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财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财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制与培养目标
1、学制:三年
2、招生对象:应届初中毕业生
3、办学层次:中职
4、培养目标:
(1)知识: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2)能力:具有较过硬的手工及计算机处理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的技能,能迅速适应岗位需求。

(3)素质:适应基层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能够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

二、职业面向
1、主要就业岗位: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基层的出纳、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工作岗位。

2、次要就业岗位:各企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统计、收银、仓管等工作岗位。

三、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
四、主要课程设置及介绍
1、德育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就业思想,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积极应对工作压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讲授烹饪行业应具备的素质,要求学生以此为范本,形成良好的举止;同时通过对现如今就业形势的分析,要求学生能正确对待实习和就业,不要好高骛远。

2、职业生涯规划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使学生能明晰自己今后的发展路径。

通过学生对人生的设计,教师对学生的指点,让学生更能挖掘自己的潜力。

3、语文
本课程的任务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今后的工作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拓展模块。

如常见散文、记叙文、诗词、议论文等为基础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专业模块则安排与专业相关的人文轶事等,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模块安排的是一些课外科普知识,着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数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运用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可以与成本核算相结合,突出数学的实用性。

5、英语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运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拓展工作空间。

本课程分为两块,即基础英语及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教学。

6、体育与健康
本课程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掌握科学锻炼、自我保健和自我调控的方法,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计算机应用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

本课程可以以一级B考试为指导,进行实用教学,以实际上机操作为主。

8、基础会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9、企业财务会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现行的企业财务制度和法规;系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10、成本会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熟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方法,为培养经济管理应用型人才,有效地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奠定基础。

11、会计基本技能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珠算心算技能、点钞、电子计算工具的应用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基础。

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加强学生职业道德观念。

12、出纳会计实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满足财经类学生毕业后从事财会工作大部分都是从出纳做起的需要,为把学生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奠定基础。

13、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通用会计软件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在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会计电算化岗位中的软件操作员和审核记账员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拓宽就业领域,提高全面素质,增强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14、会计模拟实习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对仿真会计资料的演练和操作,增强其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较全面的会计核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中初级会计人才必备的会计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能力。

15、税收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以现行税法和会计制度为准绳,掌握税务会计的基本内容、常见税种的法律规定及其会计处理。

16、财经法规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财经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并掌握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和支付结算方式,掌握税收的概念、分类、以及纳税额的计算,了解国家预算与国家决算,从而引导学生培养职业道德情感、树立会计道德信念,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17、财务管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18、审计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审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树立从事会计工作的法制观念;明确执业规范要求;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评价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9、统计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专门人才必备的统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统计调查、统计资料加工整理与量化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0、经济法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取与经济相关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正确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处理一般的经济纠纷;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奠定基础。

21、财经写作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财经写作基本知识,能根据公务或私务的需要,写作出既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又符合应用写作格式和要求的应用文,从而提高学生财经应用文的写作技能。

五、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六、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1
七、培养方案编制说明:
(一)方案编制的背景
此方案是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进行的,主要围绕项目课程进行,要求教师以任务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授课。

此方案的编制改变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使教学更加贴近市,符合会计行业的发展。

(二)专业教师任职资格建议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具备本专业领域坚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3、能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分析、设计、实施及评价教学。

4、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和专业研究能力。

5、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与相关行业保持紧密联系。

6、具有处理相关公共关系的能力。

(三)实施建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授课进度计划,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学习评价建议
建议从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相结合等方面提出要求,考核形式要从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性出发。

(五)考证
本专业学生在毕业时须获得以下证书
1、珠算等级证书
在第一学期学习完《会计基本技能》课程后,参加珠心算协会组织的珠算等级考试,取得五级以上的珠算等级证书。

2、计算机一级B证书
在第二学期学习完《计算机基础》课程后,参加江苏省统一组织的计算机考试,取得计算机一级B证书。

3、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在第三学期中期,学习完《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后,统一报名参加江苏省组织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4、普通话证书
在第四学期,参加普通话考试,取得不同等级的普通话证书。

(六)毕业实习要求
毕业实习是财会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举措。

对检验学习效果、提高专业应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求在会计的实习岗位上,能顶岗操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进一步巩固专业技术水平,为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说明
此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结合制作、技术、管理、服务的情况作适当调整。

每一次调整可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使方案符合培养三年制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相关主题