与物质、 没有能量,就什么事情也不发生;没有信息,就什么东西也 媒介、符号 无意义。‛
的关系
2、信息与媒介/肖伯纳:‚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 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 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而我们 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这句 话既揭示了信息与物质(媒介)的区别,又说明了信息所具 有的复制性、重复性、无限性的特点。 3、信息与符号/信息需要以物质(如纸张、胶片)为载体,以 符号(如语言文字)来表现。符号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 的感性袒露,而信息则是符号的表现内容,是符号的特定意 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