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园公有云解决方案
第5页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WebDAV, 文件系统以及块设备等多种访问接口。是一个性能和存储容量都 可水平扩展,支持百 PB 级数据量的集群存储系统。
对象存储模型 分布式对象存储机制是将用户数据在底层分割成一组小的对象,并按照一
定的算法将这组对象均匀一致地分布于整个集群的各个设备节点上。 用户使用时,由存储系统将这些小对象拼接成完整的用户数据,提供给用
IT 创新公司需要: 快速部署新的系统来满足商业运行的需要 找到减少相关资产,人力和运作成本的方法 科技园区公有云为这些需求提供了解决方案,公有云以云计算、分布式 存储技术为基础的多种业界开放的技术,提供从建设、运维、运营等完整 IT 运行生命周期的服务。通过公有云,IT 创新企业将体验到: •高性价比的商业计算 IT 能力 • 持续运行无中断的产品运行环境 •不需要大量购置维护 IT 设备 •不需要配置额外 IT 运维人员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科技园区公有云建设 解决方案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前言
文档目的
云计算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借助云计算,可以获得额外的灵活性、轻松访问其 他资源。云计算可以提高对 IT 资源的利用率。使用自动化、资源池化和动态配 置等功能展现了云计算的弹性和扩展性。为了更好的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公有云的 技术优势,以及针对用户当前的环境设计的最终整体解决方案,特编写了本文档 供用户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iii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1. 公有云简介及解决方案综述
1.1. 公有云简介
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变革之后,“云计算”作为第三次 IT 浪潮的代 表正在向我们走来。它将带来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成为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云计算”的目的是将不同的 IT 资源(资源 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以服务的方式交付给用户。计 算资源、存储资源、软件开发、系统测试、系统维护和各种丰富的应用服务, 都将像水和电一样方便地被使用。
2.2.2. 分布式存储产品配置说明
简介 分布式存储是一个全面高性能的云存储解决方案,可以在通用的 X86 机器上运行,将所有的存储设备整合成一个分层结构的大存储池,可通过引 入 SSD 快取层,获得更高的性能。存储池中无论是 SAS, SATA, DAS 或 iSCSI 的存储设备都可支持。并且通过存储网关设备对外提供 Amazon S3, SWIFT,
成
商
等
相
关
人
员
等
。
ii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目录
1. 公有云简介及解决方案综述 ...............................................................1
1.1. 公有云简介 ........................................................................................................ 1 1.2. 解决方案综述 .................................................................................................... 1
通过 DCIM,管理员可以实现对所有服务器的监控和管理,使客户全 面详细地了解目前数据中心的温度分布等环境情况和 IT 设备的耗电情况, 在确保安全运行的 前提下,解决机房中的热点问题,并合理节约能耗,提 高能源使用效益,降低耗电成本,为国家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2.2.1. 云平台架构配置说明
OPENSTACK 是公有云的基础组成部分,是动态、自我优化的 IT 基 础结构的基础。
作为国内领先的平台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南瑞集成公司从 2010 年开 始研究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及相关技术,公司为大型客户构建云 IaaS 服务, 并助其提高业务服务质量以及降低业务运行成本。目前已成功帮助国家电网 等大型客户实现其云战略。
1.2. 解决方案综述
第1页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针对科技园内的 IT 创新公司,他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快速地提升商业 计算能力。如果这些需求以不同操作环境的新服务器形式而存在,则产生的 服务器数量将会激增,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
通过多媒体发布平台融合了多媒体音视频、胶片和文字信息的多样性 和生动性,实现了信息发布的远程集中管理和内容随时更新,使受众在第 一时间接收到各类资讯。多媒体发布平台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不 仅能够提供及时、全面、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以及全新的文化氛围,为 宣传科技园区形象、提升科技园区品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空调和人力成本等。
2. 可用性 • 可用性低, 因为每个服务器都是单机, 如果都配置为双机模式成本
更高。 • 系统维护和升级或者扩容时候需要停机进行,造成应用中断。
3. 缺乏可管理性 • 数量太多难以管理,新服务器和应用的部署时间长,大大降低服务器
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 • 硬件维护需要数天/周的变更管理准备和数小时的维护窗口。
第2页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2. 整体架构方案设计
2.1. 需求分析
科技园公有云中心正在计划建设数据中心用于满足园区内 IT 创新企业 需求。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如此数量的服务器,将会造成如下的众多问题:
1. 成本高 • 硬件成本较高。 • 运营和维护成本高,包括数据中心空间、机柜、网线,耗电量,冷气
它一个强健、经过生产验证的虚拟层,它直接安装在物理服务器的裸机上, 将物理服务器上的处理器、内存、存储器和网络资源抽象到多个虚拟机中。通
第4页
科技园区公有云解决方案
过跨大量虚拟机共享硬件资源提高了硬件利用率并大大降低了资金和运营成 本。通过高级资源管理、高可用性和安全功能提高了服务级别。
它的前端模块集成了公有云主要管理功能,可以为管理员和租户提供自助 式服务,可以方便的管理公有云所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极大 的提高的工作效率,简化了管理流程。
云平台架构配置说明 .......................................................................................... 4 2.2.2. 分布式存储产品配置说明......................................................................... 5 2.2.3. 多媒体发布产品配置说明......................................................................... 7 2.2.4. DCIM 产品配置说明 .................................................................................. 8 2.3. 方案拓扑 ............................................................................................................ 9 2.3.1. 公有云数据中心拓扑图............................................................................. 9 2.3.2. 多媒体发布产品拓扑图........................................................................... 10 2.3.3. DCM 产品拓扑图 ..................................................................................... 11 2.4. 方案配置报价 .................................................................................................. 11 2.4.1. 硬件配置................................................................................................... 11 2.4.2. 软件配置................................................................................................... 12 2.5. 方案优势 .......................................................................................................... 12 2.5.1. 架构优势................................................................................................... 12 2.5.2. 规划及建议............................................................................................... 13
2. 整体架构方案设计 ...............................................................................3
2.1. 需求分析 ............................................................................................................ 3 2.2. 方案介绍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