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7高二地理周练
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点B.6点
C.7点D.8点
3.澳门半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下图示意澳门半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B.西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
9.
根据图二谷地的形状和材料“第四纪冰期时该地雪线高度为海拔3500-3600米”可以判断该谷地的成因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U型谷,D正确,C错误。图示没有断层的相关信息,A错误。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如果为流水侵蚀形成应该为V型谷,而图二中谷地为U型谷,B错误。故选D。
【点睛】
山谷、山脊的判断方法: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为山谷;等高线向地处弯曲凸出为山脊。
高二B部周练三地理试卷9.27
一、选择题(25×3=75分)
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由于珠峰的海拔高,其看到日出的时间更早,而看到日落的时间更晚。
8.B
9.D
【解析】
【分析】
8.
由图一中的等高线分布状况和等高线数值可以看出,乙地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正确。甲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A错误。丙为鞍部,C错误。丁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D错误。故选B。
【点睛】
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主要区位因素有经济社会因素、技术因素和自然因素,其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起决定性作用;自然因素往往是限制性因素,技术因素是保证因素,可以降低自然因素的限制。
6.A
7.A
【解析】
【分析】
6.
依据信息: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中,丙、丁位于山脊,乙位于鞍部,这三个营地所处的地形部位都有利于空气流动,只有甲位于山谷,地形封闭,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故A对,BCD错。故选A。
(l)推测日本沿海地区洪水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日本在利根川支流上建设8座大坝的主要原因。(4分)
(3)指出日本发展水利工程的不利条件。(4分)
27.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1分)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2分)
23.图中M地的地形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山地
2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B.调整农作物熟制
C.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D.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2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点睛】
光照图中地方时的确定方法: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时,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0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日出、日落的计算公式: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
3.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建设。
【详解】
由图中街道名称中的“海边”可推测填海造地前的海岸分布情况,读图可知东南方向海边马路距现在的海岸线距离最远,由此可见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东南部,C项正确。
某中学制作主题为“点亮中国”的宫灯。下图为学生手绘的设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甲面中绘有多座大桥,可以推断所示区域
A.建桥成本低B.水运条件缺乏
C.人口迁移频繁D.交通需求量大
5.乙面的中国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约为
A.50千米B.150千米
C.200千米D.500千米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5200m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下图),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魔鬼营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读图回答下题。
右图中,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的是()
A.甲B.乙C.丙D.丁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甲B.乙C.丙D.丁
12.水库建成后能够
A.改善航运条件B.开发河流水能
C.自流引水到丙、丁两地D.减轻乙、丁山洪威胁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国土北起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北纬53°多),南至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北纬4°附近),南北跨纬度约50°,则南北相距约5500公里;图中显示,该地图南北图上距离约30厘米,则比例尺为30厘米÷5500千米=1厘米/183千米≈1厘米/200千米,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千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技巧点拨: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大多数地形平坦,因此找到相对地形比较平坦的地方,即是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
4.D
5.C
【解析】
【分析】
4.读图可知,甲面所示区域位于珠江口附近,水域广阔,跨度大,建桥成本较高,A错误;该地水域广阔,河流径流量大,与海洋相连,水运条件较好,B错误;人口迁移一般指较大尺度的、较长时间的人口流动,珠江两岸的人口移动大多为短时间流动,不是人口迁移,C错误;图示地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两岸经济交流频繁,交通需求量大,建桥可以缩短交通时间,D正确。故选D。
10.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点(居民点)的区位选择。
【详解】
结合左可知,地坑院落建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根据右图,丁地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故D项正确。甲地东北侧为沟谷,位于沟谷的顶部,水土流失容易导致地坑院落坍塌,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A项错误;乙、丙两地地势起伏大,不适合建造地坑院村落,B、C项错误。故选D。
11.A
12.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有关内容。
11.水库大坝宜建山谷地区,同时具有较大的集水区,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规律,可知甲乙位于山谷地区,同时考虑到一座水位60米的水库,则乙地海拔低,建设成本高,所以选甲,丙地位于鞍部不适宜建水坝,丁地建水坝,集水范围小。
12.该区域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不适宜航运,A错。水库建成后能够开发河流水能资源,B正确。丙、丁两地位于山谷中且地势低甲地海拔高度,无需引水,C错。乙、丁均位于山谷中,该地水库建成后,由图可知该水库应试小型水库,蓄水能力有限,甚至引发地质灾害,不能起到明显减轻乙、丁山洪威胁的作用,D错。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分别说出两地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成因。(6分)
(3)据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3分)
参考答案
1.D
2.C
【解析】
【分析】
1.
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油纸伞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传统方法,全手工制作。油纸伞以竹为骨,以纸或丝绸为面,刷桐油以增强韧性并防水,但长期置于干燥环境中易变脆、开裂。近年来。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与现代钢骨布面伞相比,油纸伞走俏国际市场依赖的主要优势是
A.携带方便B.适用地广
C.文化蕴涵D.经久耐用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完成下面小题。
1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B.④C.⑤D.⑥
敦煌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和汉代西域门户玉门关及阳关的所在地。(下图)莫高窟俗称千佛泂,开凿于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阳关因在玉门关之阳而得名。鸣沙山位于敦煌市南郊,因风吹沙粒振动可引起沙土层共鸣而得名。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形如新月,泉水清澈且千年不涸,令人称奇。
2.
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
依据已学知识,温州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度为120ºE左右,与北京时间基本相同。该日温州昼长为13小时44分,根据日出时间=12—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可以推算出温州日出时间为5:08,日落时间为18:52。由题干可知,珠峰与温州同纬度,经度为87ºE,因此珠峰的地方时比温州晚2小时12分,与温州同海拔地区的昼长应为13小时44分,日出时间为7:20,但是珠峰峰顶海拔高,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在太阳尚未上升到地平线之前,珠峰上就可以看到太阳,因此日出时间早于7:20,故选A。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下图为里海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图中河流属于亚欧分界线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