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能够对工程造价系统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储存、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进行决策支持系统。
也就是说,它用系统思维的方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辅助人们为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如概预算软件的研制开发至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为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临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将日益显现其巨大威力。
毋庸置疑,现在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造价专业中的运用更深入,影响也更宽泛更大,所以我们需要对两者有一个更深入的的了解,并努力做到将两者融会贯通!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发展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的依据是信息。
工程造价管理是围绕价值量对人、财、物诸种“物质流”要素的确定与控制,其“物质流”及其动态过程无一例外地表现为“信息流”。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建筑市场的开拓与开放,工程造价管理事务中大量的数据信息迫切需要快速及时、科学准确地作出决策。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以及多媒体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高度渗透与融合,为工程造价管理方式的变革及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依赖于原始资料。
它不仅包括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建设项目的资料,还包括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资料;不仅包括工、料、机信息,还包括量、价、费指标;不仅包括固定不变的基础数据,还包括因时因地而异、反映随行就市的“鲜活”因素。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服务于工程实践。
不同的阶段,系统得出的结果不同,工程造价管理全程中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结算价以及竣工决算的造价资料有较大的差别;级别不同,造价管理系统的层次不同,国家级、省市级与公司级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职能要求;工程项目的主体不同,造价管理工作的侧重及指向不同,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咨询中介机构等有着不同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如概预算软件的研
制开发至今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为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经济全球化的临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将日益显现其巨大威力。
因而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已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智能化。
能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所产生的施工图自动生成工、料、机基础量值数据直至工程造价报表的排版印制,不单是简单地对量、价数据的确定,而应具有综合分析判断造价值的正误与优劣的能力,从而实施有效的控制;(2)集成化。
从功能模块的划分到横向不同职能要求的聚合管理,从纵向不同阶段的造价指标到全程的关联控制均能实现能分能合;(3)网络化。
突破自成体系、互不相通、封闭运行的格局,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采用开放式结构,方便远程检索及浏览查询,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系统开发优势互补;(4)国际化。
运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建筑市场行为,引进借鉴发达国家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并行。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能够对工程造价系统进行搜集、加工、整理、运算、分析、预测、辅助决策、传递、储存、维护和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它既包括代替人工繁琐工作的各种日常处理系统,也包括为管理人员提供有效信息、协助领导者进行决策支持系统。
也就是说,它用系统思维的方法,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综合利用各种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辅助人们为工程造价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其涵盖内容是及其广泛的,得到了业内外人土的高度重视。
工程项目的实施均需甲乙双方的合作,共同完成,而且甲、乙方各自的目的、任务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将“实施控制”区分“甲方系统”与“乙方系统”。
甲方系统应包括:资金铁使用计划的编制,分析和控制实际发生的造价与预计造价的偏差,即资金使用计划管理;控制工程变更,实施工程变更管理;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审查工程结算;编制工程竣工验收计划,编制竣工决算;整理已完工程造价资料,并提交给本管理信息系统,由定额管理系统进行分析,编制出新的概算指标与估算指标,由价格管理系统对照系统保存的相似历史工程资料编制出新的工程造价指数,并进行价格预测分析。
乙方系统应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成本、质量、进度控制;索赔管理与结算编制等。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己经有一些省、市造价管理部门或商业公司建立了部门或地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但是,还没有建立全系统的信息联网。
日前所谓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大部分就是提供估算、概算、预(结)算或提供价格信息和政策文件等单项、几项信息服务,功能单一且分散,独立的处理系统较多,相互之间不能进行数据交换,没有数据交换接口和共享数据库,而且内部的数据库没有规范化。
更重要的是没有建立信息标准化管理,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建筑市场的需求还有相当人的差距。
具体讲,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认识层面上讲,相当一部分领导和业内人士对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认识不一,重视不够。
缺乏对管理信息系统科学性和重要性的完整认识。
宏观统筹组织不利、不统一,领导安排乏力,各部门、省、市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市场需求也不十分迫切。
这是建立全国性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从当前应用局面上讲,由于缺乏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支付和机制保障,特别是缺乏科学发展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没有可依据的全国统-的标准,大大降低其应具有的权威性。
现已采集和积累的部门或地方工程造价信息,包括工程分类、材料分类、材料编码以及指标和价格的内容都是按照部门或地方习惯来划分。
只使用于部门或地方,欠缺全国统一的标准依据,使其在更大范围的权威性上也
大打折扣。
3.从开发技术层面上讲,现有的工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重复开发严重,层次低,水平不高。
目前已经建成的了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
一般都只提供当地工程造价定额、指标、指数。
还有政策法规、调价文件、材料价格各方面的信息。
从业人员所需的继承性,综合性数据无法从许多分散的系统中提取,更谈不上信息共享,有的只限于网页上数据的使用,没有做到与智能化数据库建设的有机结合。
网页维护和更新慢,信息实效性不强,服务的空间非常有限。
有的软件开发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主要表现为;①软件重复开发,造成软件产品多而余,档次参差不齐;②软件功能单一,或是服务于投资估算,或是应用于初步设计概算,开发与应用最多的是现行的预算定额软件,也只能用于计算工程量、套定额,做预(诀)算和快速投标报价使用,而不能很好地涵盖和服务于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决策之用,在整体集成化上还有待于深化;③接口性能差,商品软件之间数据交换困难;④智能化程序不多,还不能够对工程造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实现对造价的动态管理。
4.从从业人员的现状上讲,开发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一批既懂计算机应用及管理又懂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人才,长期以来,由于不重视对工程造价管理方面人才的教育培养(现在情况大有好转,很多院校相继设立工程造价管理和相关专业,但是很少开设有计算机、网络管理与造价工程管理相结合的课程),致使该行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
因此,缺少强有力的开发队伍,工程造价管理和软件开发结合不够。
使得日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进展缓慢。
展望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涉及工程有关的定额、价格等多种信息。
为了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能真正实现为政府和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提供直接、快捷、高效、准确的信息服务,发挥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的作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应设计成基于Internet上运行的系统,为此:
1.要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络建设,适应现代化、科学化的管理需要。
2.进一步发挥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宏观管理作用。
首先要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工程造价工作模式,形成一套全国通用的做法和规则,改变目前各自为政的局面;其次,在技术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项目划分、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单位统一的材料、机械名称规格、代码等技术标准,保证信息的传输和资料共享,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行打下基础。
3.各地造价管理机构要增强主动收集资料意识,同时加强网站建设,在网站上定期更新发布当地有关造价信息。
4.坚持逐步完善的系统开发原则。
工程造价和管理信息系统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的,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为了更好的运用这两门学科,并更好的发挥两者的作用,我们要敢于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更好的办法更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