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虞美人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虞美人优秀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子?
生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李煜为什么有着无限悲愁。
(1)今昔对比
“春花秋月”——“往事”
1、在“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春花秋月为美好事 物,李煜为何追问它“何时了”?
(学生自主梳理,电子白板展示重点字词的释义。) 明确:“春花秋月”提醒李煜被囚禁于此的日子永无终结。 过渡:李煜对现在的生活无所期待,那么对过去的日子 呢? 2、在“往事知多少”一句中,不知有多少往事会因“春 花秋月”而涌现在李煜的心头,那么,李煜回忆的“往事”中, 可能会有哪些事? 明确:帝王生活,享乐生活,开城投降,破家亡的痛苦, 过渡:李煜期望春花秋月了结,然而,时间有没有终结呢?
生答:没有, 过渡:小楼上夜里吹来的一阵东风告诉他,又一年春天来 了。这个“又”字,告诉李煜“春花秋月”并没有如他所愿。

“小楼”——“故国”
1、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老师

请一位同学帮大家找出诗歌意象。
明确:小楼、东风、故国、明月。

故国(身份):坐拥南唐的君王,
小楼(身份):囚禁于小楼之上的阶下囚,

如此“天上人间”的变化,让李煜不堪回首故国。
“雕栏玉砌”——“朱颜改”
1、将“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与《长恨歌》中,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梨园弟子白发新,椒 房阿监青娥老”进行对比,这二者之间有何不同?
玄宗:亲眼所见,再回故国。 李煜:凭栏远望,只是想象。“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 过渡:在前几句的今昔对比中,我们已然明白李煜悲愁的 原因。作者句句言愁,但不点破。直到最后一句,他一语道破 内心之愁。大家读一下

见到了整天热衷于饮酒赋诗的李煜,你会对他说什么?

学生尽情发言,教师以此告诫学生不可玩物丧志。

春花秋月 与 往事

美一
小楼 与 故国

雕栏玉砌 与 朱颜改

人物


·人

问君能水向东流。

煜悲
修辞手法:比喻和设问

今昔对比 中突出物 是人非
直抒胸臆 抒发悲愁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去感受李煜的悲愁。 2、对“愁”进行解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提问法 3、讨论法
教学应用设备
电子白板
一、 新课导入 以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导入

二、朗诵环节
(1)听配乐朗诵(电子白板展示)

(2) 指点学生齐读

三、 欣赏诗词
引入:请问同学们,哪一句是作者直抒胸臆抒发他感情的句
课题
虞美人
知识与技 教能 学 过程与方 目法 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
对重点字词的把握,疏通诗词大意,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师生互动中欣赏诗词。
从李煜身上看古代多情帝王之成败,告诫学生不可玩物丧志。 1、引导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去感受李煜的悲愁。 2、对“愁”进行解读
(2)解读“悲愁” 一场物是人非中的“悲愁”
1、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句 被赞为喻愁名句,请问此句对“愁”的描写有何精彩之处?
明确:比喻之绝 设问之妙

四、 再读诗词 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感同身受地体会李煜心境。

五、 拓展延伸
设置情景:假如,你回到了李煜还是南唐后主的年代,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