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过关训练

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一梭伦改革过关训练

1.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进行了一场辩论,下列说法符合当时社会现状的是( )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各方:奴隶主贵族、工商业奴隶主、下层平民
C.辩论内容:是否发展海外贸易
D.辩论结果:取消了贵族专权
2.公元前349年,有一位政治家说:“雅典公民们,你们曾经拿起武器反对斯巴达,保卫希腊的权利。

但现在,你们不情愿作战,拖延缴纳要保卫你们自己财产的战争税。

你们过去常拯救希腊人,现在失去了自己的财产,却仍坐以待毙。

”材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雅典( )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B. 军事装备需要改善
C. 社会经济严重困难
D. 城邦政治失去活力
3.与其他官职以抽签方式产生不同,雅典城邦掌握兵权的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以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体。

伯利克里就是连续担任了15年首席将军。

这种现象表明当时的雅典( )
A. 注重完善统治手段
B. 平民缺乏政治权利
C. 民主政治深人人心
D.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4.亚里士多德指出:“大家认为只有在平民政体中才可以享有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为人人轮番为统治者相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人人应不受任何人的统治,只是这样的自由事实上不能得到,遂有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政治。

”这表明古代雅典的民主( )
A. 属于公民集体的民主
B. 使人人都享有统治权
C. 缺乏公民个人的自由
D. 具有无政府主义特
5.关于梭伦创立的财产等级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多义务少
B. 财产越少,等级越低,权利少义务多
C. 财产越少,等级越低,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少
D. 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少而尽义务多
6.恩格斯这样评价梭伦改革:“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而且是以侵犯所有制来揭开的。

”在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明显“侵犯所有制”的是( )
A. 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B.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鼓励发展工商业
7.“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

”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

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8.有人评价某一改革说道:“(他的改革)……抽掉贵族势力的基础,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让更多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

”其评价的是( )
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
C. 伯里克利改革
D. 商鞅变法
9.梭伦说:“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着优势。

”梭伦改革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措施是( )
A.颁布“解负令” B.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C.组成“四百人会议” D.设立陪审法庭
10.梭伦改革前夕,在雅典社会出现的三大派别中,海岸派的要求是( )
A.维护贵族寡头政治
B.打破贵族专权,实行温和改革
C.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
D.建立僭主政治,稳定社会秩序
11.如果你通过时光隧道,回到希腊梭伦执政的时代,下列情景中你并不能看到的是( )
A. 国王住在高高的山岗上并被巨石围墙护卫的王宫之中,监视并控制着全体臣民
B. 沦为债务奴隶的雅典公民全部解放,高高兴兴回到自己家中
C. 第三等级的公民积极参加四百人会议的活动
D. 通过抽签产生的陪审员在民众法庭中审查案件
12.《历史中的英雄》:“假如我们给英雄下这样一个定义:英雄就是具有事变创造性并且能够重新决定历史进程的某些人。

那么,紧跟着下一步的推论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对于英雄人物必须永远加以提防……因为天才和能力时常会被滥用。

”古代希腊提防英雄人物的关键措施是( )
A. 设立公民大会
B. 成立四百人会议
C. 实行“陶片放逐法”
D. 轮流执政、抽签选举13.公元前593年,雅典鞋匠斯比亚去参加公民大会,但在选举低级官员时,却被告之他只能选举却没有被选举权。

由此判断,斯比亚可能属于( )
A. 第四等级
B. 第二等级
C. 第三等级
D. 第一等级
14.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

梭伦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这里的“两方”是指( )
A.地主、农民 B.贵族、平民 C.平民、奴隶 D.奴隶主、奴隶
15.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 )
A. 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 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C. 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基尔德
D. 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16.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17.“梭伦的改革很受欢迎,但没有完全解决雅典的问题。

”改革后,雅典的状况是( ) ①取消债务奴隶制②公民按照财产分为四个等级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④部分公民无法获得“观剧津贴”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18.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形成的依据是( )
A. 他们经营工商业
B. 他们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C. 他们经常使用奴隶劳动
D. 他们不满贵族的专权
19.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

这意味着当时的雅典( )
A. 民主政治压制个人自由
B. 公民受到城邦的优待
C. 社会崇尚弱肉强食
D. 公民具有奉献精神
20.在古代雅典的克利斯提尼时代,所有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担任相应的政府官职,且不发工资。

这体现了当时雅典( )
A. 行政官员的业余性
B. 民主政治的间接性
C. 政府立法的规范性
D. 政府权力的重要性
21.“辉煌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领域都能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希腊人对知识独特的渴求和探究
C.以伊索为代表的奴隶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D.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22.现代共和巨擘麦迪逊说:“在民主政体下,人民会集合在一起,亲自管理政府;在共和政体下,他们通过代表和代理人组织和管理政府。

所以,民主政体将限于一个小小的地区,共和政体能扩展到一个大的地区。

”以下各项中,不符合“共和”理念的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
B.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
C.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D. 代议制
23.梭伦死后,后人在他的塑像上刻下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梭伦改革时得到所有阶层的拥护、认可
B. 梭伦改革主要是通过立法形式完成的
C. 梭伦改革壮大了雅典的国力,提高了雅典的地位
D. 梭伦改革的主要功绩得到认可
24.有学者在评论雅典民主政治时说:“一个智力和体力都能够胜任公职的公民,不会遭遇因参与政治而忽视个人事务以至于影响养家糊口。

”此认识主要是基于( )
A. 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热情高涨
B. 大多数官职以抽签选举产生
C. 雅典奴隶制下农业经济发达
D. 国家绝大多数公职都有津贴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

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尤其是穷人,他们的妻子和儿女都为富人所奴役,他们被称作附庸和“六一汉”。

因为他们正是按照这样的地租耕种富人的土地。

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材料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古典时期的雅典城邦正是以立法和制度来调适贫富差距,防止极贫极富,从而有效保障了公民集体的稳定与发展,实现政治民主,文化繁荣,形成古典盛世的历史局面。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1)根据材料一,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梭伦采取消除“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梭伦改革调节“贵族与大众”利益的方式。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
1.A2.D3.A4.A5.C6.A7.D8.B9.B10.B11.A12.C13.A14.B15.D16.B17.B18.C 19.A20.A21.D22.B23.A24.D
25.(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措施: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役;因债务而被抵押的土地一律归原主。

政治上实行按财产划分等级参与政权的制度。

(2)方式:立法和建立制度。

借鉴:追求公平公正;兼顾各方利益,防止贫富差距拉大;逐步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