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写景状物,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1)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如:①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沙,沙,沙”这个拟声词加强了故事恐怖神秘的气氛。
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白居易《琵琶行》)“嘈嘈”和“切切”这两个拟声词把琵琶演奏声逼真地表达出来。
(2)运用拟声词还可以形象地描摹出人物的心情或情绪。
如:①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爸爸打女儿时: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咻咻”一词很好地写出了爸爸怒打女儿的情境。
②“辟啪!”天空中发出一阵响声。
安徒生《丑小鸭》
——这两个拟声词很形象地刻画了两只公雁被猎人用枪打死掉落在地上的情形,烘托出丑小鸭惊恐的心理。
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唧唧”既写出了木兰织布时织机发出的响声,又写出木兰叹息时发出的响声。
拟声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到,如能应用于文章的写作中,一定会令文章生色不少,意趣盎然。
脯:是个形声。
从肉,甫声。
本义:干肉。
是个多音字,①作胸脯讲时念“pú”,如鸡脯、鸭脯等。
②作肉干和蜜饯果干讲时,念“fǔ”,如果脯,兔脯、鹿脯、桃脯、杏脯等。
③区别其他形近字:哺育(bǔ)、铺盖(pū)、辅导(fǔ)绺liǔ:指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跟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
发绺:许多头发顺着聚在一起。
惩罚:chéng,常见易错字音。
马鬃zōng:本指马颈上的长毛,这里指外祖母那又粗又厚的长发,表现出外祖母如今对这长发的不喜欢。
咕哝gū nong:小声说话(多指自言自语,并带不满情绪)。
试想外祖母在咕哝什么?(对生活的不满?对女儿和外孙生活的同情?等)
诅咒【zǔ】跟语言有关。
辫子【biàn】区别于辨别和辩论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样式繁多。
2、好句共欣赏: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放声朗读你喜欢的语句,品味作者的语言魅力。
读后请在小组内讨论,各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然后请代表在全班作总结。
(三)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童年的朋友是谁?为什么她是我童年的朋友?
我、外祖母和母亲;第一人称清晨船舱里;外祖母;因为她善良,有爱心,不仅像一般长辈一样爱我、关怀我,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力量,而且和我有一种特殊的友情;她像朋友一样尊重我,平等地对待我,是我最知心的人;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