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目的1.1 为了保护职工生命安全,把突发安全事故对生命财产构成的危险降到最低、减至最少;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有效执行撤离程序;现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0 适用范围2.1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和全体职工。
3.0 突发事故指挥部组织结构图(附突发事故组织框架图)4.0 管理职责4.1 总指挥职责4.1.1 在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突发事故现场由总指挥全权指挥,协调各有关单位部门应变行动,统一指挥突发事故应急队应急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减至最少;必要时,决定是否发出撤离指令,是否从整幢大楼撤离,事后决定什么时候可让大家安全返回,如有消防部门人员在场时,则由消防部门人员来决定;4.1.2 总指挥日常工作中监督落实安全措施,并及时把情况反映至公司安委会(企管部);4.1 .3 必要时致电有关政府应急部门,告之应急部门人如何处理突发事故现场,并说明事故现场附近有无危险化学品或其它特别危险的物件;4.1.4 参与突发事故应变演习,评估危机应变能力,提出改善建议。
4.2 副总指挥职责4.2.1 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积极协助总指挥指挥应变行动;4.2.2 若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总指挥不在,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总指挥职责,如突发事故现场有位两副总指挥时,由在公司职位高或工龄长的副总指挥统一指挥,若总、副总指挥均不在由保安队长替代指挥;4.2.3 副总指挥日常工作中监督落实安全措施,并及时把情况反映至公司安委会(企管部):4.2.4 参与突发事故应变演习,评估危机应变能力,提出改善建议。
4 .3 分厂、部门应急组长(副组长)职责4.3.1 本部门发生突发事故后,应迅速赶到事故现场,指挥本部门应急小组成员应急行动,协助总(副)指挥应变行动;4.3.2 迅速报告至值班保安或公司安委会(企管部),须讲清楚事发地点和尽可能的情况,现场有无危险化学品或其他特别危险的物件;4.3.3 事后,立即调查事故原因,编写书面报告至公司安委会(企管部);4 .3.3 当发生非本责任区的突发安全事故,接到总(副)指挥的行动指令后,立即组织指挥应急小组投入应急行动;4.3.4 接到总(副)指挥的撤离指令后,组织指挥本部门人员有秩序从最安全的出口撤离到安全地点集合并协助保安维持秩序,清点人数,若有人员失踪应立即将其姓名报告突发事故指挥部,但不要返回到事故原地;4.3.5 接到返回指令后,带领本部门人员安全返回现场;4.3 .6 应急组长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落实安全措施,并及时把情况反映至公司安委会(企管部);4.3.7 副组长在发生突发安全事故时,积极协助应急组长指挥应变行动;4.3.8 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组长不在,由副组长全权负责指挥职责,如突发事故现场有两副组长时,由在公司职位高或工龄长的副组长统一指挥,若均不在由保安队长替代指挥:4.3.9 参与突发事故应变演习,评估危机应变能力,提出改善建议。
4.4 机修员职责:4.4.1 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后,迅速赶至事故现场,协助总(副)指挥、应变组长(副)处理一切电器事宜,决定进行断电或重新接电工作。
4.5 义务应急员职责4.5.1 义务应急成员每年接受应急安全培训以及向工友宣传应急安全知识和传授应急技巧,发生突发事故后迅速赶至现场,听从最高指挥人员调配;发现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至公司安委会(企管部)。
4.6 保安队长4.6.1 接到突发事故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协助现场总(副)指挥,提供意见,指挥保安员,执行应变措施;4.6.2 若总(副)指挥不在,履行总(副)指挥职责,全面指挥组织执行应变措施;4.6.3 事后,编写书面报告,交总指挥或公司领导;4.6.4 事故解除后,指挥保安收集曾使用过的应急器具,报告行政人事部急时补充替换;4.7 保安队员职责:4.7.1 值班队员第一时间收到火灾事故时,急时通知厂内最高应急指挥人或保安队长;4.7.2 在安全条件许可情况下,坚守岗位,保护公司财产,必要时可对相关性受伤人员包扎急救;4.7.3 其余保安队员履行义务应急员职责执行应变措施,包括救灾、救伤、撤离、维持秩序,防止趁火打劫行为等;4.8 职工职责4.8.1 职工应懂得撤离信号(暂定以公司广播为撤离信号)、各部门的安全出口及安全集合地点;新入职职工应由部门主管告只厂内环境和安全出口,并使职工熟悉消防逃生平面图与环境。
4.8.2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关闭操作的机器设备,4.8.3 听到报警器一响或有关人员的撤离命令,在应急组长或其它负责人的组织下立即撤离到安全集合区。
4.8.4 在逃生情况下,应避免互相推挤、踏踩,不得使用电梯。
5.0 撤离程序5.1 职工在下列情况发生时必撤离:5.1.1 总(副)指挥或其代表发出撤离指令;5.1.2 治安、消防局发出撤离指令(如化学品溢出、炸弹威胁等情况)。
5.1.3 部门主管或其指定人发出撤离指令;5.2 如大面积油类泄漏或有毒气体泄漏,无法控制时,应立即撤离,同时,最高指挥人急时致电消防局求助;5.3 一旦决定撤离,应急组长、副组长、部门主管即有秩序地带领所有职工,从最近的安全出口撤离现场(严禁使用电梯),到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带队者需与职工一起,并协助保安维持秩序;5.4 在撤离到安全集合地点时,应急组长/部门主管须清点人数后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确保全体职工己撤离,如有人失踪立即报告事故应急指挥部。
5.5 已撤离人员在安全区集合,等待应急总指挥或消防局进一步指示;5.6 保安队长负责调派队员留守,封锁事故现场,待接到解封指令后,才能收队;5.7 在事故解决后,总指挥或保安队长发出解封指令,职工才能返回现场6.0 应急程序6.1 火灾应变6.1.1发生火警、火灾,应急组长要保持镇定,即用手提灭火器或消防沙扑灭火灾的初始阶段,同时通知值班保安;通知时要清楚地讲明火场地点,附近有无危险化学品或需要留意的物件,以便保安估计形势做出正确的应变措施;6.1.2 在安全的情况下,立即关闭有关设备、电闸、以防火灾扩大,禁止使用电梯载人载文件货;6.1.3 保安队长接报后,即带领经过培训合格具有灭火技能的保安员赶到现场,指挥救灾、救人、执行应急措施:6.1.4 如火警蔓延扩大,则应急人员应按照撤离程序撤离现场,应急人员不应试图扑灭无法控制且已蔓延成大火的火灾。
同时保安队长或总指挥即时致电消防局请求协助;6.1.5 保安队员封守现场,协助消防局救灾,保卫公司财产;6 . 1 . 6 火灾扑灭后,应将曾使用过的灭火器具报告至保安室,以便补充或替换;6.1.7 事后,公司安委会(企管部)立即调查起火原因,编写书面报告交总指挥和公司领导。
6.2 台风应变6.2.1 当有台风讯号时,由行政人事部下发通报和注意事项,让每一位职工知道,启动台风预防措施,包括:疏通渠道,加固门窗,准备应急照明,如手电筒,储电式照明灯等;6.2.2 食堂准备饭菜,保证台风期间职工伙食供应;宿舍管理员,确保有人当值留宿,协助保安调动;6.2.3 保安加紧巡查厂区及宿舍区,向保安队长报告最新情况,保安队长评估安全情况后,向应急总指挥或其代表报告;6.2.4 应急总指挥或其代表,留意情况,必要时,发出撤离指令,按撤离程序将职工带到安全区域;6.2.5 保安队长负责调派保安员留守安全区,维持秩序;6.2.6 台风过后,得到应急总指挥许可,职工才能返回现场。
7.0 伤病应变7.1 部门出现伤病事故时,应立即通报公司安委会(企管部),通报时注意简洁明了,以便让企管部对事故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车辆、人员、费用、保险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如有条件,可在公司内由经过急救培训合格的急救员实施急救;7.2 如发生重特大事故,应保护现场,如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态的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必要时,应做出标志,详细记录或拍照,绘制现场图,若涉及刑事问题,应立即报告政府有关部门;7.3 24 小时内,由事故部门填写《事故调查及处理报告》交公司安委会(企管部), 再由部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小组召集现场目击者及有关证人调查事故经过,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并作笔录;7.4 根据事故调查原因,明确事故责任,要求事故责任者写出检查,并视情节轩重予以处理,具体见《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7.5 事故调查处理小组针对事故的原因拟定有关措施,经批准后交责任部门实施,公司安委会(企管部)应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7.6 如夜班出现重大事故,当班负责人应马上报告值班保安,保安立即通知应急司机来厂送伤者到医院,值班保安应将情况及时报告到队长处,保安队长示情况通报行政主管或公司管理层;并保护事故现场,待第二天调查处理;7.7 伤者住院治疗期间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跟踪医疗情况,并与劳动行政部门取行联系,对已康复人员进行评残,并协助伤者向关保险公司索赔;7.8 有关指引可参考《伤亡事故管理制度》。
8.0 危险化学品应变8.1 发生危险化学品着火或泄漏时,应急组长针对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即用适用的灭火器扑来初期小火灾,同时通知值班保安;通知时要清楚地讲明火场附近或泄漏危险化学品和特性及需留意的物件,以便保安估计形势做出正确的应变措施;8.2 在安全的情况下,必要时切断火源中气源,以防火灾或泄漏范围扩大;8.3 保安队长接报后,即带领经过培训合格具有灭火技能的保安员赶到现场,指挥救灾、救人、执行应急措施;8.4 如火警蔓延扩大或泄漏现场无法控制,则应急人员应按照撤离程序撤离现场,应急人员不应试图扑灭无法控制且已蔓延成大火的火灾。
同时保安队长或总指挥即时致电消防局请求协助;8.5 保安队员封守现场,协助消防局救灾,保卫公司财产;8.6 火灾扑灭后,应将曾使用过的灭火器具报告至保安,以便补充或替换;8.7 事后,公司安委会(企管部)立即调查起火或泄漏原因,编写书面报告交总指挥和公司领导。
9.0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理方法9.1 水溶性液体★★★抗溶性泡沫、干粉、干砂、二氧化碳。
9.2 非水溶性液体★★★雾状水泡沫、干粉、干砂、二氧化碳(高温熔融状态下的易燃固体柱状水引起沸溅或爆炸)。
9.3 自然化学品,★★★干粉、干砂、禁止用水和泡沫。
9.4 过湿易燃化学品★★★干粉、干砂、禁止用水和泡沫。
9.5 爆炸品,★★★雾状水、禁止用砂土压盖。
9.6易燃气休★★★切断气源或清理到空旷处,在安全距离内喷水冷却10.0 危险化学品泄漏处置要求10.1 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10.1.1 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隔离、切断火源;10.1.2 受训的义务消防员进入现场防护;10.1.3 切断气源;10.1.4 通风;10.1.5 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
10.2 液体10.2.1 隔离、切断火源;10.2.2 堵漏;10.2 .3 保障安全情况下,围堤收容或惰性材料吸收或其它进行适当的技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