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电气设计分析
摘要: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质量的保证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不仅如此,高层建筑耗能浪费现象也是一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提高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质量,本文结合规范和工程管理经验,详细阐述了现代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高层建筑;建筑电气;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逐渐增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
这就对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层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有了更加研究的要求。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
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高层建筑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建筑用电设备增加,严格确定用电的负荷特别重要,以前由于设计的每户负荷定得不高,所配置的电表、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和电
线的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我们就必须科学且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目前多采用需用系数法,利用系数法和二项式法来求得“计算负荷”。
我们定义:
需用系数;利用系数
需用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分别为单元计算负荷和用电设备的总功率,为需要系数,可查阅相关设计手册。
利用系数法采用利用系数求出最大负荷的平均负荷,再考虑设备台数和功率差异的影响,乘以与有效台数有关的最大系数得出计算负荷。
二项式法在设备组容量之和的基础上,考虑若干容量最大设备的影响,采用经验系数进行加权求和法计算负荷,计算公式: 其中,为用电设备的总功率,kw;为用电设备中n台中最大功率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kw;为单元计算负荷,kw; c, b为二项式系数,可出参考工程设计手册。
3.负荷计算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广场建筑为综合性高层建筑,属于一类高层建筑。
主体共29层,分为a、b两栋,一至四层为高层裙房,其功能为商业网点、
写字间、商场、游泳池等,五至二十八层均为住宅。
建筑面积57667m2。
3.2负荷计算的依据及要求
该城市属于一类气象区,要求的功率因数为0.9。
从而必须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消防设备及重要公用电力的备用电源,住宅每户用电容量的标准建议值6kw/户,其余动力负荷按实际功率考虑,商业网点负荷按 100w/mz考虑计算。
根据公式:
; ; ;
其中,ijs为计算电流,a; sjs为在功率,kva; u为电压,kv;pjs为有功计算负荷,kw;qjs为无功计算负荷,kvar;kx为需用系数;p为设备功率,kw。
整栋楼的配电系统设计是根据相关专业的要求和规范标准来设计的,负荷计算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
限于篇幅有限本文中仅将a栋的计算部分成果写出。
a栋高层功能比较复杂,包括生活水泵房、消防泵房、游泳池等公用设施。
其计算见表1:
表1 广场a栋高层用电负荷计算表(部分)
a栋no.8,no.9柜是no.10及no.11电源的进线,包括消防泵房用电和一般用电,消防用电负荷是360kw,一般用电负荷是257kw,取较大负荷作为计算负荷,主要是因为消防负荷启动时,一般用电己被切断,所以no.8,no.9柜的设备容量取360kw。
a栋的no.4,
no.5及b栋no.3,no.4柜是为住宅供电的,住宅的母线采用yfyjv-240mm2-25mm2,主干母线采用 240mm2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钢带电力电缆,分枝母线采用25mm2交联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钢带电力电缆。
4.结语
我国建筑电气水平存在不少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过我国现在已有一套比较完整的iec建筑物电气装置标准可以作为编制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依据、iec标准是许多国家从多年无数电气事故中总结得出的经验教训,我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许多问题也会因此进一步加以明确和解决。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必然趋势,一些尖端科技如激光通信技术和虚拟社区技术等也将在智能大厦领域得到应用并发挥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朱庆元,商文怡.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知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李育才,杜先智.建筑电气技术[m].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
[3]刘建国.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方案的优化[j].电力建设,1998.
[4]陈一才.高层建筑电气设计手册[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戴瑜兴,黄铁兵.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数据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