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手册

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手册

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手册吉林艺术学院教务处2014年4月目录1、吉林艺术学院简介 (1)2、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全面评估方案 (5)3、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9)4、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基本工作程序 (22)5、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评估专家组工作说明 (24)6、吉林艺术学院2014年评估专业及时间安排 (25)吉林艺术学院简介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

学院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音乐系,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此后,学院先后合并了吉林省文化干部学校、吉林省艺术学校、吉林省歌舞剧院附设的音乐舞蹈学校、吉林市艺术学校、长春电影制片厂附属长春电影学院等五所各具特色的艺术院校,初步形成了艺术学科完备的综合性办学格局。

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199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重点学科的院校,逐步确立了在东北地区艺术教育的优势地位。

学院身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城市艺术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

拥有全日制在校生7905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10人,本科生7089人,专科生106人。

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

学院秉承传统,弘扬优势,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的综合学科专业平台。

目前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均为省级重点学科。

拥有38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和省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院专业设置基本涵盖了国家专业目录内的各个艺术类专业,其中音乐学、艺术设计、表演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音乐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艺术类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数和硕士点数均位居省属高校前列。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441人,副教授以上教师240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

在这些教师中有7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为省高级专家,2人为省级拔尖人才,6人为省突贡,5人为省级教学名师,拥有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5个省级教学团队,他们在为学院培养人才的同时,先后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艺术大奖: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全国美展金奖、中国油画展艺术奖第一名、CCTV服装大赛金奖、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大赛最佳歌剧演唱奖、首届“中国好声音”冠军、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并多次荣获吉林省文艺界最高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等。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

建院以来,学院培养了万余名各级各类优秀的艺术人才,特别是涌现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优秀的艺术家,其中代表性的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刘云智、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赵聪、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董瑶;著名画家贾涤非、“亚洲博獒论坛”整体视觉设计者张梦、舞蹈家王晓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铭鑫、青年作家金仁顺、著名影视演员张凯丽、丁海峰、国歌、侯天来、杨童舒、闫学晶、张晓龙,以及一大批文化事业管理者,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等,他们为繁荣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白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个国家的23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连续举办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已成为长春市对外交流的品牌和名片。

目前学院已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开展了2+2、3+1以及本硕连读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并邀请大量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我院演出、工作,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学院艺术教育的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和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组织牵头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承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的视觉形象设计,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全国艺术纤维展等;参与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动漫节等所有重大展会,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学院注重繁荣社会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学院在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动艺术走进社会、走进大众、走进生活。

尤其是近些年来,学院以学院艺术节和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结合“高雅文化进社区”和“百校美育工程”二项品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不间断的举办音乐会、设计作品展、绘画展、话剧小品、舞蹈专场等活动近千余场,免费接待社会群众5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

其中的“百校美育工程”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17年,范围广及长春、吉林、通化、辽源、四平、白城、松原、白山、伊通等十几个地区,培训艺术教师一千余人。

因此,学院也连续6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60多年的栉风沐雨,60多年的辉煌征程,学院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今天的吉林艺术学院正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发扬“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朝着“充满生机活力、特色鲜明、面向世界、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全面评估工作方案为全面掌握学院本科专业办学情况,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内涵建设,学院决定启动本科专业评估工作。

通过各专业“自我诊断”式的评估,引导各专业发现问题,着力整改,从实际出发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圆满完成该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估目的全面自查学院本科专业办学情况,有效应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进一步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解决核心和关键问题,促进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升。

二、评估原则1、坚持导向性原则。

在全面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注重发现和查找问题,引导各专业科学发展。

2、坚持统筹性原则。

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主线,将本科专业的办学条件、教学与管理过程、教学效果的考察结合起来,将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学科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全面考察专业建设总体情况。

3、坚持科学性、可行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全面考察本科专业建设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评估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4、坚持激励性原则。

保证评估工作客观、公正,激励和促进被评专业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评估方式1、本科专业评估以分院为主体,学院负责宏观指导。

2、本科专业评估采取分院、专业自评与专家组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现场评估具体方式为听取各专业负责人汇报,调阅试卷、毕业论文(设计),考察实验室,召开各类座谈会,组织问卷调查等。

3、分院、专业自评由各分院自行设计方案并组织落实,统一集中在一段时间完成;专家组评估由分院就评估时间、评估专家及具体评估方式提出申请,学院分别组织安排。

四、评估指标体系见《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五、专家聘请每个专业聘请3位评估专家,其中国内该专业领域权威专家2位,省内教学管理专家1位,具体聘请原则如下:1、国内该专业领域权威专家2位,由分院提出5个人选供学院选择确定,基本标准为本专业领域内权威专家、学者,在学术上卓有建树,且有管理经验。

建议聘请省外高水平专业院校或综合性艺术院校该专业领域权威专家。

2、省内教学管理专家1位,由教务处聘请。

六、评估程序1、学院组织专业评估学习报告会学院聘请省内专家做专业评估工作报告,以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

2、分院制定专业评估工作方案各分院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专业评估工作方案,确定评估工作具体安排。

学院组织专家组对评估工作方案进行论证,通过者予以实施。

方案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①成立本科专业评估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院长、教学院长、专业负责人的权力与责任,选派专人作为领导小组秘书,负责联系、沟通与协调等具体工作。

②明确专业评估工作任务、分工、每个环节的操作方式,以及时间安排。

③提出专业评估工作总体要求及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④确定提请学院专家组评估时间、专家组成建议等。

3、分院组织动员和研讨活动①对本单位每一位教职员工进行思想动员,具体方式可自行确定。

②以专业为单位组织研讨。

主要内容为如何落实分院评估方案、做好专业自评工作,提倡各专业根据本方案和分院评估工作方案创造性的开展评估工作。

4、分院开展自评工作①各分院组织各专业教师相互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体会、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听课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能力与水平的自评依据之一。

②组织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具体要求见《吉林艺术学院制订2014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意见》。

③各分院教学工作指导分委员会组织分专业论证人才培养方案,并修改完善。

④各分院以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开展专业自评工作,核实专业自评结果和状态数据,并提交学院。

5、学院组织现场评估工作①学院分专业安排现场评估工作,每个专业现场评估时间为1-2天,主要环节为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座谈、听课、考察实验室、反馈等。

②每个专业接受专家组现场评估时间由各分院根据自评情况提出申请(同一时间只可申请一个专业参评),教务处根据各分院申请统筹安排,将所有参评专业依次排开后公布。

③各分院负责专家组现场考察材料、汇报、座谈等前期准备工作。

④各分院针对专家组评估反馈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分院专业评估工作总结报告和分院专业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报告,制定未来一段时期专业建设整改方案,一并提交至教务处。

召开分院内评估工作总结会。

6、学院组织总结交流活动①学院对专业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提出解决措施和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影响专业发展的根本性和关键性问题优先予以解决。

②学院召开“吉林艺术学院本科专业评估工作总结大会“,对本科专业评估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七、具体要求1、本科专业评估为学院迎接教育部新一轮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前的重要工作,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通力合作,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