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教案1
课题:企业财务会计概述教学目标: 1.识记企业财务会计,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 2.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 3.记住企业财务会计的分类教学重点:企业财务会计,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概念教学难点: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结合以前所学的会计专业课程谈谈对“会计”的理解?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三:达标教学阅读课本P1~3,解答下列问题:1.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如何 ?2.企业财务会计有何特点 ?3.企业财务会计如何分类?
有关概念1.企业财务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会计理论,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果,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记录,计算,核算和监督,并据以进行科学的分析与预测,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各方面提供准确信息,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专门的经济管理活动。
被理解为“对外报告会计”或“面向过去的会计”。
2.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是相对于企业财务会计而言的,是一种非营利组织会计,包括企业会计以外的各种会计,又称政府会计。
如:各级政府会计,各种公共
事业单位会计,各种文化团体会计,以及各种慈善团体,宗教团体的会计。
注意:各级政府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办的企业,应适用企业会计。
提问:市六中适用何种会计?假设其有一个下属服装厂,它应适用何种会计?3.管理会计:是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借以规划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被理解为“对内报告会计”或“面向未来的会计”。
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企业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他们服务的对象是交叉的,职能目标是相通的,原始资料的来源是相同的。
2.区别:服务对象的营利性:相对于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来讲,企业财务会计所服务的对象是各类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组织。
而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则是应用于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一个会计分支。
工作目标的对外性:与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相比较,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侧重于对外报告。
而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侧重于对内报告。
提问:用“对外报告会计”和“对内报告会计”来概括“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全部区别是否恰当?核算规则的统一性:企业财务会计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以保证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在内容上的真实性,时间上的一致性和空间上的可比性。
而管理会计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经营活动,在时间,
范围,内容,数据的精确度和采用的方法等方面都不拘泥于法定规范和固有的程序。
企业财务会计的分类1.会计按其服务的对象不同: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
2.会计按其服务的目标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3.企业财务会计是按会计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标两个标准划分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类别。
企业财务会计按企业业务经营的性质和会计核算内容的不同:分为生产企业财务会计和流通企业财务会计。
四:达标练习1.企业财务会计所服务的对象是各类以为目的的。
2.与管理会计的工作目标相比较,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目标侧重于。
3.会计按其服务对象的不同分为和。
4.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有A.服务对象的盈利性 B.工作目标的对外性C.核算原则的统一性 D.核算内容的一致性5.会计一开始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
( )6.在进行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时,必须执行国家统一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
小结:
板书设计:有关概念企业财务会计的特点企业财务会计的分类 1. 1. 联系 1. 2. 2.区别 2. 3. (1) 3. (2) (3) 作业:
课后记:
课题: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教学目标:记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重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难
点:对P3图表1-1的理解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会计基础》课程中会计对象的概念是什么?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概括起来说就是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财产物资的运动。
即企业,事业,机关和团体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三:达标教学阅读课本P3~4,解答问题: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如何?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实际上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筹集资金的核算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企业所需要的经营资金,除投资者的投入资本以外,还有企业所取得的银行信贷资金,以及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负债资金。
企业财务会计必须正确核算与反映不同渠道所筹集的资金,以确保其安全完整。
2.资金运用的核算:企业从各种渠道取得的资金,必须按照经营目标和经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投放,从而形成不同的资金运用形态与运用项目,构成企业的各种资产。
3.资金耗费,收入与分配的核算(1)在企业筹集资金和运用过程中,必然发生各种各样的资金耗费,从而构成企业的经营成本与费用。
(2) 企业取得的经营收入扣除成本和费用后还应形成经营利润。
对企业实现的利润,要依法在国家,企业与个人三者之间进行分配。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示意图投资者投入资本,企业取得信贷资金
对外投资,投资收益,投资收回
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补偿生产过程中耗费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耗用,收入与分配四:达标练习1.无论何种企业,要进行业务经营活动,都必须筹集和拥有。
2.企业财务会计必须正确核算与反映不同渠道所筹集的资金,以确保其。
3.在企业的筹集资金和运用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资金耗费,从而构成企业的。
4.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包括A.资金筹集的核算 B.资金运用的核算C.资金耗费的核算 D.资金分配的核算5.一个企业所需经营资金只能是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 × )6.对企业实现的利润,要依法在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分配。
小结:
板书设计:1.筹集资金的核算 2.资金运用的核算 3.资金耗费,收入与分配的核算
作业:
课后记:
课题: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教学目标 : 1.记住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具体涵义重点难点 : 正确理解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具体涵义教学方法:目标教学教学过程:一: 前提测评:《会计基础》中所学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概念
是什么?具体包括哪些方面?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也称会计假设,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做的基本限定。
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四个方面。
二: 板书课题,展示目标三 : 达标教学阅读教材P4~5,解答问题 :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有何基本前提?
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1.会计主体 : 是指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和单位,其所界定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 : 是指一个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会无期限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遭遇清算,解散等变故而不复存在。
其所界定的是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判断:破产清算企业“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前提不再存在。
3.会计分期 : 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前后相接,间距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进行企业财务会计核算。
会计分期规定了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以一年为单位的会计期间称为会计年度,我国的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公历制,从每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为一个会计年度。
美国 : 本年7月1日至下年6月30日。
判断:会计年度和会计期间是同一概念。
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与核算会计主体的业务经营情况及
其资金运动状况。
通常计量单位有实物量度,劳动量度和货币量度三种。
当然货币计量前提中还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定,也就是说,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每一单位货币币值不变或同量币值具有相同的价值量。
在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对于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其中的某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5.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收入和费用,不论是否已有货币资金的收付,按其是否体现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收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即按照权利和责任是否发生来确认收入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