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之称谓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
丈人” 丈、丈人专指岳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
水。
1 :称谓前加 “令”“贤”“仁”等表示对他
人尊称 1.令尊:---
别人的父亲
2.令堂:---
别人的母亲
3.令爱:---
别人家的女儿
4.令兄:---
别人家的兄长
5.令婿:---
3:称谓前加上“家”或者“舍”表示对自己的 谦称
1. 家父、家严、家君2. 加母、家慈:-----3. 寒舍: 4. 家兄:-----5. 舍妹:-----6. 舍弟:-----7. 犬子:-----8. 内子、内贤:---
1. 自己的父亲 2. 自己的母亲 3. 自己的家 4. 自己的兄长 5. 自己的妹妹 6. 自己的哥哥 7. 自己的儿子 8. 自己的妻子。
2. 《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 3. 《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 4. 《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
妇语!”
2:其他别称:
同窗、同门、同砚- 寒窗--- 门生- 东床、东坦、娇客 外父-- 外姑----- 季父:--- 冢子:--- 庶子:---- 良人、良君:---- 细君:--------
30岁 40岁 50岁 60 岁 70岁 70到80岁 80、90岁的老人 90岁的老人 特制百岁老人。
古代授官常用词语
拜:拜官授职,某种官职或名位,
拜 官 授
如 “于是辞相印不拜” 《张衡传》
官 除: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指南录后序〉
员 征: 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提 辟: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11.而立----------12.不惑---------13.知命----------
名 词
14.花甲---------15.古稀---------16.耋-------------
: 17.耄耋---------18.九秩----------
19.人瑞----------
婴儿 2-3岁幼儿、儿童 刚刚换牙齿的儿童时代 八九岁到十二三岁的少年、 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的少年 男子十五岁, 女子13 -14岁到15岁 指女子15岁 女子16岁 指的男子20岁
方效劳之意。
【谦称2 】
(2)古代帝王自谦词: 有孤(小国之君)、寡 (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 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
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
或才能平庸
谦称3
【敬称2 】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 堂(对方母亲)、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如尊上(称 对方父母)、 尊驾 (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 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如贤家(称对方)、 贤郎(称对方的儿 子)、
10.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 10.-----“君子交”;
【谦称】
【谦称1】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
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
(9)下车:指官员刚刚到任工作 衡下车治威严, 《张衡传》
(10)视事:做官
古人称谓习惯
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1. 贫贱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1.------“贫贱之交”;
2.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2.------“金兰之交”;
3.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3.------“刎颈之交”;
4.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患难之交”
同学 学校 学生 女婿 岳父 岳母 叔父 长子 妾生的儿子 丈夫 妻子
【特殊称谓】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 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的称谓。 《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
是厨师,表明职业 《师说》中的“师襄” “师”,意为乐师,表明
(8)对尊长者\朋辈之间的敬称----君、子、公、足下、 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 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圣”来表敬称,如
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 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
1. 《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 也。”
2. 孩提------------
古 3. 始龀-----------4. 垂髫------------
代 年
5. 总角-----------6. 束发-----------7. 豆蔻------------
龄 的
8. 及笄-----------9. 二八-----------10.加冠、弱冠--
专 用
1: 迁削、 迁谪、 左迁,
2:放 3:出官 4:出
罢免官职
(5) 谪:降职贬官、调往边远地区。 《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官。
(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如 “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7)去:解除职务,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
官员特殊的专用名词
(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张衡传》: “视事三年,上书乞骸 骨,征拜尚书。
5.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5.------“莫逆之交”;
6.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6.------“竹马之交”;
7.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7.------“布衣之交”
8.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朋友8.------“忘年交”;
9.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 9.------“忘形交”;
职 举、荐:举孝廉不行《张衡传》 加封:五人得封于大堤之上

起:起为太使令
点、简: 选: :
赠:
补:
拔:官职,

包括升级、降级、 官
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降
降级叫迁削、迁 谪、左迁,

平级转调叫转迁、 迁官、迁调,
离职后调复原职 叫迁复。
1.朔日 1.农历每月的初一
2.晦日 2.农历每月的末尾
3.望日 3.农历每月的十五
4.既望 4.农历每月的十六 5.下九 5.农历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
6.初阳 前的一段时间。例如《孔雀东南飞》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1. 襁褓------------
4:加“先” 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 如:先大母、先帝
5:加 “太” 表示对方是长辈
如:太母 太公
“家大”,“舍小”,“令他人”。
【敬称】
【敬称1】表示尊敬客气,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 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 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 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 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 上去,陛 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使节--------节下;
别人家的女婿
6.令郎:---
别人家的儿子
7.令妹:---
别人家的妹妹
8.令正:---
别人的妻子
9.府上:---
别人的庭院
10.跨灶: --- 别人贤能的儿子
11.高足: --- 别人的学生
贤侄 贤弟 仁兄等等
【敬称3 】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 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或先父, 称已经死去的母亲-------先慈或先妣, 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庙号 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等;
职业. 《柳敬亭传》中的“优孟”, “孟”的艺人。
“优”,亦称优伶、伶人,后亦称戏曲演员。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 常用“家”、“舍”等谦词。 “家” 对别人称自己家年纪大的亲属 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 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 在下-----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晚辈或地位低的人 小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老人; 妾------女子; 寡君----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