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聚集场所消防安全知识人员聚集的公共场所即影剧院、医院、展览馆、车站码头、饭店、院校、托儿所、幼儿园、商场、图书馆、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俱乐部、歌舞厅等人员集中、流动量大的场所。
置身这些场所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火灾的危险性,掌握必要的防火知识,发生火灾时,要会正确的逃生方法,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
公众场所消防安全知识:去娱乐场所注意这些事项1、??????????? 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1)人员集中,疏散困难,易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
人员聚集的公共娱乐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在火灾的发展阶段人员是很难疏散完毕的,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也会导致人们惊慌失措、争先逃生、相互拥挤,不能及时疏散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舞厅、卡拉OK厅等娱乐场所,不同于影剧院,顾客随意性比较大,有时人员相对集中,密度较大,加上灯光暗淡,一旦起火,人员拥挤,秩序混乱,如果通道不畅,极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2)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
公共娱乐场所内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
如一些影剧院、礼堂的屋顶建筑物件是木质物件或钢质结构,舞台结构和木地板是可燃的,加上道具,布景等可燃物最集中;观众厅、天花板和墙面为了满足声学设计音响效果,大多采用可燃材料,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增大了发生火灾的几率和危险。
(3)用电设备多,着火源多,不易控制。
公共娱乐场所一般采用多种照明和各类音响设备,且数量多,功率大,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局部过载,短路而引起火灾。
有的灯具表面温度很高,如碘钨灯具的石英玻璃管表面温度可达到500℃—700℃,若与幕布、背景等可燃物靠近极易引起火灾。
公共娱乐场所由于用电设备多,连接的电气设备、线路也多,大多数影剧院、礼堂等观众厅的闷顶和舞台线路纵横交错,倘若安装不当,使用不当,很容易引起火灾。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时,往往还需要各类明火或热源,如果管理不当,会引起火灾。
(4)发生火灾蔓延快,扑救困难。
公共娱乐场所的歌舞厅、影剧院、礼堂等发生火灾,由于建筑跨度大,有的处于垂直或悬挂状态,空间巨大,空气流通,加之采用大量的可燃物料和可燃设备,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发展速度快,燃烧猛烈,极易造成房屋的倒塌,往往会给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2、光顾娱乐场所的注意事项(1)要掌握一定的自救逃生知识。
单位组织的消防观摩、逃生演习、消防知识培训,一定要积极参加,平时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逃生知识。
这样,在灾难到来之际才不会心中无底,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要积极参加扑救并以最快速度报警。
在火势已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应尽早乘烟雾不大时迅速设法离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中毒昏迷,同时弯腰或匍匐前进向救生通道口转移。
假如安全通道被堵,可利用床单、窗帘等连接成绳索直接下滑或利用排水管等建筑物结构中的凸出物下楼。
如上述条件不具备,只有发出求救信号等候救援,切不可盲目跳楼。
(2)进入娱乐场所,自己要有意识地了解其内部地形,熟悉所有通道的走向,做到心中有数。
切不可只顾玩乐,对这些不闻不问,以致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无路可逃。
(3)遇险应沉着应付,果断行事。
大部分人员在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时候,总是慌乱无章,不知所措。
正因为这样,才会导致一些惨案发生。
一旦遇到火灾等突发性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地思考一下以前学过的消防知识,仔细观察出事现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逃生工具,紧张有序地逃生。
专家支招:公众场所发生火灾的八大自救方法遇到公众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大家应该如何逃生专家给出了如下意见:1、当来到宾馆、酒店、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时,首先要有意识地观察内部地形,观察消防标识,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楼梯方位等,做到心中有数,遇到紧急情况便可以摸清通道,尽快逃离现场;2、发现火情扑救无果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3、遇到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快速判明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
撤离时,应根据工作人员的引导进行疏散,要注意朝逃生指示标志方向或空旷地方跑,不要盲目跟风,相互拥挤,乱冲乱撞;4、逃生时不要乘坐电梯。
当火势不大时,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撤离,逃往天台、阳台处;5、逃生时要防止烟雾中毒,可用湿毛巾或湿口罩蒙口鼻,弯腰或匍匐撤离。
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如没有防毒面具、头盔、阻燃隔热护具,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行冲出;6、必要时可利用周边的物品自制器材逃生,或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凸起部位等建筑物设施逃生;7、身上着火时,不要奔跑,应该脱掉衣服就地打滚将火压灭;8、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
专家同时建议市民,应选择安全的场所消费。
具有以下特征的场所尽可能不要前往:1、只有单一出入口、营业期间安全门上锁的场所;2、位于地下层的公共场所;3、用大量聚氨酯或其它易燃物装修的场所;4、安全梯、通道、楼梯等阻塞,消防安全设备不合格的场所;5、防火分区受到破坏,消防设施不能正常启用的场所。
无论是外出购物、吃饭还是唱歌娱乐,市民在前往公众聚集场所时,都应主动留心其内部环境,观察消防标识及疏散通道所在位置,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具有明显火灾隐患的场所,则要尽量避免前往。
提醒:致火灾因素较多置身公众场所注意安全现今,公众聚集场所存在的主要火灾隐患有:生产用火、用电、用气、用油普遍增多,致灾因素较多,企业经营者追求一时经济效益,忽略消防安全,只求美观,盲目搞内装修,耐火极限、防火分区、防火间距、疏散通道得不到保证,对火灾隐患整改不力,对消防安全缺乏应有重视。
所以咱们置身公众场所时,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先看好安全出口在哪里、是否能正常使用。
公众聚集场所是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由于人员密集、疏散困难,室内装修、装饰大量使用可燃、易燃材料,用电设备及火源多、不易控制等原因,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一般来说,会造成人员伤亡大、经济损失大、社会影响大的恶果。
为维护公众的消防安全,目前对此类场所已全面禁止使用聚氨酯装饰材料,已建成的公众聚集场所也必须全面拆除聚氨酯装修材料。
公众聚集场所防火:火灾逃生有“八忌”一忌惊慌失措。
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切不可惊慌失措,乱作一团,盲目地起身逃跑或纵身跳楼。
要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位置,及时地掌握当时火势的大小和蔓延方向,然后根据情况选择逃生方法和逃生路线。
二忌盲目呼喊。
由于现代建筑物室内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塑料、化学纤维等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且装修材料表面常用漆类粉刷,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
所以,在逃生时,可用湿毛巾折叠,捂住口鼻、屏住呼吸,起到过滤烟雾的作用。
不到紧急时刻不要大声呼叫或移开毛巾,且须采取匍匐式前进逃离方式。
三忌贪恋财物。
逃生时不要为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也不要为带走自己的物品而身负重压影响逃离速度,更不要贪财,本已逃离火场而又重返火海。
四忌乱开门窗。
在避难时,千万不要打开门窗。
如果避难间充满烟雾,无法避难时,可打开着火一侧门窗,排放烟雾后,应立即重新关闭好。
否则,大量浓烟涌入室内,能见度降低、高温充斥,将无法藏身。
五忌乘坐电梯。
不要随意去乘坐电梯。
因为发生火灾时,火场区就会断电,很有可能将人们困在电梯内无法逃生。
六忌随意奔跑。
火场上千万不可随意奔跑,否则不仅容易引火烧身,而且还会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
如果身上着火应及时脱去衣服或就地打滚进行灭火,也可向身上浇水,用湿棉被、湿衣物等把身上包起来,使火熄灭。
七忌方向错误。
应从高处向低处逃生。
逃生时应从高楼层处向低楼层处逃生,因为火势是向上燃烧的,火焰会自下而上地烧到楼顶。
经过装修的楼层火灾向上的蔓延速度一般比人向上逃生的速度还快,当你还没跑到楼顶时,火势就已发展到了你的面前,因此产生的火焰会始终围着你。
如不得已就近逃到楼顶,要站在楼顶的上风方向。
八忌轻易跳楼。
如果火灾突破避难间,在根本无法避难的情况下,也不要轻易作出跳楼的决定,此时可扒住阳台或窗台翻出室外,以求绝处逢生。
商(市)场火灾危险性及正确逃生法一、?????? 商(市)场的火灾危险性1、商(市)场具有经营面积大、易燃、可燃物品多(如商场的建筑装饰材料、许多商品本身都是可燃物)、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稍有不慎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会引起场面混乱,疏散困难,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都将受到严重威胁。
2、商(市)场除日常照明、夏季排风系统、空调设备等用电外,广告橱窗内常设有霓虹灯、荧光灯及其它装饰灯具,特别在节日期间还将增设彩灯,由于这些电气设备品种数量繁多,线路敷设错综复杂,加之每日使用时间长,容易发生超载、短路及照明灯具烤燃可燃物引发火灾的事故。
3、有些商(市)场在更新改造时,在营业期间需进行明火作业等,其潜在火灾危险性也较大。
4、个别单位的领导未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存在着重生产经营,轻消防安全的侥幸心理;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人员教育不到位,对火灾隐患的整改不及时,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未真正建立等问题。
5、一些商(市)场未按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火灾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未设置防烟、排烟设施和轻便灭火器材。
二、商场(市场)火灾逃生方法、注意事项1、利用疏散通道逃生。
每个商场都按规定设有室内楼梯、室外楼梯,有的还设有自动扶梯、消防电梯等,发生火灾后,尤其是在活在初期阶段,这都是逃生的良好通道。
在下楼梯时应抓住扶手,以免被人群撞倒。
不要乘坐普通电梯逃生,因为发生火灾时,通常伴随着停电,无法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2、自制器材逃生。
商场(集贸市场)是物资高度集中的场所,商品种类多,发生火灾后,可利用逃生的物资是比较多的。
如“将毛巾、口罩浸湿后捂住口鼻”,就成了防烟工具;利用绳索、布匹、床单、地毯、窗帘来开辟逃生通道;如果商场(集贸市场)还经营五金等商品,还可以利用各种机用皮带、消防水带、电缆线来开辟逃生通道;穿戴商场(集贸市场)经营的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摩托车头盔、工作服等,以避免烧伤和坠落物资砸伤。
3、利用建筑物逃生。
发生火灾时,如上述二种方法都无法逃生,可利用落水管、房屋内外的突出部位、各种门窗以及建筑物的避雷网(线)进行逃生或转移到安全区域再寻找机会逃生。
这种逃生方法使用时,要大胆又要细心,特别是老、弱、病、残、妇、幼等人员,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则容易出现伤亡。
4、寻找避难处所逃生。
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应积极寻找避难处所。
如到室外阳台、楼层平顶等待救援;选择火势、烟雾难以蔓延的房间,关好门窗、堵塞间隙,房间如有水源,要立刻将门、窗和各种可燃物浇湿,以阻止或减缓火势和烟雾的蔓延时间。
无论白天或夜晚,被困者都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