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2019年秋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带教学反思)
【人教版】2019年秋九年级上册物理教案: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带教学反思)
学生阅读课本和交流、 讨论后回答: 化石能源是现代人类文明所需的主要能源。 由于其属于
不可再生的资源, 不久的将来会消耗殆尽, 而且, 在开采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也
十分严重,所以开发新能源、更好地利用已知能源是全球范围的重要课题。
(展示图片:被
石油污染的海水。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 —— 核反应堆,
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时代。
板书设计
第 1节 能源
教学反思
要让学生从的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能源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了解几种常见的能源, 认识懂
到开发能源与节约能源同等重要, 认识到开发能源与保护能源同等重要。 要让学生明白解决
能源危机的几种重要途径, 认识到在目前形势下, 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是提高能量转化得效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核能
活动 1:展示原子结构的挂图或投影,回忆原子的结构组成。请回答:原子核是原子中
最小的结构吗?电子为什么会绕核运动? 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也是 可分的,它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原子核中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吸引电子 绕核转动。 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中,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几乎相同。 原子核的体积相
活动 1:铀 235 只有在中子的轰击下才能发生裂变且释放出核能,那么是不是要不断地从 外界提供中子才能使反应不断进行呢? 实验:利用火柴模拟链式反应。利用类比的方法来模拟研究核裂变过程
如果去掉其中火柴( 1),火柴(挂图或动画。
链式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 大量原子核就会在一瞬间发生裂变, 释放巨大的能量, 产生极大 的破坏性,就如前面所见的原子弹。(播放纪录片广岛原子弹爆炸) 核能发电:
能带动发电机转动发出电来, 江河里的水流能提供能量; 同样,流动的空气 —— 风也有能量,
风能推动风车做功 。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活动 1: 讲解钻木取火使人类实现了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开启了人类以
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 (展示图片:钻木取火。 )
活动 2:讲解柴薪主要通过砍伐森林获得,现在,大面积砍伐森林会严重破坏地球的生
态平衡。同时,由于燃烧柴薪获取能量的效率较低,人类需要开发其他的能源。
(展示图片:
砍伐森林。) 活动 3:讲解蒸汽机的发明令人类成功地将燃烧获取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实现了以机
械动力大规模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新时代,人类的主要能源也从柴薪转化为热值更高的煤。
(展示图片:行驶中的蒸汽机火车。 ) 活动 4:讲解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千百万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
第 1 节 能源
知识目标
知识要点
课标要求
1.能源 2.能源的分类
知道什么是能源 知道什么是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及其特点
3. 21 世纪能源趋势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了解 21 世纪的能源趋势
结合我们学过的知识和生活实际, 你知道了哪些形式的能, 它们各与什么现象相联系?
我们生活中利用的这些能量,它们的来源在哪里?
活动 2:在链式反应中,可以通过控制中子数量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可控的核裂变在 实际中有什么应用呢?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可以用于核能发电、核动力航母等。
活动 3:投影核电站图片,介绍我国核电站的情况。
核电站运行中能源是由重核裂变提供的,核能是安全、洁净、廉价的能源。你认可这个观点 吗? 教师归纳总结: 通过分析, 可以发现核裂变时会释放大量的能量, 如果不加以控制短时间内 释放的能量会产生极大的破坏。 如果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 让核能逐步缓慢的释放就可以为 人类使用 探究点三 聚变
对于原子的体积来说非常小, 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鸡蛋。 质子和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 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结合是极其困难的。但是,一旦原子核发生 变化时,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核能。 探究点二 裂变 展示核裂变的资料: 1934~ 1938 年间, 科学家利用中子轰击质量较大的铀 235,使其裂变成 两个质量较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 2~ 3 个新的中子。
代形成的。(展示图片:煤炭。 )
探究点二 能源的类型
活动 1:什么叫做一次能源?
同学们交流、 讨论后回答: 像化石能源这样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水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等均属于一次能源。
(展示图片: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
)
风能、
活动 2: 什么叫做二次能源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回答:消耗一次能源才能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展示图片:电能。 ) 活动 3: 电能的利用。电能可以做什么?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回答:供照明;供电磁炉类用电器产生热;驱动电动交通工具;供电子 设备工作;供电风扇类用电器工作。
探究点三 21 世纪的能源趋势
活动 1:有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图 22.1-5 图片,根据你对图片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归纳总结学生的答案: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 燃料,煤、煤气、柴禾、天然气等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要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
通工具需要消耗汽油或者柴油,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山上采伐的木料放到江、 河里能顺流而下,水流可以运送木料做功,水流还可推动水轮机做功,使磨转动,水轮机还
率和节约能源。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1.核能 2.裂变 3.聚变
第 2 节 核能
课标要求 知道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 ,了解获取核能的两种方式 了解裂变和链反应以及核电站 了解聚变以及反应过程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核爆炸时的视频。了解核能观看视频,感受核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了解核能利
用的可能性。 原子核在发生变化时, 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那么你了解原子的结构吗?核能 是如何产生的呢?从问题中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研究过重核可以裂变成质量较小的核, 那么质量较小的核能否聚合成质量较大的核 呢?
活动 1:介绍轻核的聚变,将质量较小原子核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也会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是就是聚变。 如把氘和氚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氦核。(投影聚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