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优秀PPT1

【人教版】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优秀PPT1


低压 受热
A
3.形成过程 (1)地面受热均匀时
高空
1020hpa
等压面与 地面平行
1060hpa
1100hpa
地面
C
A
B
空气没有上升和下沉运动
密高 度度 减升 小高 ,, 气温 压度 减下 小降

(2)地面受热不均时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冷却
B
太阳 辐射
地面冷 热不均
1.风的形成过程:
太阳 造成 地区间冷
引起
空气上升或 下沉的垂直
辐射
热不均
运动
导 致
大气的水 形成 水平气压 产生 同一水平面
平运动
梯度力
气压的差异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 地面受热不均。
3.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
①气压梯度: 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又叫水平气压梯度
活动:




高 低






海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陆风: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3.分析夏季大气热力环流对海滨地区气温的调节作用。
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海滨地区能够起到降温 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海滨地区能够 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 较小。
四、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②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
(百帕)
水平气压梯度力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大小: 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水平气压 梯度力:
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特点: 同一图幅中,等压线越密集,水
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2)地转偏向力 大小:赤道为0,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1008
摩擦力
1010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成一定夹角
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画水平气压梯度力。其具体方法是在等压线图中,按 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 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 水平气压梯度力。 第二步:画风向。其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南、北半球,然后用 左(南半球)右(北半球)手,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 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近地面风向 可依此角度偏转,若为高空,则偏转90°,即与等压线平行), 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 为例)。


受热
冷却
A
C
大气的垂 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 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 平运动(风)
热力环流
(2)地面受热不均时



高空
1020hpa
1060hpa
1100hpa

地面 冷却


受热
冷却
B
A
C
此时的等压面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1、近地面等压面和高空的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 2、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
地转偏向力 方向:垂直于风向 特点:使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风向 地转偏向力
风的初始方向
南半球偏转方向
北半球偏转方向
风的偏向
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3)摩擦力 摩擦力
大小:随风速增大而增大 方向:与风向相反
摩擦力
风向
摩擦力既影响风向,也影响风速。
A:水平气压梯度力 B: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2.大气的运动的基本类型(按运动方向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 温度的变化引起的大气运动
冷却 B
空气下沉
受热 A
空气上升
冷却 C
空气下沉
2.大气的运动的基本类型(按运动方向分)
大气的水平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高低引起的大气水平运动 (风):由高压吹向低压(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受冷
B
低压
高压 北半球
低压
高压 南半球
(hPa) 1004 1006 1008 1010
(hPa)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风压定律:观 测者背风而立, 北半球高压在 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高压在 左,低压在右。
(3)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影响
高压 郊区
高压
低压
市区

低压
高压 郊区
看图回答
A
B
C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 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3)山谷风 山谷与其附近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4.力的作用效果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
B 风向 (hPa)
1010
1020
A
1030
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2)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
(hPa)
北半球高空中的风向
1002
1004
1006
1008
1010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风向在高空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风压定律: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 低压位于其左前方;南半球高压位于其左 其右前方。
4.常见的热力环流 (1)海陆风
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高压
低压
升温快 低压 陆地
高压 升温慢
海洋
海风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陆地
低压 降温慢
海洋
陆风
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小,夏季 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气温高
低压
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山谷升温慢, 大气下沉,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谷风
夜晚,山坡降温快,大气下沉,山谷降温慢, 大气上升,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山谷或盆地 地区多夜雨
山风 影响与应用: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盆 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 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
(hPa) 1002 北 半 球 1004 近 地 1006 面 的 1008 风 向 1010 气压摩梯擦度力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风向
风向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之间有 一个夹角)
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4
1006
摩擦力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1008 1010
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成一定夹角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
热气球蕴涵着什么样 的大气原理?
热力环流。
热气球是依靠什么升 空的?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三、大气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1.气压:指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重量(P=F/S)
h3 h2 h1
S 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同一等压面上各点的气压都相等
思考: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如何表示?
(hPa) 1002 南 半 球 1004 近 地 1006 面 的 1008 风 向 1010 气压摩梯擦度力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风向
风向等压线斜交(与等压线之间有 一个夹角)
南半球近地面的风向
(hPa) 1004
1006
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地面摩擦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